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练好“本手”求“妙手”

2022-06-20 09:54:40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马祖云


今年新高考I卷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本手、妙手、俗手”,要求考生围绕这3个围棋术语展开论述。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但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提高棋艺,如何出“手”是一门高深艺术。正如我国著名棋手周东侯所说:“局中义理之所在,务须推移尽变;若稍存余蕴,必不能酣畅。”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下棋,谁都想妙手频出,然而妙手何来?一位围棋高手给出答案:“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只有把本手练透,才可能出妙手。如果看不上本手,空想妙手,还可能换来俗手。”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棋艺如此,人生亦如此。

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入水技术如针尖入水,“高倍摄像机都难找到水花”。为什么?全红婵回答:“我就是把基本功练了再练,反复地练,练着练着窍门好像就自己找上门了。”

被誉为“金牌工人”的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一次在给新入职的吊车司机传授他创新的11种吊车技能时说:“基本功,基本功,还是基本功。我觉得,创新就是功到极致成绝技。”

对于一个观点的正确性,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用数学来描述,那么它才能说是科学的。”对于全红婵和许振超的观点,某科技类报纸一篇文章以数学分析的方式,无意间给予了论证:“分析发现,近年来的100项重大创新成果,都是经年积累的结果。每一个创新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水平,大多远超本领域同行。”

“本者,基之固、进之梯也。”现实中,有的人眼高手低,总想走捷径,看不起“本手”,不愿打下手,总想出“妙手”、露一手。结果因为基础不牢、底盘不稳,下出了“俗手”。台上“妙手”一式,台下“本手”一世。不可否认,创新,确有“妙手偶得之”的灵感运气,但更多是历经几十年如一日辛苦探索后的厚积薄发,“哪有什么天赋异禀,无非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军人来说,提高打赢能力,创新战法训法,也应像下围棋一样,练好“本手”,再求“妙手”。

战争是智慧的博弈、技能的较量,战法的创新并非轻而易举,它来源于指挥员对战史战例的深入研究。法国元帅福煦研究战例时认为:“它不是要军人盲目模仿,而是要他们领会精神,从中汲取灵感。”“用兵真如神”的毛泽东同志,正是因为研究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才创造了灵活机动的战法,形成了独特的军事思想。

战法创新如此,基层官兵训练也是一样。“三栖”特战连长刘珪创新出“踢枪上膛、1.2秒枪响靶落”等7种射击高招后,有人问他这些“创新点子”从哪里冒出来的。刘珪说:“创新,就是把普通招式练到极致的绝招。”

“特战尖兵”何祥美,“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枪,百步穿杨”,比武百战百胜,这等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武艺,皆得益于他四季如常、风雨无阻、百折不挠、自我超越的精进底功。

“本手”就是最本分、最基本的一手。“本”蕴含“妙”,“妙”出于“本”。“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专注“本手”,并非消极固守,更非胆怯畏缩,这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是猛虎狩猎的等待,是蜜蜂酿蜜的积累,是禾苗拔节的希冀。

战场博弈,也须稳中求进。练强“本手”,心存“妙手”,杜绝“俗手”,在步步为营中步步为赢,那才是真正的高手。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