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不穿军装的“老兵”

2020-04-24 13:58:51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 -标准+


■李 娴


都说军人是习惯答“到”的人,可有这样一个人,虽一天军装都没穿过,却一直在用具体行动答“到”。


他叫王友民,一位已坚持拥军35年的“老兵”!



这次,能否找到“李吉祥”?


长白山深处的那尔轰林场,像是按下了时光暂停键,王友民跋涉两千公里来到这儿时,一切与30多年前似乎没有太大区别,看着熟悉的景象,他想,或许能找到恩人……


1983年,陕西渭南青年王友民踏上这片黑土地,加入修铁路的队伍。他盘算着修一米铁路挣30元钱,十米就能挣300元钱。哪知道东北的三月依旧天寒地冻,一镐下去,连个坑都砸不出来。干了3个月,工头没给一分钱,其他工友都陆续回家了,他和两个小伙伴却因为没有路费,只能在长白山里乱转悠。山谷里的北风夹裹着雪花,饥饿、寒冷、绝望开始慢慢侵袭他们……


是退伍军人“李吉祥”救了他们。此后3个月,“李吉祥”把这3个年轻人留在家里,管吃管住,分文不取。“李哥和嫂子把家里的细粮都留给我们吃,他们吃粗粮;我们不吃饱,他们就不动筷子。”王友民回忆起那段日子依然动情。待他们3人一边打工一边赚够了路费,“李吉祥”又把他们送上返乡的列车……


这段经历让王友民对军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说:“军人,从此在我眼中成为一个神圣的字眼,饱含着坚持、奉献和责任。”



1985年,王友民东挪西凑,买了一台二手印刷机办起了印刷厂,凭着诚信和苦干,熬过了创业初期的苦日子,事业日渐有了起色。他想报恩,却找不到“李吉祥”一家了。


“强烈要求丈夫转业”,这是王友民为部队印刷纸箱时无意间听到的,原来两位军嫂因为随军后找不到工作,缺乏归属感,和丈夫闹起矛盾。王友民觉得,自己报恩的机会来了——


他主动找到部队首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先安排了3名军属到印刷厂工作。随着印刷厂规模不断扩大,他又陆陆续续解决驻军单位十几名军嫂的就业问题,还顺带着多方协调把他们的子女送到附近学校上学。


企业越做越大,王友民拥军的事儿也越做越多。解决渭南籍在外服役官兵的家庭困难、看望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战士、走访慰问边关哨所、结对资助烈士亲属……一名边防军人在给王友民的信中写道:“您帮助我们解决家庭困难,我们在祖国边疆向您敬个军礼!”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王友民也思考,“与过去相比,新时代拥军应该有啥不一样”。


2016年末,驻陕某部紧急拉动,夜宿王友民企业的物流园区。他和园区全体员工全力保障部队需求,在拉动结束后的复盘中,此次演练依托社会化的保障模式得到了部队的认可。


“我们企业的物流园区基础条件好,能成规模做好部队保障,但民营企业各有侧重,不能要求都达到这个水平,可以探索一套精细化联合保障模式。”这几年,琢磨上保障“打仗”这事儿的王友民看起来更像一个兵了,他向驻渭部队和当地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甲企业有场地优势、乙企业有仓储优势、丙企业有运输优势,各企业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好精细化保障,一旦有任务,可以实行模块化组合,高效集约,高质量保障。”



这次,王友民终于与恩人见面了!


原来,老兵的名字并不叫“李吉祥”,而是“李成祥”。因为口音的缘故,当初3个年轻人都把名字听错了。纵然用一个错误的名字一次次寻找,一次次无果,但王友民却从未放弃……


找到恩人李成祥时,他当时的境遇非常不好,妻子刚刚过世,孙子面临上大学,家里经济困难。王友民百感交集,握着李成祥的手说:“孩子上学的事儿,我管到底,一定把他供出来!”


跨越35年的善行与回报,对王友民来说,一定不是一次简单的报恩,当他和老兵李成祥的手握在一起时,或许会想起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在洪水、地震中为老百姓保卫家园,又或许会想起当年老百姓拿着大刀梭镖支援红军打胜仗。


“是什么让我军能以弱胜强?是什么让我们一次次共克时艰、负重前行,在灾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答案就是军民一心!”王友民如此回答。


子弟兵,不忘人民;人民,爱子弟兵!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