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产品资源+稳健市场”驱动内蒙古农畜产品销售“倍增”

2025-07-30 16:45:33 来源:《内蒙古日报》 -标准+

农畜产品销售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也是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重要支点。京蒙协作“农畜产品销售倍增计划”作为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立足于内蒙古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资源和北京庞大稳健的消费市场,围绕农畜产品供应链升级、品牌影响力提升、产销渠道拓展和质量标准衔接等核心内容,以“从草原到餐桌”的理念,为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有效用好京蒙两地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互补性,最大限度推动农畜产品销售合作提质增效,需要构建“生态赋能品质、市场反哺生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的纽带作用。在利用好政府搭建的平台的同时,强化企业在产销对接中的主导地位,以达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内蒙古现有多家对农畜产品市场运营有丰富经验的龙头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发挥好其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家庭农牧场和合作社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与深耕终端市场的在京商贸企业达成有效协作,实现从养殖到销售的全链条贯通。可在北京部分区域设立优质农畜产品营销中心,完善供应链体系,布局前置仓,缩短物流半径,提升配送效率,达成北京商超市场与内蒙古农畜产品的直连,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形成“订单农业”模式,让农牧民按需生产、企业按销采购,实现产销精准匹配。

内蒙古农畜产品虽有资源优势,但加工能力、品牌运营等“软实力”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有些农畜产品生产停留在粗加工阶段,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为此,应着力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开发多样化产品生产线,加强副产品高值利用的研发,如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的研发。二是农畜产品营销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应针对农牧民开展电商运营、质量管理等技能培训,让更多农牧民成为农畜产品销售的“主力军”,不仅要“会种养”也要“会经营”。此外,应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打造好“蒙”字标,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洁净的水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牛羊肉、乳制品、杂粮等特色农畜产品,这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要以京蒙消费帮扶为抓手,在有机认证、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领域发力,将“草原羊”“有机奶”等地域标签转化为市场认可度。未来,京蒙协作需持续深化“生产端提质、流通端提效、销售端拓面”的全链条合作,通过共建冷链物流基地、共享质量检测标准、共推区域公共品牌等方式,让内蒙古的“草原味道”更精准地对接北京的消费需求,让京蒙协作的成果更多惠及两地群众,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作者 韩庆龄 系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研究基地主任)

(2025年7月29日《内蒙古日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