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乡村民俗文化的传统意蕴与现代转化研究

2024-01-19 16:51: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标准+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民众的习俗、风尚、礼仪、信仰、禁忌等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方方面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应提炼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的价值精髓,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寻乡村民俗文化的现代转化之路,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民俗文化的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优质基因与强大生命力,提炼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的价值精髓,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一方面,乡村民俗文化中孕育着优秀的精神品质,如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处世观,与人为善、推己及人的社会观,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观,重义轻利、仁厚友善的道德观,为塑造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集体文化品格提供了助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底蕴。另一方面,乡村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具有自我完善、迭代更新等基因属性,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中站稳脚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重要动力。此外,内涵丰富的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例如顺天应时的生态利用观、回归自然的生态保护观等,为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提供了启发;交往有信、取予有度的为人处世之道,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启示,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价值的合理内核。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民俗文化的转化

随着乡村传统社会关系变化,很多传统民俗在逐渐消失。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传统民俗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出契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新民俗,成为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一种选择。乡村民俗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如此才能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发展与转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要坚持守正创新,做好民俗文化传承与转化工作。

一是阐释与传承好乡村民俗文化。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是引导更多人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事业中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应进一步探索阐释与传承好乡村民俗文化的策略。

其一,要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协同、社会参与的“标识性”乡村民俗文化保护机制。例如,积极构建全面协同、自上而下的挖掘与整理乡村民俗文化的机制,加强对乡村民俗文化研究机构的创建,加强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研究,优化并完善与乡村民俗文化相关的保护政策,以增强民俗叙事与文化叙事的精准性与传承力。其二,要通过多元融合加强、构建、完善活态传承机制,在开放与交流中大力传承标识性乡村民俗文化,逐步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的广泛认同。例如,不断拓宽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或相关工作者与其他领域文化的互动交流,推动乡村民俗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优势,促进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梁祝、白蛇传说等民间文学,刘三姐等民间音乐,秦腔、越剧、赣剧等民间戏剧,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舞龙、秧歌等民间体育在媒体平台的宣传和呈现,同时也可加强它们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呼吁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可以向孔子学院等海外教育平台输送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技艺等多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研究人员等代表性人才,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乡村民俗文化,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二是以民俗文化教育赋能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民俗文化传承者与发展者的支持,而民俗文化传承者与发展者的培养离不开民俗文化教育的助力。对此,应把握时代特色,借助科技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促进民俗文化教育教学科学化、学习多样化、评价多元化发展,提升民俗文化教育质效,提高民俗文化传承者与发展者培养质量。

其一,要借助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智库与知识谱系,加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体育等方面的民俗文化保护及特色提炼,为民间文化教学方向教师提供素材积累与方法借鉴。如围绕基础理论、项目种类、技术演变、技术体系、竞赛规则、竞赛展演等方面,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体育等民俗文化进行整理与归类;围绕民俗文化教学的方法形式、教案设计、情境创设、评价构建等方面进行智库建设。其二,要借助数字技术拓宽教育传承的场域空间,营造“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民俗文化传承氛围。如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体育、民间美术等方向的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为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利用数字技术提炼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体育、民间美术等中的“工匠精神”“和合思想”“侠义精神”等,并将其融入文化课程或思政课程,助力提升学生群体的文化思想与精神面貌。其三,要借助数字技术优化民俗文化教学,培养出更多既懂得民俗文化又热爱民俗文化的传承者与建设者,为有效发挥民俗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如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剖析民间体育的力学原理与生物学原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理与透视原理等,提升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其积极学习的投入热情;借助数字化技术播放民间文学电影、民间音乐比赛、民间戏剧表演等,为学生创造“可视化”学习条件。其四,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提升教学活动管理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水平,进一步保障民俗文化教学的实效性,继而保障民俗文化传承者、发展者的培养质量。如利用数字技术对民俗文化方向教师教学过程展开全景化建模跟踪,并据此采集其语言组织、肢体动作、教学行为等方面的数据,为多层面分析评价其教学能力、方法运用、专业素养等提供参考,为教师发现自身问题与改进自身问题提供参考。

三是以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产业是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助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好文化产业在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创新传承民俗文化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其一,要深入挖掘与开发民间音乐文化、舞蹈文化、体育文化、戏剧文化等一批具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促进舞龙、舞狮、八段锦、太极剑等认知度广的民间体育项目,黄梅戏、豫剧、京剧、昆曲、赣剧、秦腔等知名度较高的民间戏曲项目,凉粉制作技艺、炒茶泡茶技艺等趣味性强的民间技艺项目从“观赏型”服务向“体验型”服务转型,打造特色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升参与者的注意力与行动力,营造融洽的消费环境。其二,要借助数字化突破乡村文化产业传统模式、促成乡村文化产业新格局、重塑乡村文化产业价值链、完善对乡村文化产业集群效应的认知,继而为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赋能。例如,顺应技术手段、制作方式、传播载体的变革趋势,推出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做到以内容创新筑牢民俗文化数字化发展内核;利用依托VR、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游戏皮肤、小程序等载体或平台,让更多民俗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活”起来、“玩”起来、“火”起来;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民俗文化数字化全链条监管,着力解决算法滥用、个人隐私泄露、无序扩张等问题,为数字民俗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作者 李娜 系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阅时代”下武当山“非遗”语汇的原变与策展》(项目编号:21G118)】

(2024年1月19日《中国文化报》)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