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事广角>>
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航程
发布时间:2019-02-15 15:30 星期五
来源:解放军报

南海舰队某勤务船大队士官船艇长常年在军港驾驶小吨位辅助船,牵引大型舰船出海远航——

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航程

■本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陈润楚 段 鑫

大海之滨,海风阵阵,远近闻名的“十里军港”,春节期间竟然看不到几艘军舰。放眼望去,远处的民用港口停满了归航的民船。

军舰到哪儿去了?站在军港码头,眺望军舰消失的航迹,三级军士长高艳鹏心中遐想无限——它们应该在战备巡逻路上,或是在远海护航途中……

高艳鹏是某勤务船大队“南拖188”船副船长。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拖船的副船长由士官担任,高艳鹏是大队首批士官副船长之一。记者采访当天,从一大早开始,高艳鹏就指挥拖船协助几艘驱护舰离靠码头,忙忙碌碌,一转眼就到了下午。

小小拖船,在艨艟云集、舳舻相接的军港,看似不起眼,却是大型舰船离靠码头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了这些几百吨的辅助船开足马力“顶”和“拖”,大型舰船才能井然有序、安全顺利地离靠码头。

入伍17年来,高艳鹏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忙碌。就是在这样的忙碌中,他和战友们一次次拖带大型舰艇驶离码头,走向远海。

拖船吨位不大,高艳鹏却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感到很骄傲。交通警戒、锚泊舰补给、港内拖带、协助大型舰船离靠码头和沿海抢险救灾……这些任务,都少不了辅助船的身影。

与远海护航、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相比,拖船航行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航程”,可高艳鹏知道,走向深蓝也有拖船的一份功劳。

去年10月,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实兵演习在湛江举行,东盟国家舰艇云集,高艳鹏和战友们出色完成了舰艇拖带和舰船警戒任务。

在这片“家门口”水域,每次执行任务的航迹虽然很短,士官船艇长们的眼光却很远。

看到同批的战友已经出访过几十个国家,“晒”自己的世界足迹,常年在“家门口”打转转的“南拖182”船副船长、上士崔宏超,心里虽羡慕,但并不感到失落——大型舰船每一次走向深蓝,都少不了他们的默默付出。

每当有舰船到港、离港,就是崔宏超和战友们最忙碌的时刻。船型各异、吨位不同,有些还是从没见过面的,什么型号的舰船该怎样拖带,崔宏超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新型舰艇下水入列,他们都要第一时间掌握舰艇信息,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一摞资料。

“东海岛”号半潜船造型独特,干舷比较低,加上自身伴流的影响,拖带要求极高,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大了会“骑上去”,小了会“钻进去”。为确保万无一失,崔宏超查阅了上百份资料,一有空就做方案推演,最后这艘“庞然大物”在他们和其他拖船的配合拖带下,一次性准确靠泊。

近年来,拖船每年出动的时间都在300天以上,不出动的那些天,多半是因为台风来了。就连防台风,拖船也是先协助其他舰船离港,自己最后一个撤离,是战友们眼中名副其实的“驻港部队”。

夜色降临,“南交90”艇艇长、四级军士长张伟和战友正紧张忙碌着,准备发出当天最后一班交通艇。大家亲切称之为“班艇”,用来保障海港两岸的官兵和家属上下班往来。

“班艇”虽小,开起来却并不容易,海港每天潮汐水位都在变化,虽有千百次操作经验,张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力求达到“30厘米的精准”——接驳码头只比艇体长30厘米,必须准确对好位置,才能把缆绳带紧,固定好“班艇”,确保人员上下安全。

去年的一天,正在航行途中的“南交90”艇官兵发现一名女青年落水。他们紧急施救,抛下救生圈,成功将女青年救起。

近年来,这个勤务船大队在舰艇进出港频繁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一系列保障任务,护航“十里军港”,在这短短的航程上留下坚实的航迹。

夜幕降临,军港身后的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处处洋溢着春节喜庆的氛围。而此时,在这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航程上,勤务船大队士官船艇长又带领水兵们,巡航在军港的航道上。

上图:官兵驾驶拖船行驶在“十里军港”。

段 鑫摄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