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民融合>>
重访党史纪念地 感悟军民鱼水情
新时代军政军民关系的缩影和见证
发布时间:2021-05-06 09:00 星期四
来源:解放军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威 记者 王钰


党领导人民军队奋战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军民之间深情厚谊的印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这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建党百年之际,重访党史纪念地,感悟军民鱼水情,我们深深感到,双拥之花一路芬芳,历久弥香。


开天辟地悟初心


乌漆木门、砖红雕花门楣、朱红窗棂……春暖花开时节,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完成修缮。

历时5个月,这栋“修旧如旧”的百年石库门建筑,再次向世人展现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李大钊用过的打字机……中共一大开天辟地,会址纪念馆内12万件馆藏见证红色历史。

令许多游客惊奇的是,这里也有许多珍贵的军史文物:除了新四军政治部印发的木刻水印年画、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等文物外,还有被誉为《西行漫记》姐妹篇的《红色中国的挑战》。这部由根室·史坦因撰写的纪实采访,报道了抗战后期我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斗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72年前,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攻城部队不入民宅,露宿街头。72年后,为这座城市“站岗”的人民子弟兵,依然保持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步入新时代,双拥传统得到传承和弘扬,上海市近年来梳理完善了拥军优属法规政策,出台20余项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全市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点)97个,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上海14个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重访一大会址,领悟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建党初心,许多历史细节“像地图一样展开”。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民兵水上应急分队,组织队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作为专职水上民兵应急救援队伍,他们11年如一日处置重大灾情险情,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转移受灾居民,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沈联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姜兴全去年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他表示,到一大会址看一看,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更坚定了,拥军劲头更足了。


一船星火见精神


“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4月的浙江嘉兴南湖,景色宜人。建党百年之际,“南湖革命纪念馆”成为全国军民瞩目的地方。数据显示,自2011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以来,累计参观人数达近2000万人次。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聆听建党故事,重温“红船精神”,感悟军民鱼水情深。

2005年,武警浙江总队嘉兴支队机动一中队士兵王洪滨,受领一项“特殊”任务——定期为红船打扫卫生。16年过去了,已经成为红船义务讲解队一员的他,将“红船精神”融进了生命,变成了信仰。

秀水泱泱,民拥军情意绵长;红船依旧,军爱民初心永驻。

在嘉兴,关爱驻军部队官兵的暖心举措一项接一项。营区周边道路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墙;南湖景区向现役军人免门票,免收摆渡费。全市凝聚各方力量,为驻军解决了40多项难事。

重访党史纪念地,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嘉兴市传承“红船精神”,双拥工作成果更加丰硕,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嘉兴市为实现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脱贫,从激活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源性资产入手,探索实行“飞地抱团持股增收”项目。仅2020年,平湖和海宁两地86户符合条件的低收入退役军人家庭就已全部参与,户均增收9000余元。

截至目前,嘉兴市已连续11年为现役义务兵父母免费体检,在全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实现市县镇村退役军人四级服务体系全覆盖,创造了“嘉兴样板”;建立退役军人网上招聘平台,较早实现“云招聘”……一项项领先的双拥举措,打造出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双拥名片”,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甘共苦一家亲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棕色陶罐,里面装的盐表面已经结成灰黑色晶体。这一罐深埋地下多年的盐,正是井冈山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见证。

1928年,红军在打土豪中缴获一罐盐,分发给当地老乡。后来红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敌人乘机窜进井冈山腹地,残杀根据地军民,抢夺物资。为防止这罐宝贵的盐落入敌手,一位老乡将盐密封好埋在了屋后的菜园。这罐盐,他还想留给红军战士。

1959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馆时,老乡才把这罐盐挖了出来,捐献给博物馆。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军民一家亲,新时代的军政军民关系在井冈山更不一般。

几年前,吉安笔架山景区索道发生故障,200余名乘客滞留在索道轿厢中。武警江西总队吉安支队井冈山中队闻讯后,立即组织官兵赶往现场救援。景区山高林密,山路两旁都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救援中,官兵们有人割伤了手臂,有人磨破了脚掌,最终协助解救受伤游客4人,运送29名老人、孕妇和儿童平安下山。

“红军在最困难的时期,仍想着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我们作为红军传人,建设老区、服务老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吉安支队领导动情地说。严炳光老人家住在井冈山中队附近,他的子女常年在广东打工。战士们经常上门帮助打扫卫生,和老人拉拉家常,双方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年老兵退役,严大爷都会早早起床,等退役士兵经过他家门口时,他就点燃一挂鞭炮,在爆竹声中目送大家远去。

军爱民民拥军,新时代双拥在继承中创新。2020年5月,6名荣立二等功的吉安籍现役军人的先进事迹,载入了吉安地方志。


鱼水新曲传佳音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也是双拥运动发祥地。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开展“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活动,八路军留守兵团开展“拥护政府、爱护人民”活动,改善和密切边区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1943年1月,毛泽东同志号召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开展这一活动,双拥运动从延安迅速推广到各个抗日根据地。

新时代的延安,充分发挥“三大教育基地”优势,把分布在全市的革命旧址、烈士纪念场所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不挂牌的“党校”,近年来又修缮马栏革命纪念馆、中共七大旧址、南泥湾、照金纪念馆等革命遗址400多处,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延安八一敬老院传承红色基因,组织老红军、老八路、老复员军人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累计作报告100多场次。

喜迎建党百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士官学院传来喜讯:经过军地多方协调,学院被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防动员部确定为海军、武警和空军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目前有在校生838名,已向部队输送海军、武警定向培养士官生199名。

延安时期,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如今,驻军在完成备战训练任务的基础上,把练兵备战与支援地方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经延安军分区积极协调,各方为黄陵县3个定点帮扶贫困村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空军部队在延川县永坪镇开展“蓝天携手春蕾、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援建学生宿舍楼,筹建留守儿童快乐家园,为黄家圪塔村援建大棚231座,实施村容村貌、入户道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