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史文化>>
改革,一条开新图强的路
发布时间:2019-09-12 10:33 星期四
来源:解放军报


■贾 永


(一)

1950年10月,在距朝鲜战争前线1000多公里的东京第一大厦,当“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乐观地等待着他盲目认定的美军得胜班师的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正乘着一辆苏制吉普车,单车奔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先于部队到达朝鲜前线的彭德怀,及时调整作战方针,把阵地防御战变为在运动战中寻机歼敌,打了一场被国际舆论称为“世界战史上少有的遭遇战”—云山之战,美国陆军王牌骑一师遭重创,1800余人被消灭。

战斗结束,被俘的骑一师八团参谋长不服气:“没有飞机轰炸、炮火准备,没有坦克冲击,班、排、连悄悄地靠过来就打,这算什么战术?”当被告知这是“毛泽东战术”时,美军少校参谋长满脸错愕。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就是对敌情我情世情的深刻洞悉,就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之上的创新创造。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也让中国军队真正认识了现代化战争和现代化的军队。

1952年夏,朝鲜还是战火纷飞,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被毛泽东主席一纸电令从朝鲜召回国内,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而此时,千里之外的紫金山下,一批放牛娃出身的勇猛战将,已经在军事学院回炉淬火,接受现代战争教育。

1952年7月10日,军事学院第一批学员毕业,毛泽东发来充满期待的训词:希望你们在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光荣事业上,继续努力;并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精神,贯彻到所有部队中去。

一代战将杨得志,就是从朝鲜战场到军事学院淬火后,出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一部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

有一张照片,曾被国外媒体解读为:一根手指,裁军百万。那是邓小平在1985年6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中国军队减少员额100万的历史性瞬间。

历史,由一个个精彩瞬间写成,而每一个瞬间的定格,都有着深刻的内涵。2015年9月3日,又一个历史性瞬间,定格在见证了一个国家沧桑巨变的天安门广场。这一天,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这是中国的和平宣言。

这是强军的时代鼓角。

两个月又21天后,迎着北京入冬后的第一场瑞雪,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习主席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行动号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瑞雪兆丰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道上,人民军队与伟大祖国搭上同一艘“梦想巨轮”。

(二)

思想的闪电,总是先于雷鸣到来。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新华社一条电讯引起广泛关注—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两个第一次,彰显了党的领袖、军队统帅矢志改革的坚强决心。

机遇,是隐藏于历史之途的神奇钥匙,抓住了就能创造历史,就能开启新的时代。然而,机遇毕竟是一种稀缺品,更为稀缺的,是发现机遇的眼光和捕捉机遇的能力,是进而打开梦想之门的魄力和定力。

习主席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小帆船可以在水里打转,绕几个弯又起来了,泰坦尼克号要是沉了,它就是真沉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支军队,在改什么、不改什么问题上要有战略定力,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在谋划改革之初,习主席就指出,要把握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从2014年春天开始,与紫禁城西北角楼一河之隔的一座明清风格的院落,每一个夜晚都是灯火通明。改革强军的战略构想,在习主席当年工作过的这个古朴小院变成一幅幅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

2015年7月14日、22日,习主席先后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和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审议通过改革总体方案。

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人民军队特色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人民军队开始走上“惊世一跃”的崭新起点。

(三)

大视野、大棋局、大手笔。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富国强军大局,立安全与发展之基。

这是一次决胜未来的超前谋划—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阔目标,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为今后20年、30年国防和军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体系重塑—既动棋子,又动棋盘;既是瘦身,更是强体。

这是一次谋定而后动的稳步改革—先改领导指挥体制,再调力量规模结构,政策制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续、压茬推进。

开新图强。人民军队踏上改革强军征程。八一大楼,留下了一个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历史瞬间—

陆军领导机构成立,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新调整组建的15个中央军委职能部门集体亮相。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正式成立,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联勤保障部队成立。

原有的18个陆军集团军调整组建为13个集团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深度调整,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由77所调整为43所。新调整组建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武警部队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一个个标志性事件的背后,是一场接一场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

2016年4月19日,农历谷雨,一年之中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

第二天,一身绿色迷彩的习主席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一支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卫国战争之初,面对法西斯德国的闪击战,苏军一败再败。朱可夫回忆:“在那些日子里,总参谋部总是落后,总是延误时间,总是采取过时的决定。”斯大林追问:“为什么总是落后?”朱可夫回答:“我们现行的这种指挥体制,不落后是不可能的!”

习主席说:“建立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要有紧迫感,不能久拖不决。”

联合制胜,联合需要磨合。磨合之难,难在打破军种界限,摆脱利益羁绊;难在体制要重塑、机制要调整、观念要转变、素质要跟上;难在面临保守僵化和超越阶段的“双重挑战”。这,正是改革的复杂之处。

像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一样,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是攻坚战。

习主席谆谆告诫全军: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统帅令出,三军景从。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要素服从体系,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这是全军上下的鲜明共识,也是全军将士的坚定选择。

(四)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2017年7月30日,迎来第90个华诞的人民军队,用一场沙场阅兵,接受习主席检阅,向党和人民汇报。

这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第一次全新亮相,一大批新型作战力量出现在崭新的阵容中,标志着继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之后,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两天之后,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推进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改革强军的巨轮乘风破浪。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改革,正在迎来一支更具生机活力的军队,正在迎来一支更加强大的军队。

70年前的开国大典,受阅部队第一次走过天安门的时候,人民海军成立还不过半年,人民空军的成立还要等到整整40天之后—今天,即将迎来又一次国庆阅兵的人民军队,已经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由过去“小米加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发展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继往开来,强军无穷期,改革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