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不攻克“最后堡垒”绝不撤回

2020-05-06 10:15:44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 -标准+


■河南省卫辉市太公镇韩窑村驻村帮扶干部 张红旗


人物简介:张红旗,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20年3月,主动请缨到河南省卫辉市太公镇韩窑村驻村帮扶。

背景介绍:韩窑村,地处南太行余脉,自然环境恶劣,全村62户贫困户,首批17户贫困户搬入6层电梯楼,余下45户村民将陆续在2020年内完成搬迁。

3月8日一大早,我随省军区领导赴卫辉市太公镇韩窑村调研。在南太行余脉山群行驶2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子驶入沟壑之间,一排窑洞映入眼帘。村民韩锡成介绍:“祖上自道光年间流落至此,见有窑洞可挖,但干旱缺水,不好种庄稼,不下雨死庄稼,下大了冲窑洞。”他讲得饶有兴趣,我听着心情沉重。

“市里为我们3个村合建了一个新区,一些村民搬下山了。”村党支部书记孟令海指着远处一片新建楼群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施工进度,村里只有17户贫困户住上电梯楼,还有45户村民在外租房,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等着住新楼房。他的话刚说完,我就果断请缨:“我申请留下驻村,不攻克‘最后堡垒’绝不撤回!”

3月17日,省军区领导和卫辉市党政主要领导齐聚韩窑村。为了让村民们在吃新麦前分到新房,省军区将誓师动员和作战部署会开到韩窑村田间地头,现场成立脱贫攻坚决战指挥部,由我和新乡军分区、卫辉市人武部各1名主官驻守一线,军地联合瞄准整村搬迁、产业升级、文化建设等“硬骨头”展开最后会战。随即,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帮扶干部分工协作,一场脱贫攻坚会战正式打响……

“过去,村里再穷不穷神。神像最早‘住’进石头房,供桌前细米白面、点心果蔬四季不断。”戴了多年穷帽的徐锡保谈起诸神,五味杂陈。

前年8月,久旱无雨,卫辉市人武部来帮扶时,还有老人去庙里求雨。要拔穷根,先除旱根。不久,市人武部协调资金为老水井加装深水泵、铺设地埋管,既解除了吃水之忧,又缓解了灌溉之需,庄稼的收成也越来越好。而此时,村民徐锡保也很激动,由太公镇引进、人武部参与建设的食品加工厂,让他当上了车间工人,又收获红薯订单。他掰起手指给我算,加上育苗基地、光伏产业、肉牛养殖等扶贫项目分红,大家的人均年收入已由建档立卡时的2500元提高到7500元。

与此同时,我们利用老村部设计建成的“韩窑旧址展陈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门大吉,前来参观的首批客人是韩窑村走出去的大学生。经风历雨的旧窑洞、陈旧斑驳的老物件,讲述着历史变迁、吟唱着时代赞歌。参观结束,学生们表示:“我们能搬到新村,住上楼房,要感谢亲人解放军,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成才,报效祖国。”组织参观的孟支书冷不丁递来一句话,令我感慨良久。他说:“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四,按旧俗我是要带这些娃进庙拜神的……”

4月16日,省军区司令员陈兆明来韩窑村督战,一来就着重强调:“只讲困难,不听成绩。”

而此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直打鼓。这个新小区已有3个村的村民居住,原有的一眼吃水井动不动就断供,我们几名帮扶干部也常常无法按时做饭,但碍于经费有限,一直不敢反映。

有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反映了这件事,建议省军区再为村民打一眼吃水井。他还建议把我们原计划在新村安装LED大屏幕显示屏等项目暂缓实施,这样,省下来的费用,可以用于打吃水井。

话音刚落,陈司令员就拍了板:“改!必须坚决改!”凡是锦上添花的帮扶项目被叫停,一批雪中送炭的急事难事马上办。随后,一份“挂钩1个村、帮带3个村、点亮整片”的大帮扶方案出炉。虽然工作量又加大了,但能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就是再苦再累也都值啦!

走出会场,村民笑盈盈地跟我打招呼,我回了一句“明天会更好!”乡亲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一场新的战役正在打响,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