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和美乡村 新春有新风

2024-02-26 16:07:31 来源:《山西日报》 -标准+

正月里来闹新春,三晋乡村年味浓。文化广场好戏连台,村头街口锣鼓喧天,农家院内红火兴旺……春节是最具农耕文明基因的传统节日,农民通过各式年俗文化活动表达新一年里物阜民丰的希望与喜悦。乡村红火年文化背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和底气。近年来,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补短板、优供给、重传承,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乡村文化日益兴盛,文明乡风吹向希望的田野。

“村晚”火爆

乡音乡情话振兴

交织着欢快喜庆的锣鼓声,村民一曲《信天游》高亢奔放,一开场便掀起高潮,引得掌声、喝彩声不断。

2月14日,清徐县马峪乡东梁泉村村委会大院装点一新,今天这里要举办一场没有专业演员的“村晚”,所有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村网格员庞金仙是位草根文艺爱好者,报名参加了7个节目的演出。“之前总眼巴巴看别村的文艺汇演,今年咱村有了自己的‘村晚’,这展示机会,可得好好抓住!”她快人快语。“村晚”为啥火?村民当主角,满是乡土味,饱含烟火气。

近年来,全省各地的乡村精心策划组织“村晚”活动,融合乡土文化和乡村旅游等元素,突出热在基层、乐在乡村,展现乡村新风貌,倡导文明新风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日前,河津市清涧镇龙门村和万荣县解店镇新城村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村晚”不只群众自发参与,更有政府搭台助力。2月5日晚,万荣县举办了一台群众演、演群众的迎春“村晚”,以“龙腾盛世 万象争荣”为主题。室外寒风阵阵,演出现场暖意融融,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驻村大学生及“乐善万荣妈妈团”成员分别登台。节目换场巧妙,大荧屏切换画面,环绕立体声响起,光影交错间歌舞、小品和戏曲等节目依次上演。蕴含着新农村特色的节目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赢得阵阵掌声。

2月17日,正月初八,2024年稷山县乡村“村晚”拉开帷幕。歌舞《我的稷山我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快板《奋进中的新稷山》勾勒出全面发展的图景。现场,演员深情满满,气氛欢腾喜庆。整场活动富有稷山特色,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的精气神。

“村晚”是村民幸福生活的直观写照,是乡村文化艺术的宝箱、民俗文化的展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市。乡村文化日益兴盛,得益于“三农”各项事业持续向好。过去一年,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77元,增长8.3%,增幅高于全国、高于城镇居民。日渐富起来的村民,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组织民俗特色活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村光”灿烂

传统古村迎客来

正月里,春意萌动,时光正好。盂县梁家寨乡石家塔村迎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一批客人,村党支部书记崔保青看着眼前蓬勃的乡村旅游景象,不禁感叹“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走出了我们自己的发展路子。”

石家塔村藏于深山、锁于沟壑,地处滹沱河南岸,水源充足,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经发掘,村里发现20余处抗日旧址,村集体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吸引大批游客来到这一坡多梁广、沟深林密的古村,瞻仰革命先烈的战斗遗迹。

如今,周边市民纷纷走进乡村,乡村旅游热度不减。有的到研学基地体验农耕文化,有的为享受慢生活、感受自然之美,有的单纯为体验悠然田园生活。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是促进城乡融合的一个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

乡村建设使得农村资源禀赋得以释放,乡村旅游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变现。今年,山西省将继续实施和美乡村示范工程,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农村更加宜居和美,建设3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2500个提档升级村,所有行政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这将极大地改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方山县峪口镇张家塔村的龙年春节热闹非凡。张家塔村是一个拥有350多年历史的明清古村,2016年被纳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张家塔村民居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地下甬道连接村子的每家每户。春节期间,在各色灯光映衬下,村子光影变幻,更显神采。

2月13日,来自重庆的游客郝芳到张家塔村一日游。“看了舞龙舞狮、秧歌表演,还买到了好吃的糖葫芦和儿时的小玩具。”她对这次的旅游十分满意,在小红书上晒出游玩照,向更多朋友推介这个古朴的村落。

发展旅游,张家塔村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致力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许多村民从乡村旅游中受益,分享到乡村建设的成果。

“又是春暖花开时,乡村美景待客来”,张家塔村村民向游客发出邀请。

“村宅”焕新

新年拥抱新生活

正月十二一大早,马改翠就穿上红色队衣去文化广场参加新春活动,和老姐妹们练习新的舞蹈动作。马改翠是娄烦县杜交曲镇小河沟村村民,原先家在山上窑洞里,后随整村搬迁至御景苑小区,距县城不足5公里。“生活很方便,比搬迁之前好多了。”马改翠表示,现在住上了楼房,家里通了水电气,门口就有学校、医院和超市。今年春节,她过得十分开心。

两室一厅,85平方米的新居干净整洁,温馨喜庆。正月里,小孙子来马改翠这边小住,“现在住得好了,小家伙也愿意多在我身边待着了。”她高兴得不得了。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群众过上了新生活。“以杜交曲镇为代表的部分乡镇生态条件较为恶劣,我们通过搬迁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希望他们在新家拥抱新生活。”娄烦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组组长景江波说。春节后,娄烦县政府不断扶持壮大特色产业,提升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除了搬迁群众,村里的农民也就地搬进了新家,开启了新生活。榆次区乌金山镇后沟村的危旧住宅全部拆除,塬上一座座小二楼拔地而起。

春节期间,村民张新来在自家小院里搭旺火、挂灯笼,“新春新气象,希望住进新房后的新日子越来越好!”村民高友德的小卖铺在春节期间也不打烊,“如今大家都不差钱,谁家走亲戚还不来我这买东西。”他紧紧抓住年节的赚钱机会。

如今的后沟村,村宅气派、路面平整、绿化带成条,水电路网基础设施齐备。“新的一年,村集体将针对有就业需求的村民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进一步积极协调对接乌金山森林公园、李宁滑雪场等企业,为村民创造就近务工便利。”村党支部书记陈占杰有信心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龙腾之年。这一年,山西省将继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等6项重点任务,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

(2024年2月26日《山西日报》记者 郭慧聪)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