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军用车辆的好医生

记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团二级军士长张俊凯

2020-08-21 12:01:18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付 凯 汪学潮

2019年秋,北京。

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分列式倒数第二次合练的所有受阅装备列队完毕。突然,一台车辆出现故障。

此刻,距合练开始不足10分钟。

图为张俊凯正在对故障车辆进行抢修。赵佳庆 摄

二级军士长张俊凯判断,是热胀冷缩导致零部件密封不严造成的。他拿上两把扳手钻入车底,一边嘱咐驾驶员不断踩踏制动踏板,一边沿着制动气室外壳紧固螺丝……

17秒,故障排除。

张俊凯是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团修理技师,入伍24年来,先后20余次执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检修车辆8000余台次,排除装备故障隐患近百起,曾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6次。

一定要让战车回归战位

对汽车修理的专注和长期经验的积累,使张俊凯练就了一套“听声音、摸温度、闻气味”的查障本领。

图为张俊凯正在对故障车辆进行抢修。赵佳庆 摄

2019年11月,一场演习大幕即将拉开。出发前,驾驶员小李发现车辆突然出现抖动、加速无力。找不出缘由,小李向张俊凯求救。

张俊凯启动车辆,打开机箱盖,拿一把长螺丝刀刀尖贴到发动机上,另一头贴着自己的耳朵。

不到3分钟,他就诊断出故障:“一缸火花塞漏电,缸线老化。”小李情不自禁说了句:“神了!”

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张俊凯来说,要把一辆车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认全,把复杂的结构原理弄明白,困难不小。

白天,他跟着师傅车前车后转,专挑脏活累活干。晚上,捧着教材研究故障原因。书籍翻破了几十本,笔记记了25万余字,最终熟练掌握了车钳铆焊、钣金喷漆、制图加工等10多种技能。

图为张俊凯正在进行车辆驾驶室翻转。赵佳庆 摄

一次,张俊凯到原沈阳军区装备部维修中心学汽车修理,这个维修中心是当时军区范围内最大的修理厂。从解放141、北京213到吊车、消防车、电站车,他都来者不拒。每月工作讲评时,张俊凯永远都是修理军车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那个。

在张俊凯眼里,这些军车曾经为国防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一定要让战车回归战位,让这些“功臣”重返战场。一次,某部送来一辆破损严重的大客车,本想报废,却被张俊凯修好了。单位专门为他写来感谢信,称赞他是“军用车辆的好医生”。

摸透战车每个零部件的脾气

23年来,对汽修的专注与坚守,让张俊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实现创新突破,渐渐赢得汽修领域“士兵工匠”的赞誉。他说:“车间里摸透战车每个零部件的脾气,战场上就多一分保打赢的底气。”

图为2019年9月,张俊凯执行国庆70周年阅兵任务,图为张俊凯正在检修阅兵车辆。曾曾 摄

在维修汽车变速器的过程中,张俊凯发现以人力拆卸组装,费时费力又危险。于是,他设计出变速器托架,简单机械取代人力,安全方便又高效。

2007年,部队配发医疗方舱,原有供电车无法满足方舱供电需求,张俊凯主动请缨攻关这一课题。他跑遍全国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家,带领课题小组攻克发电机安装调试、触控程序编写等9个核心技术,仅用3个月时间,便设计研发出自行野战发电车,不仅解决了方舱的野外用电问题,还为部队节省了几百万元采购经费。

2008年冬,黑龙江完达山脉滴水成冰。一场检验高寒地域野战保障能力的演练拉开序幕,运输分队30余台车辆装备的维修保障任务落在组长张俊凯头上。

车队日行千里,一夜修整,没想到在天明出发前,有多辆柴油运输车趴窝。张俊凯火急火燎跑去查看,原来,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把发动机机油冻成浆糊。他赶忙带着修理工钻进车底,用火盆烤、喷灯烧,折腾半天车辆才发动。

车队因为贻误战机挨批,虽算不上故障,却让他这个维修保障组组长脸上挂不住:“咱还是没把车琢磨透。它的‘心脏’因为天冷罢工,能不能给它装个‘起搏器’定时启动一下,保持温度,防止冻住。”战友觉得他是异想天开。

张俊凯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一位教授被这个孜孜以求的军人所打动,指导他攻克了发动机自控技术,研发出全军首个严寒条件下“汽车定时启动运转保温装置”。

这台装置实现了车辆在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50摄氏度低温条件下维持快速启动能力,有效提升了高寒地区野战运输保障能力。

战场抢修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拆卸、维修、组装,23年间,张俊凯修理过的车型超过30种,车辆8000余台次。一想到自己有退伍的那天,他总是忧心忡忡:“一定要想方设法把知识传给新人,把技术留在部队。”

图为正在驾驶野外站台车的张俊凯。赵佳庆 摄

于是,张俊凯又多了个教书匠的身份。小白板、记号笔、三尺桌,成了他的维修课堂小三件,人走到哪儿,小课堂就开到哪儿。

2019年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补给供应方队遴选考核,他以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沉稳的表现夺冠,成为技保中队排面长。来自五湖四海的维修骨干都想跟这位维修大拿学点绝活,他来者不拒。

每次出任务,他都挑选一两个战友跟学跟训。工作之余,他就在车间里开办小课堂,分享特情处置的经验办法。

方队出动训练的故障率从10天1次降到1个月1次,张俊凯却仍不满意:“大阅兵是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我们能承受的失误率是零。”他决定用极致的精细化管理,打造一台完美的检阅标准车。

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张俊凯一寸一寸捋着这台长十几米、重几十吨、零部件有几十万个的野战站台车。在每一处需要核验的部位,他都用标签、卡片、标示线进行标注。

核验部位都有哪些注意事项、警示标识、快速排障措施?张俊凯逐一写在笔记本上,打印成胶贴卡片,精准到厘米贴到车身上。

两天一夜后,200多个标签卡片标注的全车身量化检查系统惊艳阅兵村。拿着他制定的相关检查标准,普通技师也可以对装备进行最精细的检查。

这样的现场教学几乎每天都有,给张俊凯增加了不少负担,可他却乐此不疲:“自己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战场抢修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多教会一个徒弟,就多一分保障底气。”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