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要闻速览>>
滇东机场:“空勤年夜饭”的别样滋味
发布时间:2019-02-15 15:35 星期五
来源:解放军报

滇东机场:“空勤年夜饭”的别样滋味

■王 嫱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滇东高原,红土复苏。又是一年新春季,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的官兵们,有人留守驻地,有人轮训在外。大年三十这天,空勤灶的炊事员们做出了不一样的年夜饭,飞行员们也吃出了不一般的滋味。

这条鱼,是空勤灶班长藏在心底的一个秘密

大年三十这天凌晨,空勤灶班长孔德斐做了个梦,梦见他想要的鳗鱼今天还没有寄到。他的眼泪差点涌出来。

这条鱼,是他藏在心底的一个秘密。

孔德斐所在的空军航空兵某部,地处西南山区,很多食材不易获得。半个月前,他就提早托浙江的战友采购鳗鱼,千叮咛万嘱咐“必须赶在年三十寄到”。为此,他多付了一大笔邮费。

早晨四点半,孔德斐醒了。不忍惊动备菜到凌晨的战友们,他独自走出了宿舍。

夜,披着漫天繁星,静静守候着这座驼峰航线下的机场。今天,他要以代理司务长的身份,负责“家里的”空勤灶年夜饭。

空勤灶,一个专为飞行员“量身打造”伙食的地方。炊事员既要保证饭菜色香味俱佳,又要严格遵守营养和品质要求。

“要保障在位飞行员和参加陆空联训的陆军飞行员,在这里过一个庆功的团圆年!”旅首长的嘱托依旧回荡在耳边。孔德斐倍感压力,一早便谋划起这场即将打响的“硬仗。”

早晨六点整,灶上的灯光亮了起来。刘汉勇、李昊郴等6名战友全部到齐。孔德斐做了简短动员后,一场锅碗瓢盆协奏曲拉开了空勤灶大年三十的序幕。

包饺子、擀面条、杀鸡宰鸭、择菜炖肉……平日里灶台上的手艺今天通通派上用场,几名炊事员甚至没工夫喝上一口水。

半天时间,准备工作全部到位。此时,就差鳗鱼了。

孔德斐要用这味食材,给祖籍江苏的飞行大队长唐达做一道特别的菜:清蒸鳗鱼。

清蒸鳗鱼,是江浙地区的一道传统菜品。作为餐桌上的画龙点睛之作,它最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先将鱼洗净,鱼身切断,底部微连,再加入葱、姜、蒜,上锅蒸十几分钟,出锅淋上热油即成。

孔德斐今晚一定要做好这道菜,亲自送给正在外场值班的唐达。

下午三点半,鳗鱼终于送到了空勤灶的后厨。孔德斐揭开保鲜盒盖,一股鲜腥味扑面而来。这味道仿佛让他回到了2017年的夏天。

那年,孔德斐的父亲患上了致盲率很高的眼疾。而他正跟随任务分队,在离家数千里外执行保障任务。

思父心切,一宿的煎熬让孔德斐双眼肿胀。第二天午饭时,他正巧遇到提早退场归来的飞行员唐达。

“你的眼睛怎么了?”

“没事,大队长。”孔德斐赶紧低下头,溜回厨房。

谁知,饭后孔德斐便被唐达叫到宿舍询问情况。当天下午,孔德斐收到了一条来自唐达的留言:请联系李医生!后面是李医生的电话号码。

这几个字,比自己回家还要管用!在唐达的帮助指引下,远在家乡的父亲顺利入住当地最好的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这个恩,怎么报?孔德斐一直放不下。

