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锐视点

实战保障要突破传统思维

2022-08-05 17:19:09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王祖来


历史,总能从细节里窥探出未来的影子。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在战场上滞留了超过40万吨物资。由于并不掌握这些物资的具体信息,他们不得不打开清点2.5万个集装箱,直接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借助物联网技术,给每个集装箱加装了无线射频芯片,大大提高了军事物流后勤和装备保障的效率。

2020年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所构建起的战场绝对优势,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人们纷纷在猜想——“机器人的战争”中,人类能否控制住其所爆发出来的惊人能量?

“后方的人只需要在电脑上动一动手指,前方冷血的‘杀人机器’便能战斗到只剩下一个轮子。”一位军事专家所描绘的未来无人智能化战争,或许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只有0和1的世界里,人类的生命安全将会被重新评估。”

随着人类社会智能化程度日益提升,军事智能化进程不断提速,智能化作战保障作为军事智能化的必备要素,已经成为部队建设亟待突破的瓶颈。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作战进程快、力量控制精、技术含量高,保障的强度和难度空前增加。保障是为作战服务的,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联系得如此之紧;保障要求快速高效,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要求如此之高。

着眼智能化的未来战场,曾有学者提出:“争夺新军事革命制高点,人的智能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人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道德素养和能力素质也应当得到全面提升。在物联网带来的全新时代下,物这个“老朋友”一直在进步、在发展,人不能始终固守在旧的思维里停滞不前。打赢未来战争,提升实战保障质效,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思维。

深入研究“科技+”实战保障潜能,及时将技术成熟、适应战场需求的智能化装备引入训练场。未来战场需要精准高效保障,我们的传统保障模式,不管是在“精准”还是在“高效”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短板。要补齐传统保障短板,除了要强化官兵保障技能和战斗精神之外,还要不断探索引进智能设备进入实战保障。

更新传统保障训法,不断强化人与智能设备的磨合训练。当前,虽然有的智能设备被引入到了训练场,但更多的是体验性、试验性运用,一些官兵认为训练时体验一下就行,还没有真正把这些智能设备当作要与自己一起保障作战的“战友”那样认真对待。智能设备是先进战斗力、先进保障力的增长点,如果不认真研究、尽快掌握,就很可能错失发展的机遇,进而在激烈的军事竞争中被对手拉大差距。

紧盯技术发展前沿,关注未来作战涌现的新需求。以无人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智能科技已渗透至战争全要素全过程,必然促使保障内容和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这迫切要求我们站在智能化的时代前沿,关注未来作战涌现的新需求,抓紧研究智能化作战保障新机理,积极吸收“云端大脑”“物联网”“虚拟仓储”等智能化因素,以此牵引作战保障的变革。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