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安徽岳西:深耕“主业”强根基

2025-05-09 15:43:09 来源:《安徽日报》 -标准+

革命老区安徽省岳西县坚持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聚焦基层党建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谋划实施“切口小、有难度、示范强、能落实”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动县乡村三级联通共创,做优主责主业,夯实党建根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整体质效。

近年来,岳西县委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岳西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今年2月,岳西县获评2021—2024年度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聚力抓“主业” 构建新格局

去年底,岳西县举办2024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路演评审会,30名经选拔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登台,介绍他们一年来领办的“书记项目”和“书记领办事项”推进情况与成效,内容涵盖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园区发展、平安建设等。经过角逐,最终评比出全县“十佳书记项目”和“十佳书记领办事项”。

据介绍,2024年,岳西县共实施240个“书记项目”和705个“书记领办事项”。各级党组织书记着力在抓落实、破难题、创载体、见实效上聚力用劲,解决了一批基层党建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激发了基层党建活力。

“书记项目”是岳西县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责任的举措之一。岳西县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力量保障,积极以项目思维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构建上下联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据介绍,2006年以来,岳西连续19年开展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双向述职和联述联评联考,设立“奔牛奖”,表扬考核靠前、进位较大的乡镇党委。落实“蜗牛奖”,对测评靠后的乡镇党委书记,取消评优资格,进行诫勉谈话,对考核末位的进行约谈并视情调整。2021年以来,岳西提拔重用乡镇党委书记27人,调整考核末位2人。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岳西县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行党员县级干部牵头联系包保,共整顿提升23个。围绕“五大振兴”,连续4年评比表彰“五面红旗村”20个,7个村获评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10个村入选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4个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岳西县强化激励保障,连续16年开展“十佳村党组织书记”评选表彰和激励,39名人选先后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解决乡镇事业编制,或比照享受事业副科待遇。

选优“领头雁” 一线用干部

村官不是官,干好不简单。担任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党总支书记以来,王学华强队伍优作风,为发展筑牢组织保障。

资福新区是岳西县“一心四城”的核心区域,重点工程和项目多,王学华在征迁一线成立重点工程临时党支部,总结了全程公开、集中签约、党员联户的“资福经验”。5年来,完成3100亩土地征用、348户居民搬迁、4652棺坟迁移等任务,保证了岳西中学等7个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资福村连续三年获评县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王学华先后获评岳西县“星级党员”“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凭借良好的口碑和业绩,去年底,王学华通过“乡编村用”,被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乡村振兴,干部人才是支撑。岳西县着力配强乡镇班子,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力量,安排80多名县直单位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任职,分批安排180多名干部到长三角等先发地区体悟实训。2021年以来,培训乡镇干部100多期5300余人次。

聚焦选优村级“领头雁”,岳西县抓实“选育管用”全过程,实施“归雁”工程,回引有商海闯荡经历“海归”、光荣退役军人“荣归”以及大学生毕业生“学归”等返乡人才490多名,52名到村任党组织书记,每村培育储备1名至2名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乡村振兴,人才是支撑。岳西县集聚人才“智囊团”,持续向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推进村以及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等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施党建引领“四百工程”,柔性引进50名博士人才返乡助力发展,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库,69名干部结对联系服务。实施“乡村CEO”“乡村推介官”培育行动,连续2年培育选拔“乡村推介官”共30名,涌现出大歇村汪品峰、毛畈村姚有志等一批“乡村CEO”。

为激发农村党员发挥好作用,岳西县用好党员公开承诺、积分管理等载体,开展“阵地亮党旗、党员亮身份”活动,实行有职党员目标式、无职党员定岗式、年老党员关爱式、流动党员服务式、困难党员帮扶式等“六式”分类管理。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广泛推行“四事四权”“背包服务”“田园夜话”工作法,健全便民服务体系,2360多名乡村干部、1010多支志愿服务队下沉网格,每年为群众代办事项3万余件。

赋能促发展 强村带民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政府引导,更需市场化运作,如何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22年以来,岳西县探索村集体合作组织抱团发展新模式,统筹项目、政策、要素合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打破村域限制,组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参股、整乡镇组建“强村富民公司”,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实行市场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构建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体系,实现村村入股、村户受益。”岳西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24个乡镇全部注册成立“强村富民公司”,累计注册资金1.479亿元。

据了解,“强村富民公司”组建后,各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享受分红,通过公司化运营,带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突破性进展。2024年,全县24个“强村富民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926万元,利润908万元。18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达92万元、村均经营性收益超60万元。同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岳西县冶溪镇“强村富民公司”——小江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聚焦农文旅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已投资设立14个子公司,涉及水稻种植、生态养殖、文化旅游、建筑劳务等业务,还建起一座光伏电站和一处民宿,小江南工业产业园一期已投入使用。2023年就实现经营性收入2190万元,纯利润683万元,全镇村均分红38.2万元,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达86万元。

为激励村级产业发展,岳西县还持续表彰奖励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并累计给予突出贡献村干部奖励200多万元。开展组团式运营,推进乡村振兴“五大示范片区”建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县乡村分级制定发展计划、建立项目库,每年安排550万元资金予以扶持,确保每个村有2个以上长短结合项目。

近年来,岳西县还注重品牌示范,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示范创建行动,推进“一乡一特色”建设,实施“红色领航·振兴先锋”工程,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培树出一批基层党建示范乡镇、特色示范村,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2025年5月9日《安徽日报》记者 黄永礼 通讯员 余倩)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