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军事广角>>军史文化>>
沂蒙山下,三代红嫂情未了
发布时间:2019-01-14 10:42 星期一
来源:解放军报

沂蒙山下,三代红嫂情未了

■本报记者 朱宏博 中国国防报记者 佟欣雨 通讯员 徐 帅

2018年12月20日清晨,最后一位沂蒙百岁红嫂张淑贞与世长辞。张淑贞去世后,于爱梅按照母亲的遗愿,把老人留下的18938.8元积蓄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组织。从奶奶王换于到母亲张淑贞,再到于爱梅自己,这个家庭已接连出了三代红嫂。

一代代红嫂爱军拥军,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形成了传承不息的红嫂精神。元旦刚过,记者来到了沂水之南的这片红色沃土,试图去探寻红嫂精神的丰富内涵。

唱懂了《跟着共产党走》

沂南马牧池东辛庄,曾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如今已在原址改造成沂蒙红嫂革命纪念馆。远远望去,几十座保留战争年代原貌的茅草房静卧在蒙山支脉北大山的山脚下。王换于一家创办的战地托儿所就在纪念馆的第一个院落。

1939年6月29日,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等率领机关人员,转战来到马牧池乡。与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27名抗战将士的子女。他们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才出生三天。“大人上战场,抗战将士的孩子谁来看?鬼子见天扫荡,粮食就是生命,谁愿把口中粮挤出来给别人的孩子吃?”王换于做通了儿媳和女儿的思想工作,挑起抚养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

王换于的二儿媳当时正值哺乳期,由于生活条件很差,奶水哺乳一个孩子还不够。王换于就开导二儿媳:“这是烈士的后代,让他们吃奶,让咱的孩子吃粗的。咱的孩子就是磕打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了根了。”抗战时期,王换于4个孙子先后被饿死或夭折,而她家照顾的抗战将士后代全部安然无恙。

“读懂历史需要放在历史的环境下。王换于和她的子女们对对与错、是与非有着朴素的判断。”沂蒙精神研究会一名研究员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我党我军在沂蒙地区建立根据地,针对后方留守青年女子,开创了冬学、夜校、庄户学、识字班等文化教育形式,培育和发动了一大批支持抗战的农村妇女。

“奶奶入党较早,还在乡里担任领导职务,家里有5名党员。”于爱梅说,当时,奶奶王换于和她的两个儿子、大儿媳、大女儿都是党员。

纪念馆的最后一个院落里,竖立着一块雄鸡形的青石,上面刻着《跟着共产党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这首诞生于沂蒙地区的老歌,王换于和子女们都会唱,也唱懂了这首歌。

顶起了该顶的那片天

在战地托儿所生活过的孩子,很多都是当时党的高级将领的后代,解放后,他们的父母不是元帅就是将军。“母亲曾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别以为咱们把孩子养大就多了不起,人家爹妈上前线打鬼子为老百姓,咱们就该把人家孩子养好,让他们放心。’”张淑贞三儿子于千林说。

1970年,于千林在部队服役,偶然在庐山见到了徐向前。徐向前问他:“你是哪里人?”于千林回答:“我是沂蒙老区的。”徐向前说:“啊?我当年也在沂蒙老区待过。”交谈到此终止,于千林始终没有说出徐向前就曾在自己家工作过。

“母亲是个老党员,她受奶奶王换于的影响很大,只要是组织的要求,哪怕遇到再苦再难的事,她都坚决去执行。”于爱梅曾有个大哥。有一次,日军来到村子里“扫荡”,一家人带着托儿所的孩子往山里转移。那天天气突然变冷,担心孩子们受冻,张淑贞就让9岁的大儿子回家取衣服。过了很久,大儿子都没有回来。三天后,鬼子离开了村子,张淑贞回家看见大儿子趴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体发青,没有了呼吸。

张淑贞当时是妇救会长,负责附近13个村庄的抗日宣传发动工作,白天要带着人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去救伤员,晚上还要去悄悄地发展党员。她在前线救伤员时衣服被流弹穿过孔,头发还被烧焦过,为了发展一名党员跑过几十趟。

2003年,一辆轿车开到于爱梅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位老人。走进家门,他定眼瞧了瞧端坐在堂屋的张淑贞,便“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大声喊道:“娘,我是小点!儿子可找到你了!”虽然阔别几十年,但张淑贞听到那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字时,立刻就对上了号,“小点”是当年在战地托儿所待过的赵国桥。张淑贞与他紧紧相拥,放声大哭。

那天,于爱梅看着热泪纵横的母亲,体会到了母亲这么多年深藏心底的苦楚和思念,“母亲是用女性特有的柔性大爱,顶起了她这个党员该顶的那片天。”

宣讲沂蒙精神是“家学渊源”

于爱梅接受母亲教诲最多的就是要懂得感恩。她记得,上学第一天,她牵着母亲的手去学校。母亲对她说:“小妮子现在还能上学,要是在旧社会,家里富的十五六岁就让你嫁人了,家里穷的七八岁就当童养媳了。你能有现在的生活,要感谢共产党。”

“宣讲沂蒙精神是‘家学渊源’。”于爱梅说,新中国成立后,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依然保持着拥军传统。那时,冬季到沂蒙老区拉练的部队多,为了赶制鞋垫、做军鞋,晚上一家人围着煤油灯忙活大半宿,大人们搓麻绳都将腿搓破了。于爱梅虽小,也忙活着帮大人穿针引线。部队来时,她会跟着奶奶和母亲一起去慰问,拿着煮熟的鸡蛋塞给战士们。

2011年起,于爱梅成为一名“编外辅导员”,在刚刚兴建的沂蒙红嫂革命纪念馆开展教育。最开始,她只能站在杨树底下讲课,平均每天要讲五六节,累了就靠在凳子上眯一会儿。直到2013年7月,纪念馆才配套完善,有了冬暖夏凉的办公室和食堂等设施,讲课也可采取放映录像的形式。

2015年,于爱梅提议发起成立一个宣传沂蒙精神的社会组织。2016年6月7日,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正式成立。于爱梅还发起成立了由136人组成的沂蒙精神宣讲团。

“宣扬过去的故事,不是讲得太多,恰恰是讲得太少了。”于爱梅说,她曾到自己任职的中学讲过一次红嫂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完全不是“00后听不进古老的东西”那回事。

自2004年开始拥军,于爱梅自费投入24.5万元。去年,于爱梅不幸出了车祸,两根肋骨骨折。在休养21天后,她忍着痛按时到吉林一所希望小学作宣讲。“沂蒙精神是老一辈用生命铸造的,我生活环境这么好,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传承下去?”于爱梅说,一定让红嫂故事、沂蒙精神传播得更久远。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