去年五一,唐达的母亲来队探亲,孔德斐第一时间买了水果去看望。得知阿姨特意从家乡带来了两条野生鳗鱼给儿子煲汤,孔德斐主动请缨,替老人把汤送给正在外场值班的大队长。

阿姨叮嘱孔德斐,“如果汤冷了,麻烦你帮忙温一温。”说着,她又唠叨着,要是鳗鱼再新鲜些,还要再给唐达烧一道清蒸鳗鱼,这是他最爱吃的菜。

孔德斐把这句话听在了耳中,记在了心上……

此刻,灶台边的孔德斐把滚烫的热油淋在鳗鱼上,鱼身瞬间腾起一阵香气。

空勤灶的厨房和餐厅仅有一门之隔,孔德斐此时已能感受到门外渐旺的人气。

随着最后一道主菜上桌,年夜饭已经就位。

孔德斐迅速将值班飞行员的饭菜打包装盒,马不停蹄地坐上军需股的送饭车,赶往外场值班楼。

飞行员早已习惯穿着重达十几斤的战斗装具吃饭

下午五点,空勤宿舍外,汽车鸣笛。唐达闻声套上抗荷服,系好飞行靴,手拎头盔迈上开往外场值班室的通勤车。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值岗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向通勤车敬礼时,年轻的面庞上满是坚毅。

远远望去,数名机务官兵仍在围着机棚加班保障。这已经是该机组守着战鹰度过的第三个春节了。

值班楼肃穆空寂,每迈一步都会发出回音。进入值班室,唐达将所有装具放进柜子,在腰间别上手枪,随时待命升空。

对于驻守在战斗一线的飞行员而言,越是节假日,越要提高警惕。“别着枪吃饭、穿着飞行服睡觉”是他们的常态。

一旦警报声响起,唐达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穿戴装具到启动发动机的数十道程序。

每逢休假,唐达便会有些不适。地方车辆随时可能响起的喇叭声和警报声,常常让他神经紧张。

十几年的军旅历练,在这个南方人身上刻下了豪爽的线条。回忆起学员时代,他不知多少次在寒冬里,只穿着单衣训练到汗流浃背;多少回通宵达旦,在教员的训斥声中琢磨飞行要领。

唐达忘不了训练中第一次出现黑视时的心悸,更忘不了在离心机里对抗载荷时昏迷的滋味。

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战斗员,驾驶着国产新型战机,守卫祖国的西南领空。

送饭车到了。值班飞行员们来到餐厅,享用自己的“专属”年夜饭。

“高大上”的饭菜满满当当地挤在几个金属饭盒里。虽然卖相全无,但各种食材的香气,在调味料的激发下愈加浓烈。

唐达早已习惯穿着重达十几斤的战斗装具完成每一件事情。

当他来到餐桌前时,一只保温桶单独放在了他的面前。掀开桶盖,氤氲的热气四散开来,露出一条清蒸鳗鱼。

唐达将鳗鱼推至餐桌中央。淡淡的鲜香味让他想起了母亲——只要回江苏老家,妈妈一定会给自己做这道菜。

“一定是母亲托妻子给我开的小灶!”唐达想。

拨通妻子的电话,唐达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答案。“哪是我做的啊!几天前,你们空勤灶的孔班长来找我,专门问咱们老家的鳗鱼是怎么做的!”妻子说。

唐达没想到,自己递给孔德斐的那张纸条,会让他一直惦记至今。

作为那次任务的带队飞行员,唐达既要使出浑身解数,飞出战机的最大战斗力,又有责任照顾好身边的战友。

他深知对于常年离家在外的战友来说,有时,家事大如天。

他自己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考验。几年前,远在数千公里外的母亲,接连生了两场大病,医院甚至下达了病危通知。

而那时,他正在改装新机。按惯例,改装期间飞行员不能请假,更不允许家属来队探望。已有七个月身孕的妻子,面对生死离别不敢再瞒下去,只好联系了部队。

经组织批准,唐达连夜赶回老家,及时带母亲转院治疗,才使母亲得以转危为安。

所以,帮孔德斐老父亲治病的事,他必须管!这种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于是,唐达辗转询问了数名战友,终于联系到孔德斐老家的一位医生朋友,第一时间便把联系方式发送给了孔德斐。

夹一筷子鳗鱼放进嘴里,唐达舌尖上泛起了儿时的味道。有点像妈妈的味道,又有点不同,他默默地笑了。

你们吃的那个菜,是当年红军战士试吃过的吗

傍晚六点整,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窗花铺满了空勤餐厅的6桌宴席,看起来暖融融的。

没有在外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们带着妻儿,陆续入座。

欢呼雀跃的小朋友们一进屋,便被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吸引住了。一双双小眼睛盯着满桌子“好吃的”,舌头不自觉地舔上了嘴唇。

