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理论观点>>
观 点
探索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
发布时间:2021-04-09 15:19 星期五
来源:


■张志宏


在运筹帷幄的参谋战位、精准高效的保障平台、倾情服务的医护岗位……文职人员施展才干、拼搏奉献,成为强军征程上的亮丽风景。

无论是社会招考文职人员、还是现役转改文职人员,大都怀揣报国之情、精武之志。他们虽然普遍学历较高、能思善学,思路开阔、锐意进取,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弱项。

强军事业呼唤素质全面、能挑重担的文职人员队伍。但从国防动员系统的现实情况来看,个别文职人员工作经历单一、军政素质偏弱、岗位适应周期较长,对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缺直观了解、缺理性认识、缺工作思路、缺驾驭本职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履职尽责和个人成长。

一些单位在抓文职人员队伍建设上主动作为,努力探索特色鲜明、契合实际的方法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局考量,文职人员队伍建设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培养工作面临难度大、周期长、工学矛盾突出等现实难题,这需要各级主动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措施方法、提高培养效益,通过有效破题助力文职人员加速成长。

培养文职人员能力素质是一项课题新、任务重、环节多、周期长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力量、上下协力才能高效完成。因此,各级要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理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打造人才培养锻炼新机制,制订培养规划新蓝图,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抓好个性化的培养和锻炼。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把文职人员培养好,必须紧扣提升职业能力素质,按照不同岗位分类设定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培养办法,遵循“专业技能为基础、支援保障需求为核心”的原则,推动文职人员能力向持续升级发展、向多能升级拓展。

练兵之法,管之为要。如果说作战是战斗力释放的过程,那么日常训练培养管理等就是战斗力积累和凝聚的过程。各级要正确把握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能力转型、政策调整等阶段性特征,创新培养管理机制,促进能力升级,激活内生动力,真正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新型文职人员队伍,不断为强军事业凝聚力量。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