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史文化>>
红蓝线织就的作战地图
发布时间:2021-10-22 12:00 星期五
来源:解放军报


■魏利华 王一婷


红蓝线条交错示意,标画作战形势。

华北平原的阳光洒在墙上泛黄的图纸上,映亮了标注于图上的一个个地名。在西柏坡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游客们在这张地图前经过、驻足。

这张作战地图,标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难的奋斗岁月。

当年,这间作战室里,参谋人员用红线绳与蓝线绳粘在图上作为标识,勾勒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敌我双方的态势。

两色线绳在泛黄的图纸上纵横,每一道背后都是千军万马的穿插、分割与突进。一条条线绳指引着前线的解放军部队所向披靡,打败敌军数百万人的队伍。而这些“一发千钧”的红蓝线,就是西柏坡老乡家里再普通不过的毛线,参谋人员动手将它们染成了红色与蓝色。

为什么一个即将执掌中华大地的政党,一支坐拥百万雄师的部队,在最后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中,连红蓝铅笔都舍不得使用?

那时,旧中国生产工艺落后,我军物资短缺,标图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而来,不能保证供给。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物资,作战参谋们灵机一动,拿着老乡送来自纺自织的毛线救了急。

整整10个月,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的灯火未曾熄灭,参谋们凑在煤油灯下,围在地图前,一圈一圈将代表我方的红线包围在敌方的蓝线上。

电报在西柏坡与各大战场间交驰,捷报一封封传来,作战参谋拿着红线绳在地图上一圈一圈地拴,先是拴住了沈阳,接着又套住徐州、淮海。最后,红线直接套到了平津的脖子上。

参谋们每天解蓝线、系红线—长长短短的红蓝线绳,圈出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20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就在西柏坡的方寸之室,红蓝线绳的一拴一挪间,历史尘埃落定。

一条条红蓝线绳推演战场变换,排列百万雄兵。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中孕育出来的智慧,朴素而伟大: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标绘地图的目的就是厘清战场态势、辅助作战,无论用红蓝毛线还是红蓝铅笔,都不会影响战局的胜负。

朴实无华的红蓝线绳,在一个山村陋室中编织出厚重的历史。今日回望,仍能从中窥见中国共产党人最朴实、最本真的品格。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