全体人员到齐后,部队首长起身致新春贺词。

一年的付出与收获,数百个日夜的相守与思念,此时此刻,尽在其中。

“空中尖刀,决胜云岭;陆空联训,志在打赢!”飞行员们一起举杯,喊着响亮的号子,将杯中果汁一饮而尽。

籍贯湖南的陆军某空中突击旅飞行员熊仲军,第一次和空军飞行员共享年夜饭。虽然身处异地,但餐桌上地道的剁椒鱼头、腊味拼盘,让他如同回到了家乡。

牛肉汤锅热气蒸腾,肉嫩而味醇;双味扇贝余香回荡,紧致而多汁。大闸蟹、口水鸡、腊肉炒冬笋、清蒸多宝鱼……一道道大菜中间,有一盆汤显得格格不入:淡绿色的汁水里飘着几片绿叶子,喝一口,咸中带苦。

熊仲军的家乡有荞麦菜,味道也是苦的,但这盆汤却又不同。

“这是什么汤?”他指着汤盆问邻座的战友。

“苦菜汤。云南特色小苦菜做的,清热下火。”驻地飞行员解释道,“每次聚餐,这个菜是一定要有的。它还有个奇特的名字,叫‘战斗菜’。”

有一次,部队去西北演习,伙食保障里天天有这样一道野菜。

当时的空勤灶班长是一名老士官,甚是耿直,见大家很少去光顾这道菜,便说:“现在飞行员伙食好,但不能忘了补充叶绿素!”

此话看似平常,却大有来头。演习所在机场的驻地,曾是红军万里长征的途经之地。当年长征时,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啃草根,吃树皮。

途经此地时,大多战士因为吃不上新鲜蔬菜,患上了维生素缺乏症。为此,红军专门成立了野菜委员会,负责试吃各种野菜。有些人险些因此中毒丧命。

为了纪念那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岁月,飞行员们每餐定要吃光一盘子野菜。

“你们吃的那个菜,是当年红军战士试吃过的吗?”席间,一个十来岁的军娃突然问。飞行员和家属们都笑了。

春节期间,旅里还有不少战友正在雪域高原执行任务。他们对此一定感触更深。进入腊月后,那里便开始大雪封山,物资供给十分紧张。

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盛宴中间的这盆苦菜汤。

“云南十八怪,青菜当苦菜。它食用方便,四季不断。如果打起仗来,这个菜可是宝贝。”

不知不觉间,空勤灶的炊事员们都聚在了厨房通往餐厅的门口,津津有味地听起了故事。

“来,我们以茶代酒,向英雄前辈致敬,向正在驻守雪域高原的战友致敬,向炊事班全体人员,致敬!”飞行员们举起了手中的茶杯。

“干!干!干!”

这一刻,时空穿梭,天地交融。徐徐吹过的清风,定会将这里的一切,告知给不同时空的前辈战友吧。

夜色再一次悄悄爬上了海拔两千米的红土高原。

营区上方,没有月光的星空,胜似万家灯火。

宴席散去后,孔德斐回到空勤餐厅。

炊事班的年夜饭才刚刚开始。他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有的侧身端着碗,有的站着夹菜,不用讲餐桌礼仪,只管享用自己给自己做的年夜饭。

这些小伙子们,在原本可以享受家人关爱与都市繁华的年纪,选择了军营,选择了战斗的青春。

当被问到,有谁给家里做过年夜饭时,战士们都笑着摇头:“等以后有机会回家过年,一定给爸妈露一手!”

一天的忙碌,终于画上了句号。

他们太累了。

下士付泽蕾洗净最后一个盘子,将湿漉红肿的双手在围裙上抹了两下,掏出怀里的手机。他终于可以回复家人的未接来电了。

(采访中得到杜琼、谢志、庄恒、谢中武的帮助,在此致谢。)

图①:除夕夜,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官兵欢聚一堂。

图②: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空勤灶班长孔德斐正在准备年夜饭。

图③:空军飞行员和家人在空勤灶共享年夜饭。

李梓韶摄  

刊头书法:胡春华

版式设计:梁 晨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