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烹好“乡愁食材” 精制“留客套餐”

——贵州大方农文旅融合“融”出和美城乡好风景

2023-11-15 15:53:02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
-标准+

美味的大方豆干烙锅

深秋初冬,避暑游“退潮”,各地乡村旅游进入淡季,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旅游经营者却淡季不闲。

对景区景点“梳妆补妆”、培训网红推介好资源、支持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直播带货卖“乡愁,”积极“备货”迎接开春后的旺季……当地倾情“农文旅”融合,积极引导深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内涵,把“流量”转化成“留量”,在补链强链中唱响旅游兴业富民“四季歌”。

旺季卖气候 淡季卖乡愁

10月13日,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马白寨度假中心,董事长吕世华忙着网红培训的事。

“夏天卖气候,冬天卖乡愁。”他说,旅游产业链上还有很多事可以干。

乡愁是什么?在吕世华眼里,就是大方豆制品、洋芋、辣椒面、鲜花饼、农家腊肉等土特产品。

吕世华是大方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带头人。10多年前,他依托当地白族风情资源和清凉气候优势,对马白寨乡村美景进行“补妆”,逐渐在四川宜宾和重庆避暑客中打响了名声,让深山中的这个小山寨在夏秋季节热闹起来。

如今,避暑的“雪球”从马白寨扩大到整个木寨村,旅游从业农户达到29家,住宿床位达到881个。2019年7月,木寨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对大方县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示范效应。

红旗里美食街灯光秀

当人们感叹避暑游时间不长、挣钱“不过瘾”的时候,吕世华却有新思路: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搞网红培训和直播带货。“这些年,许四川、重庆的避暑客爱上了我们的土特产,外出打拼的贵州人更想念家乡的味道,这是个机遇,我们直播带货,专卖本地风味农特产品,以土豆为例,去年销售了几百吨。”吕世华说,“其他人看到我这种做法,想跟着学,我就利用冬天搞网红培训,目前已培训了1200多人次。同时,网红培训又让冬季闲置的客房和餐饮设施得到了有效利用。”

利用淡季,吕世华还精心布局迎接来年的旺季。“我正在建一个百草园,面积有5亩,计划种上30多种乡村特色菜,明年夏天投用后,避暑客可以亲自到地里选自己喜欢的时蔬。”他说。

机遇钟爱有心人。在大方县,许多旅游经营者正利用旅游淡季为来年准备好食材、检修和新建服务设施、做好农特产品销售。

在紧邻毕节城的兴隆、八堡两乡,酿造水花酒、制作烟熏腊肉是当地人眼下最忙的事。水花酒、盖碗肉、鸡八块是当地苗族同胞待客的特色食品,随着乡村旅游风生水起,这些“待客品牌”已成为挑起苗族同胞致富的“金扁担”。据当地干部介绍,农历九月是水花酒下料开酿的最佳时间,待来年春天“开坛”,就是游客最爱的“饮品”。除销往毕节城区和大方县城外,还销往贵阳、黔西、赫章等地,仅通过邮政物流,今年销往外地的就有40多吨。

乡村旅游火,大方“粮食猪”也跟着火起来。“各家民宿、农家乐都在大量收购土猪来熏腊肉,不仅是为明年旅游旺季备食材,直播带货效益也不错,去年冬天我就卖出了6000多斤。”兴隆乡菱角村“陌之乡野”农庄老板曾艳说。

做好线上引流 赢得线下收益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响水滩……”近段时间,由贵州音乐人张超创作、凤凰传奇演唱的《奢香夫人》唱响大江南北。大方县顺风而呼,围绕以奢香夫人为品牌的彝族文化内容,掀起一场推介本地农文旅资源的热潮。

直播,是大方县文旅局副局长吴娇娇的一项新工作。近期,她就参与了彝族沉浸式剧本游、换装游、梯田灯光秀等形态多样的直播。气质出众、落落大方的她在视频中娓娓推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关注,成为宣传大方农文旅资源的一大亮点。

地处乌蒙山区的大方县,民族文化多彩、山水风光优美、风物特产众多。慕俄格古城、奢香博物馆、奢香古镇等文化景区景点,彰显出以奢香夫人为品牌的古彝文化的夺目光彩。境内“岩溶百科全书”九洞天、国家森林公园油杉河、“水西圣水”支嘎阿鲁湖、“世界最大天生桥”清虚洞、公鸡山母鸡山“凤凰组合”等山水风光,与童话五凤、核桃木寨、凤山店子、菱角苗寨、西溪古驿等烟火味十足的乡村美景互相呼应,组成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形载体。加上中国皱椒之乡、天麻之乡、豆制品之乡的“土特产”品牌名声,奠定了大方县做优做强旅游产业的根基。

