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民融合>>
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跨越
——喜见各地军民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日趋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18 12:42 星期一
来源:解放军报


春江水暖鸭先知

1月25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关于推动中关村科技军民融合特色园建设的意见》,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带来全新路径,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按照相关计划,到2022年,中关村管委会将着力培育20个以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色园,聚集500家以上优势民口企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先行先试”的中关村,又一次赶在了时代浪潮的前头:预见并率先示范了军民融合怎样实现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跨越。


■本报通讯员 李东哲 陈坤丰


①从800余家商户到30多家驻园企业,见证了产业园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二房东,而是打地基——

提升质效的加减法

西部一家军民融合示范园,第一家入驻企业竟然与军民融合毫无关联,是生产香烟过滤嘴的?

这绝非危言耸听!

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园一哄而上的结果,必然导致百花齐放中的“良莠不齐”。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

有些盲目跟风的产业园,运维主体简直成了“二房东”,他们不是在发展军民融合事业上用心聚力,而是一味想着招商引资“变现”,有意无意“降格”“矮化”了这一国家战略。

究竟什么才是军民融合产业园的正确“打开”方式?数字最有说服力。曾经以收取租金和提供物业服务为主要运营模式的北京西郊汽配城,“瘦身”转型后不再满足于只当“二房东”,而是试图在军民融合领域搞出“大名堂”。从原来800余家商户到后来30多家驻园企业,从原来每天20000人到现在每天4000人的区域人流量,从原来每年5600万元左右到现在每年预计高于原来几倍的经济效益,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大。

为啥企业数量少了,经济效益不降反升?答曰:做集约式“减法”,是产业园提质升级的“瘦身操”。转型升级后,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把军民融合战略作为重大成果、重大决策、重大举措,当成军民融合园区建设的大定位、大判断、大思路,为各地立起了标杆。

从长期来看,园区建设路径的选择不能一味追求物理空间的“大而全”,只有“小而精”轻装上阵,找准特色,做好试点,才能行稳致远。

令人欣喜的是,与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 “融+”理念相似,各地各有妙招:长沙开福区作出“3+X”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苏州高新区重点推动“4+4”产业体系建设。

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跨越,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提质增效的“加减法”,可贵之处在于运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统筹集聚创新资源。


②从挣快钱“被淘汰”到赔钱“挑重担”的对比中,领悟产业园意味着什么:不是切蛋糕,而是做蛋糕——

春风入怀的生态圈

314个工业园区关闭265个,数量减少至49个和130个片区,淘汰率近90%……2018年8月初,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围城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一大批挣快钱、污染高的工业园被淘汰出局。

天津市东丽区的宏亮工业园成了首批被关闭的园区之一。曾经,这个村级工业园区每年能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利润,解决5000多人就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当初不怕赔钱的企业却走得更远。10多年前,当江苏恒神创始人钱云宝了解到国内碳纤维产业长期面临基础研究的困境后,毅然决定“搞中国的碳纤维,为国家挑起这副重担”。以钱云宝的能力和才干,进军当时正热的房地产业,赚个盆满钵溢并非难事。听说要搞碳纤维,公司董事会普遍反对。

“公司不搞,我就个人搞。”钱云宝个人减持股份,两次抛售名下股票,损失资金20亿元以上。终于,他以过人胆识和韧性带领企业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第一个在国内建成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第一个在国外设立碳纤维研发平台;第一个与国外航空公司签订碳纤维预浸料供货协议……

钱云宝并非没有遗憾。当初如果有产业园作为依托和支撑,他就不必为资金和公共服务如此发愁和费力,也就能够腾出手来把更多精力投在企业技术创新上。

军民融合不是切蛋糕,搞利益均沾,而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审视园区建设。只有给更多钱云宝似的人物和企业提供服务,帮助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好融资、技术、管理、政策等深层意义上的服务,才能打造良好的企业生态圈,助推产业园向特色园迈进。

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跨越,作为对现实偏颇的校正,就是要在国家这个大棋盘上争得一席之地,争取为军民融合作出更大贡献。


③从龙头带动、要素聚集到园区4.0,感悟产业园的升级换代之路:不是争霸赛,而是接力跑——

融合共赢的快车道

2018年5月,商务部公布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在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综合排名第一。

谁能想象,1994年园区建设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与当时全国5个经济特区中的那些园区比起来,苏州工业园区可以说毫无优势。一家龙头企业的入驻,才让园区走出了徘徊不前的尴尬。

军民融合发展的道理也是如此,过去那种“圈一片土地、布几个产业、发展一批企业”的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经时过境迁,亟待在管理体制、市场机制、运营模式上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实现“二次创业”。

以山东东营产业园区为例,从过去石油装备产业“一枝独秀”,到如今新材料与新能源、智能制造业、生物科技产业等众多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其中最大的军民融合特色在于,以要素集聚为发展路径,靠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的密切关联,打通上中下游企业,带动吸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落户,逐步培育形成彼此依赖、相互共生的产业链。

放眼全国,许多地方正在用“园区4.0”的理念,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以可复制、可推广、可认证的现代治理标准体系为支撑,园区与企业之间依存共生、协同发展,构成一个融合共赢的创新融合体。

大格局才有大发展。从东部长三角的上海、江浙,到中部的武汉、郑州,军民融合特色园建设发展一浪高过一浪。各地在园区定位、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既迥然有别又互通款曲。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实践证明,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园之间不是争霸赛,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不可;特色园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产业园基础上的再发展。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跨越,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新起点,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快车道。


④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深刻理解园区发展与人才建设的良性互动:不是经纪人,而是摆渡者——

振翅翱翔的大风口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植源教授,在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推行产学研一体化试验,一度遭遇人手短缺和厂房紧张难题。园区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入园企业或借或卖,帮助他闯过难关。王植源由此信心大增,计划向上下游接续延展3个产业链,立项申请很快获得当地政府批准。

有作为的园区运维主体,实际上就是“军转民”“民参军”的摆渡者。辽宁省盘锦市通过举办“双创盘锦精英荟”“海外学子盘锦创业行”等活动,实现了人才带项目、项目引人才的双赢,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走出了引人注目的人才环流新路径。

军民融合进入深水区,怎样破解“发展起来以后”遇到的难题?在全国广布公路港的浙江传化集团掌门人徐冠巨看来,退役军人有着不容小觑的独特优势。他们曾一次接收安置5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给各地公路港振翅高飞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军民融合不是把企业与企业硬往一块儿“拉”,把项目与项目硬往一块儿“捏”,产业园运维主体不应该乐此不疲地满足于当个“经纪人”。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模块”,被动地听从各地硬“塞”进当地“谋一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如果错误地认为军民融合就是搞产业、上项目,就会导致新一轮的“跑马圈地”,甚至盲目开发,虚假“蓬勃发展”的背后必然是“同质化”“泡沫化”。

“民参军”企业需向军方咨询和办理的业务量很大,需求遍布全国各地、各行业、各领域。军方不可能像地方政府的政务中心一样,组织现役官兵在各地设置服务窗口。企业“民参军”,园区建设升级换代,都在呼唤优秀人才。

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园区发现,在这个巨大空间中,退役军人的作用不可替代,大有可为。从产业园到特色园的跨越,是面向未来的理性选择,更是园区换羽重生的一个特大风口。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