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挖本土资源禀赋,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条充满活力的双向通道,让藁城宫米、赵州雪花梨、赞皇樱桃等一系列名特优农产品乘着电商东风出圈,农村电商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手机屏幕一头连着产地,一头连着市场。未来将继续积极培育‘电商+农业’新业态,通过引导直播基地,电商企业主动与农户、企业对接,打造更多本地特色电商品牌产品,带动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咱们这是黄庄老式手工月饼,酥脆软糯,有不同口味需求的顾客,可以试试蛋黄、板栗、山楂玫瑰这几款……”短视频平台庄里人月饼旗舰店的直播间里,主播正对着手机屏幕,向天南地北的网友推介。
近年来,藁城区九门回族乡黄庄月饼凭借传统工艺和地道口味在网上走红,每逢中秋节前后,村里的“月饼一条街”常常挤满排队购买的人群。小小的月饼,已发展成带动地方经济的大产业。而有了电商助力,黄庄月饼部分厂家不再受季节限制,实现了全年产销。
“从20世纪60年代起,黄庄村村民就用自家产的小麦、鸡蛋、花生等原料手工制作月饼。随着黄庄月饼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月饼村。”黄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村里已陆续建起50余家月饼厂,带动2000余人就业。
电商直播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渠道,黄庄村的月饼厂家也纷纷加入直播带货行列,店铺里随处可见举着手机直播的工作人员。“现在我们在多个平台都开了网店,每天能卖出1万余单,高峰期更是能达到约5万单。”庄里人月饼负责人张志强介绍,公司全年销售额约5000万元,其中电商销售占比超70%。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当地月饼厂家在坚守传统风味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新口味,迎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以前没做直播时,农产品全靠线下批发市场,销路窄得很,接触电商后,销售范围一下子打开了,销量也跟着往上走。”日前,在鹿泉区李村镇东小壁惠农电商服务中心,这里有5间专业直播间可供主播开展直播活动,中心负责人谢江伟介绍,每间直播间都配齐了专业设备,搭配着特色主题背景,还陈列着优质的农产品样品,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谢江伟介绍:“这不仅为直播团队打造了舒适的办公环境,更为入驻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运营支持和服务保障。如今,村里特色种植发展得有声有色,依托直播基地能够带领村民把这些农产品尽快销售出去,实现共同富裕。”
同样,行唐县积极探索电商服务新模式,让当地的桃产业也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产销模式创新升级,为农户开辟出一条坚实的增收新路径。在该县口头镇王下口村桃园内,随处可见红的、黄的桃果挂满枝头。桃园负责人赵雪苗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桃子分拣,精心挑选的桃子即将装箱搭乘电商快车发往全国各地。今年桃子品质好,网络订单数量也多了很多。如今桃园共有桃树300余亩,包含锦春、油蟠、黄桃等多个品种。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在电商服务上发力,完善电商服务体系,让本地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更多农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这几年回来的年轻人明显多了。”西白庄相关村负责人介绍,返乡青年们各展所长,有的进行鸽具生产,有的开起网店,有的专做运营、拍短视频,大家的收入都有了显著提升,村里的产业也因新鲜血液的注入更有活力。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升级,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石家庄市各地积极开展电商产业人才培养,为村民们送上实用技能“大礼包”,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晋州现有9个淘宝镇、44个淘宝村,淘宝村数量在石家庄市排名第一,每个乡镇均有镇域电商特色产品引领,形成覆盖全市的电商发展格局。”晋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商发展吸引了更多返乡青年等新生力量加入,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电商创业,推动“一村一品”通过数字渠道走向更广阔市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升级。
如今在石家庄,越来越多的村庄正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积极探索“特色产业+电商”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经营合作模式,让数字力量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2025年8月8日《中国食品报》刘立芳)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