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桃花山上“红军树”

2022-04-28 10:49:39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白建国


春天,又见桃花十里。这光景,让我想起去年游荆州石首市桃花山的情景。

桃花山位于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交汇处,雄峙长江南岸,横跨湘鄂两省,连绵四十余里,有大小山峰280余座,这里留存有当年贺龙元帅等革命前辈带兵奋战的遗痕。我在荆州工作期间,利用一个周末,和家人一同登山瞻仰。顺着公路盘曲而上,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山。漫山遍野一片粉红,好似彩霞降落,风吹过,花瓣像雨点一样飘落下来,如同仙境,让人有物我两忘之感。

顺着山路往西北走,当地的老人们告诉我们,这里是桃花山的鹿角峰,往下走就到了虎脚爪,虎脚爪公路边,能看到有名的“红军树”。我和家人步行来到虎脚爪,一眼就看到了3棵15米高的大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老人说,300多岁的大树,是石首苏区人民跟随共产党闹革命的见证。黄芯树的本名,人们早已忘怀,大家都亲切地称它“红军树”。

走近一看,粗壮的树干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标语口号依稀可辨。在当地,桃花树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地人给我们讲起了那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往事——

1930年10月,中共石首县委组织东山区赤卫队员400余人,配合红军部队袭击华容县城的反动团防。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了物资封锁,连笔墨纸张也严禁运往苏区。在袭击华容县城那晚,赤卫队员将黄芯树的树皮削掉,在乳白色的木质上刻下“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反动军阀蒋介石!”“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然后在字槽里涂上用桐油和烟垢调制的油墨,向群众“喊”出了革命口号。

1931年,国民党军重兵“围剿”桃花山苏区,反动“清乡队”“还乡团”疯狂屠杀人民,销毁一切革命痕迹。智慧的桃花山苏区群众用泥灰将“红军树”上的标语抹平,用刀雕刻出树皮的裂纹,使反动团防真假难辨,留住了“红军树”,也留住了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

老人们说,在贺龙的带领下,红军帮助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解决生活困难。红二军团南征时,湘鄂西苏区常常见到父送子、妻送夫、父子同参军的动人场面,仅石首就有3万多人投身革命。

站在“红军树”下,我们抚今追昔,数以万计的老区英雄儿女不惧牺牲,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宝贵的生命,让我们无比敬仰。当地人说,黄芯树在当地属稀有树种,现在并不多见,即便在深山密林中找到几株,都十分难得,且树形较小。而眼前这3棵黄芯树,经历了革命的风雨,如今依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实属难得,亦可见当地人对革命遗迹的爱护。

继续往陵园深处走,我们见到树下一位古稀长者,正在给“红军树”浇水。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红军树”的第二代守护者刘克树,他们祖孙三代守护“红军树”已90多年了。

刘克树的父亲是刘道明,曾任桃花山苏维埃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到家乡石首,守护“红军树”,成为第一代守树人。刘克树继承了父亲的革命信念,从1988年起看护“红军树”至今。刘克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树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晚上就在纪念园门房过夜。他每天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让他们了解红军革命的光荣历史。现在,他的儿子刘军也加入到守护“红军树”的队伍,成为“红军树”的第三代守护人。

怀着敬仰之心,我们再次瞻仰这片红色的土地,以“红军树”为中心,纪念碑庄严肃穆,烈士墓群错落有致,“红军树”生机勃勃。一批又一批游人前来到此瞻仰,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凭吊革命先烈,缅怀革命先烈开创的业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回去的路上,“红军树”和三代守护人的故事在我心头久久萦绕,不由得便想起“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8个字。我对孩子说,守护“红军树”的祖孙三代,就是守着一个信念——把红军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也要这样做。

回程的路,晚霞满天,桃花依然灿烂,而刚来时物我两忘的那种悠闲惬意,被那3棵“红军树”的茁壮意象取代。桃花山上“红军树”,如红色的火种在我心中不断升腾……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