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民融合>>
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民兵连民兵的讲述中,感悟小岗村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
18枚红手印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18 10:12 星期二
来源:解放军报


■潘正军 沈海望 鲁弋戈


五一期间,春光明媚。登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头的观光塔,只见前来参观见学的游人络绎不绝。不远处,“奋斗一百年、小岗再启航”的巨幅麦田画跃入眼帘。

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40多年前,18位农民在“包干到户”的契约上摁下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

安徽省凤阳县人武部担负民兵组织建设管理任务。40多年来,小岗村民兵连一代代民兵参与、见证了小岗村改革发展的每个阶段。近日,笔者来到小岗村民兵连,与大家一起探寻当年18枚红手印背后的“小岗故事”。


贫穷唤醒了改革的自觉,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


一处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低矮破旧的茅草房,是当年“大包干”发源地旧址,这片旧址被小岗村一直完整保留着。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大包干”带头人之一、老民兵关友江说:“40多年前的小岗村就是一个字——穷。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农民住的都是破草房,有的房子连顶都没有,是露天的……”

1978年,小岗村遭遇大旱,关友江不得不放下尊严,扒火车到南京乞讨。“大男人伸手要饭,实在张不开口啊!”关友江说。这位经历过土里刨食岁月的老人,对“幸福感”“获得感”有着深刻的体悟。

那个年代,“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的生产方式,严重挫伤着劳动者的积极性。18位“大包干”带头人中,有4位是民兵,生产队长严俊昌是其中一位。他回忆说,当时村里编了一个民兵排,可是连饭都吃不饱,人都四处逃荒了,大伙儿参加民兵训练的积极性都不高。

贫穷唤醒了改革的自觉。1978年12月一个冬夜,18户身着破衣烂衫的村民,挤在这间茅草房里,就着昏暗的油灯,以“托孤”的方式签订“秘密协议”,按下红手印,决定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

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实行土地承包后第一年,小岗村就迎来大丰收,农民实现了“一季翻身”“一年翻身”,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吃国家救济粮20多年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走过千山万水,仍要跋山涉水。逐渐富裕的村民并没有停下改革创新的步伐,小岗村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上继续领跑。2015年,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同时赋予了农民长久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民兵连排长郑宏伟是名大学生村官,在小岗村党委和村民的支持下,他带头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以小岗村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小岗村创发公司,让村民人人成为股东。今年2月,小岗村迎来第四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


敢啃“硬骨头”,见证着改革的勇气,推动着脱贫攻坚一步步走向胜利


在大包干纪念馆的显著位置,陈列着一份放大版的“大包干”契约书。契约书的原件,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GB54563,是国家一级文物。

契约书寥寥数语,但读起来重有千钧:“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鉴(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白纸黑字,18个红手印异常醒目,现在看来的勇气壮举,在当时却有些沉重和悲壮。“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说,当时大家是“贴着身家性命”进行改革,正因为风险大,他们才采取最原始的“赌咒发誓”“摁手印”的方式签订协议、共担责任。“这不仅是一份契约书,实际上也是生死状、托孤书!”

签订契约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都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从此,每天天不亮,家家户户就下地干活了。

从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一一砸开,见证着改革的勇气,推动着脱贫攻坚一步步走向胜利。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震撼和感动着前来参观见学的党员和游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13年,杨伟从部队退伍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创业的机会,回到小岗村成为一名普通民兵。他流转了20亩土地,建起11个大棚,开展草莓种植项目,当年盈利近10万元。杨伟感慨地说,我们这代人要传承发扬好“红手印”体现的担当精神,大胆试大胆闯,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裕美好。

凤阳县人武部政委姜贵斌说,返乡创业、在岗创新,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成为小岗村民兵的自觉。现在,小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小岗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都有青年民兵参与经营管理。


党是人民的领路人,世世代代都要念党恩跟党走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大包干”做法,当时政策并没有明确,小岗村为什么会敢为天下先?

“关键时刻,离不开党的指引,党始终和人民心连心!”关友江朴实的话语,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大包干纪念馆里,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份份翔实的史料告诉人们,这场改革之所以能成功,得益于各级党组织的有力支持。

1977年,中共安徽省委出台《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省委六条”),为“大包干”的推行提供了适宜“土壤”;1978年,安徽出现旱灾后,安徽省委大胆作出“借地度荒”的决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赢得了民心。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就农村问题发表的重要谈话中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让搞“大包干”的农民彻底稳住了心神,坚定了信心。

党的政策顺应时代发展,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大包干”从此正式有了“全国户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心中记挂什么,党就给我们制定什么好政策。”民兵连指导员、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介绍说,每次小岗村民兵连集中开展教育,青年民兵谈得最多的就是感念党的恩情,听从党的指挥。不管编制如何调整,青年民兵都传承发扬着爱党、爱国防、爱家乡的优良传统,小岗村民兵连建设一直走在前列。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