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理论观点>>
多一些“打不中”的磨砺
发布时间:2021-09-23 16:00 星期四
来源:解放军报


■徐克强


某靶场千方百计设置难题,绞尽脑汁布置靶标,故意让参训官兵找不到、打不着,逼着部队出高招、练新招、想妙招。这种“就是让你打不中”的理念和做法值得点赞。

刀在石上磨。战争年代,我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进一步。和平时期,训练是最直接的战争准备,要想“练一次进一步”,对抗训练是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靶场是感知未来战争的“准战场”、砥砺打赢能力的“磨刀石”,其存在的意义是检验军人运用武器装备的能力,演练“明天的战争”。多一些“就是让你打不中”的故意“刁难”,方能提供接近实战的练兵环境,淬炼未来战场上的对决硬功。

“宁要狂风暴雨中的良好,也不要风平浪静中的优秀。”战场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较量,是最严酷的审计师。如果今天在训练中顺风顺水,轻而易举取得“高分”,走上战场就可能不堪一击、被判“零分”。只有今天在演兵场上处处遇难局、险局、危局,走得不顺、吃得不香、住得不安,考核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打起仗来才可能处变不惊、赢得胜利。

“一支军队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对手,而是没有‘可怕的对手’。”对抗训练的目的是发现不足、研究对手、寻找对策,树一个形神兼备的“强敌”至关重要。“一切问题都是因为对手的存在。”碰到真正的对手,才可能产生惊心动魄的对局。没有高质量的“蓝军”,就永远练不出高水平的“红军”。从“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习开始,陆军几十个旅团曾与“蓝军”展开实兵对抗,“红军”鲜有胜绩。有了这样难缠的对手,怎能不让“红军”使出全身解数、练就过硬招数?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打造出什么样的“矛”,往往取决于对手持什么样的“盾”。从对抗训练实践看,一些“蓝军”的“盾”还不够硬。有的无法扮像强敌的作战理念、战法和行动,红蓝对抗变成了红红对抗;有的电磁环境构设不真、网电对抗强度不够,人为压低对手,削弱了参演官兵实战体验,等等。“蓝军”不蓝、“强敌”不强,势必弱化对抗训练的真实性,造成能力假象,让官兵无法真正走入现代战场。

“练兵若难,进军就易;练兵若易,进军则难。”过硬的素质,靠强大的对手锻造。只有把对手设强、把对抗当真,强度一年比一年大、难度一年比一年高,真演实练、真打实抗、真攻实防,才能让部队在一次次“打不中”中接受磨砺,探寻切实可行的制胜之策。

(作者单位:65651部队)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