好颜值还得靠梳妆。在“铁公机”为骨架的交通条件齐备、乡村公路毛细血管疏通的大好条件下,如何盘活旅游资源成为富民财源,让“交通之藤”结出“富民之瓜”,大方县积极作为,采取招商引资、承包租赁、兼并收购等措施,用政府主导、公司引领、能人带动等方式,大力盘活闲置低效项目,开发用好乡村旅游项目,让美丽乡村的颜值产生价值,既吸引外来游客前来消费,又提升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以产业兴推进百姓富生态美。目前,油杉河景区、奢香古镇景区、印象木寨、凤山玫瑰谷、西溪古驿道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经过提质升级,备受游客青睐。

好资源还要推介好。对此,大方县利用网络积极宣传引客,通过网红推介,做大线上流量;通过直播带货,把土特产卖出去;通过官方民间齐动,形成宣传推介的组合拳。各方努力下,大方自然风光、文化资源、风物特产在各大直播平台频频“露脸”,线上流量持续转化为线下收益。

思路一变天地宽 “流量”成功变“留量”

“春风十里,不如相约红旗里!”

从大方县红旗街道路塘社区宽阔的街道边下车,沿着阶梯往下行,穿越一条新装修的被称为“时光隧道”的走廊,进入路塘社区的红旗里美食街,这条醒目的标语就映入眼帘。

这是一个曾经门可罗雀的小区商区,建在一个低矮的斜坡上。以前,车辆乱停乱放,环境脏乱差,一排排门面成为闲置资产。去年夏天,为缓解城北奢香古镇夜间经济人客爆满的压力,同时发展地摊经济增加居民就业,红旗街道利用这批闲置门面,投入150万元打造夜间灯光秀和进行墙体文化建设,成功改造为豆干美食一条街,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今年6月20日开业,正赶上夏秋避暑经济时间,开业四个多月食客爆满,大多数是外来避暑客,冲着大方豆干而来。”红旗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陈德颖说,思路一变天地宽,找准服务旅游产业的路子盘活闲置资产,既办好了解决百姓就业的民生实事,又弥补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短板。

奢香古镇“城中梯田”

大方县是农文旅资源富集县,在加大力度宣传推介下,如何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当地深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内涵,选准乡愁滋味的“食材”精制“留客套餐”,吃好“网络红利”。

举办节庆是大方县引客留客的一门功课。今年以来,大方县在奢香古镇、宣慰府、油杉河、九洞天等地举办民族节庆、传统节日节庆、彝族火把节、端午节、樱桃花果季等系列活动,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参与体验,吸引城里人下乡消费,有效拉长了游客在县城和乡村逗留的时间链条。

用好当地土特产烹制“舌尖美味”,是大方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绩。大方县的豆制品、皱椒、天麻、水花酒等土特产名声在外,县里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夜间经济聚集区,规范地摊经济经营管理,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让游客白天观光有眼福,夜晚消费有口福。

“城中梯田”是大方县的一道美丽景观。当地充分利用“城中梯田”所在的奢香古镇与慕俄格古城同属城北文化旅游区的优势,集中打造集旅游观光和美食购物一体化的休闲消费景区。现在,一到周末,游客如流,涌向奢香古镇。

大方豆制品极负盛名。游客首选美食就是吃豆干火锅、豆干烙锅、骟鸡点豆腐等豆制品系列。当地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发展豆制品产业。在有“豆干之乡”美誉的大方县六龙镇,目前已拥有上百家生产豆制品小作坊,并形成豆干餐饮和销售一条街,豆干产业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数据显示,2022年,大方县旅游总收入123.61亿元,旅游接待人数1315.1万人次。今年1至9月,旅游总收入124.5亿元,接待人数118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以旅游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有力拉动着当地一产、二产发展,农文旅融合让大方这座文化之城和深藏群山的美丽乡村既增颜值又生价值,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愿景就在眼前。 (图片均为大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11月14日《贵州日报》记者 刘莹 张云开 潘佳本)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