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初冬时节,走进湖南省涟源市的广袤农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一望无垠,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涟源是湖南省的农业大县,位于衡邵娄干旱走廊,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这里“巴掌田”“斗笠丘”遍布,严重制约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破碎化的小田种植成本高、产出低,留守老人“心有余,力不足”。
涟源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从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3.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54万亩,建成区粮食产能亩均提高10%左右。2022年,面对罕见旱灾,涟源实现粮食稳产增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涟源创新“三三制”模式,构建财政投入、主体自筹、金融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着力推动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全部按投融资创新标准建设。项目总投资1558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6304万元、撬动社会主体自筹资金投入9279万元。
“改变农村地块零碎化现象,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让粮田变良田,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涟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五洋介绍:“让不能种地的农民拿到租金,让外出打工的农民不再为土地操心。村集体也在流转中获益,产业得到发展,实现村民、村集体、经营主体全方位增收,多方共赢。”
——健全领导机制、调度机制、督导机制,管好“责任田”。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责任清单”,实现“领导专管、干部专抓、分片管理、层层落实”;坚持月调度、月通报,及时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确保按照时序进度落实各项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抓总,农业农村部门全程参与,安排专人对项目建设、监理等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导,确保发现问题及时销号,清仓见底。
——着重项目布局、建管统一、投融资创新,建设“高产田”。编制《涟源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将项目选址和布局向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重点倾斜;采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着重在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建后管护等方面加大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将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3.95万亩建设任务,全部按投融资创新标准来实施,并引入央企参与建设,通过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聚焦质量关键、进度关键、安全关键,打造“示范田”。在每个标段派驻一名现场监理,每个项目乡镇建立一个工程建设指挥部并派驻一名业主管理人员,进行“零距离”监管;设立时间表,进度条,推行“一周一督察、一周一排名、一周一汇报”机制,实行项目建设“黑名单”制度,及时掌握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无障碍施工;出台安全生产规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对违反规定的严厉处罚,并督促及时整改落实;同时,严管资金安全,对项目实施全链条严格监管,杜绝工程项目建设暗箱操作,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兴一块”。
“小田并大田”,极大改善了涟源农田碎片化、设施不配套、耕地质量下降、农机作业不便捷等问题,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以上。
(2023年11月13日《湖南日报》周俊 曾爱求 郭双红)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