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事广角>>
夯实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工程
——与军队人大代表吴永亮对话动员潜力统计调查
发布时间:2019-03-12 10:30 星期二
来源:中国国防报


■本报记者 贾 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完善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意义重大。记者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质量效率这个问题,采访了军队人大代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信息中心干部吴永亮。


记者:作为从事国防动员工作的一名军队人大代表,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的有关情况。

吴永亮:近年来,军地各级深入贯彻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有效提升潜力数据保障能力,为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动员准备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作为军委主管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能部门,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会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狠抓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法规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潜力统计调查,潜力基础数据建设初具规模,在军事斗争动员准备、大项演训活动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推进,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标准与深化军事斗争动员准备要求不相适应、统计调查能力与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求不相适应、统计调查方式方法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记者: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有哪些?

吴永亮:首先是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现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与当前形势任务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可操作性已经不是很强。其次是潜力指标不够统一。国家层面尚未正式出台军地兼容、系统规范的动员潜力指标体系,各动员专业领域现行的数据标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国家统计部门制定的资源指标侧重反映经济实力,不能直接用于动员潜力统计。再有就是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各级国动委与同级统计部门、行业系统数据交互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职能部门责任不明晰,潜力数据审核评估无据可依,难以实现精准化、实时化。


记者: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吴永亮:“法者,治之端也。”应紧跟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步伐,抓住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法规定位,细化军地各级工作职责,形成“国动委协调主导、政府统计部门具体组织、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负责”的工作机制,推动潜力统计调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另一方面应在修订统计法、国防动员法等相关法规时,把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的基本权责、基本程序、基本制度等内容纳入其中,单列章节规范明确,增强《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记者: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涉及军地双方,如何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抓好这项工作?

吴永亮: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应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把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与经济发展指标统计调查一并筹划、一同推进、一体落实。

一是要在潜力指标上融合,着眼解决军地指标不兼容、统计标准不规范、指标体系不实用等问题,全新设计动员潜力指标体系,探索形成国标、军标、行标换算桥接技术,科学搭建体系架构,研究构建军地兼容的动员潜力指标体系。二是要在数据建设上融合,推动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纳入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行业系统统计体系,促进各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学高效的动员潜力数据供给制度。三是要在人才培养上融合,建立国防动员系统与政府统计部门双向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潜力统计调查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应突出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军地会商、任务协调、督导检查等制度机制,将潜力统计调查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激发军地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记者:目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生产生活效率,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如何借助新兴技术提速增效?

吴永亮:一些地方的动员潜力统计仍然沿袭基层填表调查、逐级汇总上报的传统方式,确需加以改进。应按照 “数据标准化、内容实用化、路径网络化、更新实时化”的思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整合地方政府、行业系统现有各类信息资源,加快构建全域覆盖、军地融合、顺畅高效的动员潜力信息系统,推动潜力统计调查由以人工手段为主向以信息手段为主转变,由粗放统计向精准统计转变,由定期统计向实时统计转变,为实施快速动员、精准动员奠定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