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理论观点>>
以静气增才气养正气
发布时间:2022-05-23 10:11 星期一
来源:解放军报


■刘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的作用非同一般。

北宋文学家苏洵在《辨奸论》中说:“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事实上,人有了静气,不仅能心底澄明、见微知著,还能增才气、养正气。

大凡经典之作、绝妙之文,无一不是在静心思考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静气,难生才气,也难有好的作品。唐代文学家舒元舆留下传世之作《长安雪下望月记》,自称其文“锻炼精粹,出入今古数千百年,披剔剖抉,有可以补教化者未始遗”。他不仅描写了雪盛月圆、光洁无尘的景象,还升华了人生境界,“复根还始,认得真性”。正如舒元舆所感叹的,“非天借静象,安能辅吾浩然之气若是邪”。也正是因为作者能够静下心来,濯涤五脏,荡尽凡夫俗虑,得以脑洞大开,才能写出如此佳作,给人以无穷的精神愉悦。

水静则清,人静则明。一个人才能的提升,是一个不断顿悟的过程。只有心真正静下来,充分感知万事万物的规律,才能不断反思、开悟、精进,展露才气,增进才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把一泉一水一石一山写得活灵活现,被后人称为山水游记的典范。这一开创性的文学成就,靠的是静心、是静气。如果柳宗元心思游移,牢骚满腹,不可能留下如此“词正而理备”“言畅而意美”的文章。还有欧阳修创作的《秋声赋》,不仅彰显了秋夜之静,更凸显了作者心之静。“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篇《秋声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是宋文名篇。此文的创作成功,也得益于欧阳修的静气。正所谓,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 观。心静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听到万物的声音,从而有了非凡的人生体验,留下不朽的传世之作。

《大学》中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同样告诉我们,有了静气才能有所得、有所获。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曾教导弟子:“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心宁智生,智生事成。处理大事,成就大贤,离不开大静。也难怪,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成功之道,他回答:“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心静不仅能养才气,还能养浩然正气。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一个人品行修养的高低、对待事物的态度、面对名利的选择,与是否心存静气有很大关系。有静气的人,能够认清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荣辱,从而选择正义,远离污浊。反之,一个充满浮躁的人,认不清福祸转换,抵不住利益诱惑,就会忘乎所以、身染浊气。

心静则心净心正。纵观历史,很多清廉之士的正确选择,都离不开静气的辅助。正是有了静气,才会有清醒的头脑、浑身的正气。明代李汰担任福建乡试主考官时,有考生深夜送来一包黄金,请求关照,遭到李汰拒绝。当晚,他挥笔写下一首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并于次日将诗张贴在考场门口,自此再也无人敢向他行贿。李汰的行为,与“四知拒金”的杨震、“暗行不废礼”的蘧伯玉等人一样,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正气的力量,也让后人敬佩他们的沉静、清廉和气节。

当下,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再加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复杂化,少数领导干部失去了静气,产生了浮躁。殊不知,没有了静气,就难长才气、难养正气。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查被纠的贪腐官员来看,他们很多人静不下心来,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总是忙于应酬和名利,最终心为物役、破了底线。正如季建业在悔过书中所言:“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

才气和正气是共产党人化解危局、应对变局、开创新局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常修静气、守住初心,勤于思考、乐于苦修,涵养品性、锤炼党性,不为世俗所累,不为进退所忧,不为利益所扰,才能不断增进才气、涵养正气,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作者单位:32616部队)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