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战场就是我的归宿

记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副大队长屈可

2021-02-04 11:06:04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吴旭 李宝亭 侯松松


前不久,在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训练会议上,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副大队长屈可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然而这个高光时刻,屈可却缺席了会议。此时的他正肩负使命,战斗在执勤一线。


图为屈可(右一)带领警卫组成员开展反袭击综合演练。郭强 摄


入伍16年,屈可4次参加国际特种兵比武,摘得11座“金头盔”,两次执行特殊警卫任务、多次成功化解险情。因训练突出、作战英勇,屈可先后荣获个人一等功两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两次,被武警部队评为“高级反恐特殊人才”。


“只有不惧生死才能不辱使命”


那年,屈可奉命赴西部某地执行任务,巡逻途中接到警情:市区发生严重暴力事件,驻地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担负巡逻组组长的屈可迅速调转车头,一路飞驰,仅用1分钟即带领队员赶至事发地域。

“准备战斗!”面对暴恐分子接连扔出的汽油弹、砖块,屈可毫不退缩,他用盾牌作掩护,与队员协同配合突入核心区域,第一时间解救出被困群众。


图为屈可(左二)带领警卫组成员开展反袭击方案推演。郭强 摄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事后,被解救群众专程来到部队,给屈可和战友们送来锦旗表达谢意。屈可从群众信任的目光中,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职责是那么重要、神圣。

“宁可生命折旧,决不让使命欠账。我愿用我的生命守护一方平安。”这次事件,更坚定了屈可建功沙场的信念。

部队整编调整后,屈可奉命担负驻外使馆警卫任务。

2020年9月,屈可带领3名警卫组成员护卫警卫对象参加一次重要会议,突遇险情。


图为屈可(右一)在任务中执勤。郭强 摄


“趴下!”屈可第一时间用身体做掩护,将警卫对象死死压在身下,并命令警卫组成员准备战斗。4人以身为盾,护卫警卫对象快速回到防弹车,迅疾撤离事发地。

以身为盾,是屈可在任务中练就的条件反射。每当任务来临,他总是冲在第一个,挡在最前面。

在外执勤期间,屈可先后执行护卫、警卫任务400余次,每遇险情,他那一米八的大个儿就成为一副钢铁盾牌,护卫着警卫对象的生命安全。


“捍卫中国军人荣誉是我的责任”


2007年,年仅20岁的屈可就代表武警部队走出国门,赴莫斯科参加“合作—2007”中俄联合反恐演习。

2012年,屈可第一次代表武警部队参加国际特种兵“勇士竞赛”,夺得1个单项第一。2013年再战约旦,在近乎实战的比赛中,他与队友夺得团体总冠军,包揽5个单项第一,并在2014年成功卫冕冠军。

2016年,第八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选拔前,因脚部伤情复发,战友们都劝屈可放弃参赛,屈可却说:“能在国际特种兵赛场捍卫中国军人荣誉,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月后,在位于约旦首都安曼的阿卜杜拉国王特战训练中心,来自12个国家27支代表队的反恐特战精英同台竞技,为自己国家的荣誉展开激烈角逐。

比赛第4天,屈可负重20多公斤从两米高的高板墙跳下,落地瞬间,后脚跟刺骨钻心的疼,他咬牙使出浑身气力向下一个障碍物爬去。凭借坚强的毅力,屈可夺得这一课目比赛第一名,摘得“金头盔”。


图为屈可在2016年“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中摘得“金头盔”。郭强 摄


在国际特种兵比武的赛场上,屈可先后用11座“金头盔”让世界记住了这个首屈一指的中国军人,也一次次让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高高飘扬。


“使命在肩我还将继续战斗”


全军军事训练会议召开当天,屈可带领两名队员外出执行一项特殊护卫任务。任务结束后,他独自一人通过电视观看了新闻重播。

“未能到现场接受表彰虽有遗憾,但使命在肩,我还将继续战斗!”屈可的语气铿锵有力。


图为屈可带领警卫组成员开展反袭击综合演练。郭强 摄


2019年,第二次外出执行任务前,组织考虑到屈可家的困难,给了他选择的特权。

“我没有任何理由退缩,我申请到任务一线去。”得知自己有可能参加不了这次任务,屈可跑到领导办公室请战。

他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特战队员,战场就是我的归宿,也是我面向军旗时的郑重承诺,请组织在这次实战中考验我。”

这些年,屈可不是在外执勤,就是出国参加集训比武,妻子金璐筑稳“后方”,让屈可全心全意扎根军营。金璐被武警第一机动总队表彰为“十佳军嫂”,屈可家庭被天津市表彰为“最美家庭”。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