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理论观点>>
战胜“拖延症”
发布时间:2021-10-26 11:00 星期二
来源:解放军报


■汪天玄


●战胜“拖延症”,需要培养雷厉风行的做事习惯,不给懒惰找借口,更要适时逼一逼自己

拖延,指行动力、执行力差,不迅速办理该办的工作,把本来应该现在完成的任务,推到以后去做,从今天推到明天,明天又推到后天,推来推去就打了折扣,甚至没有了结果。明代诗人钱福有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精辟地指出了拖延的危害。

拖延一旦成为习惯,便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拖延症”。这种毛病在不少人身上都存在。“拖延症”是惰性的表现,惰性又是可怕的精神腐蚀剂。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因子,如果放任自己的惰性,就会为自己找借口,造成逃避或拖延。一味拖延,既影响工作进度,又会让手头工作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越来越难以完成,让自己感到“压力山大”,最终受累受害的只会是自己。

战胜“拖延症”,需要培养雷厉风行的做事习惯,不给懒惰找借口,更要适时逼一逼自己。法国作家雨果年轻时热衷于社交,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创作一拖再拖。最终为了不拖延写稿,他吩咐仆人将他脱下来的衣服都拿走,这样便只能待在室内,安心写作。雨果靠着这种做法战胜了“拖延症”,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著作《巴黎圣母院》。现实中也是如此,适时逼一逼自己大有裨益。当自己分心走神的时候,逼着自己集中精力;当自己被一些事情诱惑干扰的时候,逼着自己凝心静气,努力做到心无旁骛。许多事实表明,要克服工作中拖延的坏习惯,一个好方法就是当工作到来时,下定决心逼着自己立刻去做。只有毫不拖延地投入工作,抓紧时间落实工作,才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工作业绩。要执行到位,就不能允许“拖延”念头出现,一件工作只要想到了,就立即去做,别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别放任惰性的滋长。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治疗“拖延症”的良药,想到了想好了,就要立即去做、马上去干。许多时候,“等一等”的想法要不得。等一等,不是忘记了,就是等来了更多的事情,时间过去了,热情消退了,结果往往是一事无成。最后用一句话与战友们共勉:战胜“拖延症”,有事立即做!

(作者单位:92608部队)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