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长达三年的土地承包纠纷,以“最多跑一地”的高效服务,将矛盾消弭于源头,为基层治理提供生动范例。
这场长达三年的纠纷始于2003年。当年,薛某与李某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薛某承包15亩土地,承包期30年,承包费16000元一次性付清。2022年3月春耕前夕,在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李某以土地承包价格上涨为由,拒绝履约并阻拦薛某耕种。此后三年,双方矛盾不断,经镇村多次调解均未成功,纠纷一直悬而未决。
今年4月,薛某通过定边政法宣传视频了解到县综治中心调解职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求助。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受理登记,启动多元调解机制,委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陈义武牵头处理。调解期间,调解员联动村委,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调取原始合同,仔细核算种植收益与投入资产,精准把握争议焦点,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耐心释法明理。
经过多轮调解,这场持续三年的矛盾终迎和解曙光: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原承包合同,李某一次性补偿薛某土地投入资产损失及部分承包费共计4万元。拿到补偿款的薛某难掩激动:“困扰多年的‘心病’,在综治中心一次性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至此,不仅纠纷圆满化解,两家人也握手言和,重续邻里情谊。
近年来,定边县以县综治中心为平台,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全域调解、全量资源、全时服务、全程评价的“四全”多元服务体系,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切实做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综治中心)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