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理论观点>>
以精准设计实现精准滴灌
提高灌输授课质效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谈③
发布时间:2021-10-27 11:22 星期三
来源:解放军报


■范 晶


没有“准星”,难瞄“靶心”。今天的青年官兵,思维的多样性、需求的广泛性和素质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影响官兵思想的外界因素也更多更杂。灌输授课变“千篇一律”为“量身裁衣”,才能以精准设计实现精准滴灌。

1945年初,我党针对党员人数激增、成分不同的特点,要求部队在理论教育时“大课要上,但还是尽量创造条件按他们的思想现实情况区别搞教育”。当时的《解放日报》还刊文指出,精准地让党的理论进入士兵头脑的教育,应该一直坚持下去。

精准是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精准理念,蕴含着强大的思想动能。对灌输授课质效不佳“把脉问诊”,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因人施教、区分情况“靶向治疗”,体现的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滴灌,才能润在根上,暖在心上。如果一味大水漫灌,不对号入座,“手榴弹炸跳蚤”,所讲的不是官兵想听的,授课之后,结果很可能是“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

当前,各部队灌输授课的针对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应看到,大水漫灌式、运动式的授课施教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思想摸排“大呼隆”,具体不到人头;有的灌输授课求“一次性解决问题”,缺乏持续性;有的教育治理“两张皮”,只务虚不务实,搞空对空。这种撒胡椒面的粗放式灌输授课,何来针对性?难怪有的官兵吐槽“宁愿在练兵场上流汗,也不愿在空调房里听课”。

没有“准星”,难瞄“靶心”。尤其要看到,今天的青年官兵,思维的多样性、需求的广泛性和素质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影响官兵思想的外界因素也更多更杂。手里只有一把“钥匙”,怎能打开各种“锁”?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灌输授课变“千篇一律”为“量身裁衣”,才能以精准设计实现精准滴灌。

不可否认,部队任务繁重,教育时间有限,授课前逐个“找病灶”,授课时逐人“开药方”,分层次备课、分类别组织确有难度。但有难度并不代表做不到。比如,某部在灌输授课时,注重用好军事干部、大学生士兵、驻地院校政治教员等资源,以系统思维筹划灌输授课,变过去“扔进一个筐”为现在“放进四个桶”,实现了授课时间不增加,授课质量大提高。

“多年前,你需要一片森林,在网络上却找不到一片树叶;多年后,你需要一片树叶,网络却给你一片森林。”现在人在网上、信息来自网上、思想舆论的燃爆点发端于网上,官兵受网络传播的影响是很大的。数据懂得你的喜好,也洞察你的所惑。提高灌输授课精准度,不能不善于借助网络。用网络大课堂实施教育,针对官兵需求定点推送教育内容,“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便会显现。

课堂是灌输授课的重要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一名教育家曾说:“开展好课堂之外的小教育,甚至会有更好的效果。”灌输授课的大境界是无时不有、无人不教、无处不在。部队很多优秀教育者用实践告诉我们,在领导讲大课的同时,用好训练间隙、饭前课后等小块时间,基层讲小课、官兵讲微课,灵活开展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教育,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在润物无声、点滴入土中收到春风化雨、雪融冰消之效。

管理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人们可能不会做你提倡的事情,但一定会做你考核的事情。”考核是指挥棒、刻度尺,是试金石、倍增器。提高灌输授课精准度,创新考核方法也非常重要。考核中,从“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从简单看登记、查笔记、考背记向知行合一考查转变,综合运用蹲点查看、倾听官兵反映、调阅资料、委托院校或者科研机构测评和网上学习行为分析等方法,就能促进灌输授课多些个性化、分众化。这样的灌输授课,就很可能实现当年一名老革命对政治教育的希望——“你的课让人有醒悟的感觉,给人一股子上进的力量”。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