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云上”促振兴乡村“电力”足

——山东青岛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纪实

2023-12-21 15:34:40 来源:《农民日报》 -标准+

青岛正大·莲乡优品展销中心内,主播正在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眼下正值寒冬,但位于山东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谭家夼村的万吨保鲜冷库里却是热火朝天。葡萄种植户赵亚杰正忙着给葡萄封箱,准备通过“果之道”智慧物流卡车发往全国各地。

“现在临近元旦销售高峰,葡萄价格比秋季集中上市时能高出一倍左右。”赵亚杰的高兴全写在脸上。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冷链物流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边是延长储藏时间,帮助实现错峰销售,一边是通过这种产品储备的方式以防‘爆单’、现收来不及的情况。”赵亚杰介绍。

在青岛,不少村庄通过“触电”,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电商镇”,实现村强民富;也有很多普通种植户通过走上电商平台转型成“新农人”;更有很多产业借力电商赋能焕发新活力,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从“枝头”到“舌尖”,从地头到餐桌,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给了消费市场更多选择,也带给乡村更多的发展可能。

带富小村镇

农品搭乘“电商快车”好出村

“这是我们村今年的头茬一级黑木耳,一斤能泡出13至15斤,都是自然生长,天然晒干,欢迎大家咨询和购买!”两张简单的小木桌一拼,一部旧手机,就是王本顺直播间的全部设备。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院前村的党支部书记,王本顺近年来还兼任起“主播”的身份,帮助村里种植户卖木耳等农产品。

因为优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村镇非常适合种植木耳,院前村就是镇上最早一批开始种植木耳的村庄。然而由于村里的木耳销售一直以批发商收购为主,单一的渠道不仅让价格年年下压,而且打不出村子的名气,年份不好时,大家只能勉强“保本儿”。

怎么样让村里的木耳被更多人知道,让大家能赚到钱呢?“网上卖货不是很火嘛,我就想着我先直播试试。”于是,原本不善于在镜头前露脸的王本顺开启了“触电”之路。经过反复试错和努力,如今,王本顺的直播间渐渐有了起色。今年,王本顺仅用了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将村里10万多斤新木耳全部以高于以往的收购价售空,这让村里木耳种植户们信心大增。“不少人开始盘算着明年扩大种植面积,还有一部分人开始研究直播销售木耳,他们来跟我学习,我就带着播。”王本顺介绍,现在他不仅带着村里的五六个人一起直播,还帮助周边村镇想学习电商技能的老乡一起学习提升。

如今,通过电商直播,仅王本顺一人的直播间就能帮助村里30多户农户销售完其种植的木耳和其他特色农产品,而且还慢慢带动周边快递物流、农产品包装等行业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了“一个直播间带富一个村”的转变。

青岛作为农业强市,物产丰饶。马家沟的芹菜、崔家集的小柿子、大泽山的葡萄、宝山的蓝莓、胶州的大白菜、里岔的黑猪肉……众多的优质农品除了通过大型商超进入全国各地外,对于不少村庄或种植户来说,选择电商渠道进行销售便成了一种“短平快”售卖自家地头农产品的方式。据了解,截至目前,青岛已形成43个市级电商示范镇和9个“淘宝镇”、39个“淘宝村”,全市共组织“青岛农品”直播带货活动100场以上,举办“青岛农品”直播带货网红大赛,单日产品销售量近10万件、触达20万人次。

带出新队伍

千万农民“云上”干起新农活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位于青岛市宝山镇宝欣兴蓝莓专业合作社内的一座座蓝莓大棚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大棚区条件简陋,负责人杨忠俊跟爱人正一边捧着热水杯暖手,一边研究微店运营。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课,趁着现在棚里不忙,先试着操作一下。等来年棚里的蓝莓下来后,我们也在‘微店’里上一波礼盒卖着试试。”作为“蓝莓第一镇”的宝山,规模种植蓝莓2.5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这座“蓝莓小镇”也开始向着网络发力。据了解,目前宝山全镇共建成网店60余家,为了推动蓝莓“联网”,宝山镇定期组织电商培训、聘请专业电商平台老师讲解如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目前已经完成电商培训1000人次。

电商培训,不止于蓝莓,更不止于宝山。在青岛,电商培训已成为当下“新农人”培训的一项重点内容,今年更是首次举办了青岛市高素质农民电商直播带货技能竞赛,以赛促训,激励更多“新农人”掌握电商新技术,开辟致富新渠道。目前,青岛已经建立起农产品直播基地21个,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打造集培训孵化、供应链运营、电商服务于一体的多场景、多业态、多群体的直播电商综合体,为有志于电商产业的“新农人”、年轻创业者提供平台和机遇。

据介绍,今年通过基地直播卖出的当地农产品销售额达700万元,“双十一”过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培训。11月底,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三农直播电商人才培训班在海青镇北茶商街三乡人学院正式开班,主要从短视频运营内容创作核心、流量获取逻辑、画面呈现方法等多个角度,让学员深入了解短视频的运营模式。

“近年来青岛全面推进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有效衔接,培育出农产品直播带货专业人员16万人,‘村村有网红,村村有主播’的局面正逐步形成,更多‘新农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

带强产业

传统工艺“现场直播”散发活力

“网络平台给了我们新河草编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如今这门祖祖辈辈用指间传下来的工艺成了我们的一个特色产业。”新河镇胶河新村党委书记付顺尧介绍,“来我们这直播的都是本村村民,只要愿意来,人人都可以参与,要富大家就一起富。”

新河草编已有400余年历史,为改变过去单一的线下销售渠道,提升“新河草编”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近年来新河镇积极探索“网络助农”新路子,以新村为单位建立草编直播间,把草编产品编织现场直接搬到直播间,实现“农民变主播,产品线上卖”。目前,新河镇已有胶河新村、泽河新村、灰埠新村、居贤新村4个直播工作室,为新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收益。同时,新河镇还积极推动村企合作,由企业提供平台和渠道,由新村提供产品和人力资源,实现共赢发展。

“我们灰埠新村与青岛博颂杰工艺品有限公司展开合作,设立直播间,进行线上销售,从当地招收员工,培训成为主播,进行直播带货,单人单日的最高成交量达到2万余元。”新河镇灰埠新村党委书记王德山表示,在此过程中,企业还与20多个加工点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除了稳定加工点内200多名工人就业以外,更是解决60多人的就业问题。

下一步,新河镇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新业态、创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草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让草编这个特色文化落地成为一项持续散发活力的富民增收产业。

从地头到“云上”,从乡间到直播间,农村电商发展带来的十足“电力”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2023年12月21日《农民日报》记者 郝凌峰)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