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悲壮命运中的崇高与温情

2022-04-14 09:53:18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费鸿


俞胜的长篇小说《蓝鸟》(春风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以东北农村和大城市哈尔滨为背景,书写了边地青年毕壮志曲折顽强的奋斗历程。相比于聪明能干、有着远大追求的毕壮志,父亲毕长贵的形象更加复杂,也更具文学深度。

毕长贵一年中有多半的时间不在家里,开春种下了大豆就会去夹皮沟金矿淘金子,秋收才回来。他连年去,连年空手而归,直到54岁时患了严重的风湿痛才对淘金死了心。尽管毫无收获,但他却为此坚持了20多年,他的倔强与执拗由此可见一斑。在小说中,毕壮志面对人生的困局,总会聪明地选择退让、躲开,以待时机,而他的父亲毕长贵却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父与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毕长贵如同西西弗斯般循环往复地劳作,永不停歇,每一次重新开始,都是作为理想主义的牺牲者。而在毕长贵放弃去淘金的第3年,毕壮志的老叔独自淘出了金子。在接近获得成功的时候功亏一篑,更为毕长贵这个人物增添了几分悲剧意味。他一直在追求自我人生的圆满,曾经无限接近,但始终无法真正实现,这一过程包含着理想的失落以及作家对生活意义的追问。

毕长贵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自有一套人生哲学,不仅自己认准了淘金的路,也鼓励儿子放手一搏,勇敢地往前闯。无论是毕壮志在毫无经验的条件下养殖兔子,还是辍学之后铁了心去大城市哈尔滨找工作,毕长贵一直都是支持的态度,既为儿子向亲戚借钱,也对儿子的前途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当毕壮志与宋燕秋的小家庭即将破裂时,毕长贵在风雪之夜,拖着患有风湿痛的腿来到哈尔滨,及时缓和了儿子与儿媳的紧张关系。毕长贵作为一个父亲的善良与慈爱,他的默默支持与无私奉献也使得小说流露出温情的一面。

毕长贵的身上有着乐观主义精神,他的一生都在路上,始终怀抱着希望,哪怕这种希望可能是虚无缥缈的。他渴望淘出金子,但却不是一个拜金主义者,金子对于毕长贵来说不是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而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认。毕长贵眼里的金子,如同毕壮志心中的蓝鸟,同样寄予着人物的希望和理想。毕壮志的蓝鸟飞回来了,但毕长贵的金子却没有淘到,父与子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面对理想的失落,毕长贵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十分坦然。

毕长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慈父,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许看上去有几分荒诞,但是从他连年空手而归却永不放弃的人生路径中,我却读到了某种崇高感。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他并没有与家庭脱节,而是尽己所能地照顾家庭、关心儿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毕长贵的人格独立且健全,这是一个有着强烈主体自觉的人物。他首先是毕长贵,其次才是毕壮志的父亲。从这种具体而微观的父子关系入手,《蓝鸟》将宏大的历史进程书写得真切感人、悲壮却也温情。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