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淮北探索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新路

2023-08-22 16:57:42 来源:人民网
分享:
-标准+

虽已立秋,但皖北大地暑气未消,白天最高气温仍达到三十多度。

8月16日下午,来自安徽宿州的韩女士与朋友相约,一起登上了“皖北川藏线”南段的观景平台,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红白相间的民居,体验惊险刺激的高空秋千,完全忘却了高温酷暑。

“皖北川藏线”是淮北市新打造的旅游风景廊道,又被当地人称为“淮北川藏线”或“小川藏线”。该风景廊道南起淮北市烈山区黄营村,北至杜集区梧桐村,全长89公里。沿途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内涵丰富,配套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f8e10a9e30c2b661cbdea65428f4d60f_LOCAL1692667886114MWJC0XVDO5.jpg

“皖北川藏线”航拍图(烈山区委组织部供图)

近年来,淮北市以烈山区烈山镇为试点,整合闲置资产、自然资源、社会投资等要素,以“皖北川藏线”旅游风景廊道建设为抓手,通过“跨村联营、托管运营”的模式,对国家AAAA级四季榴园景区进行重组优化,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

组织联建,激活红色引擎

这几天,位于“皖北川藏线”线上的烈山镇华家湖社区农业综合产业园内异常忙碌,一辆辆外地货车缓缓驶入,农户们将一箱箱樱桃小番茄检验装车,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去年,华家湖社区党委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共同致富”发展理念,不断拓宽富民强村产业发展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共赢。

“烈山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落实安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创新实施‘组织联建、人才联用、产业联兴、资源联享’的‘全镇统筹、抱团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烈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丁晓莉介绍,烈山区委组织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烈山镇1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汇聚到一起,建立党建“联盟”,坚持以“头雁效应”释放“群雁效应”,打造“党组织书记头雁团”,集思广益探讨党群“牵手”新思路,以“党建链”串起“共富链”。

据介绍,烈山镇14个村(社区)党组织投资560万元注册成立众嘉有限责任公司,以发展潜力强、特色示范明显的榴园社区、华家湖社区等村(社区)为联建中心村,依托龙脊山、四季榴园自然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其他村(社区)联动开发、共富共赢。

在烈山镇,区领导干部、镇党委包村干部、村党务工作者成立“联建指导小组”,实地指导“跨村联营”示范点的建设工作。镇、村(社区)两级党组织书记既是“一线总指挥”,也是“施工队长”,针对项目建设、文旅产业等领域工作,加强工作调度,确保事事有人抓、有人管,逐步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产业新局面。

整合资源,汇聚发展合力

作为外地游客畅游淮北的网红打卡点,“皖北川藏线”把淮北烈山东部的南庄野杏林、倒流河、榴园4A景区的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龙脊山自然风景区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蜿蜒盘旋的最美风景线。

为了整合资源,汇聚发展合力,烈山镇14个村(社区)各拿出40万元集体经济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入股联营成为合作主体。同时,烈山区对四季榴园景区核心区的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将游客中心、停车场,盛大公司投资建设的石榴大市场等资产,移交给烈山镇进行经营管理。

此外,烈山镇政府还主动靠前,做好榴园社区、华家湖社区、青谷社区的村庄规划工作,调出120余亩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解决景区项目落地土地指标问题。

de26a1f9c4206884359265dfc8f5c351_LOCAL1692668135456J0VOA1YHBG.jpg

航拍“皖北川藏线” 记者 李希蒙

“我们积极申报‘龙脊山项目专项债券’和‘乡村振兴项目专项债券’共计3.6亿元,主要实施森林防火通道、石榴大市场、石榴博物馆改造提升等项目。”烈山镇党建办主任赵雅倩告诉记者,“皖北川藏线”、安徽首个青年公园等多个网红打卡地就是专项债资金建设的成果之一。

目前,“皖北川藏线”旅游风景道已建成11.05公里,今年全线贯通后,将整体打造成主线加支线超55公里的东部山区旅游风景道。

“我们坚持‘一个漏斗向下’的原则,整合文旅、农水、财政等部门各类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文旅项目建设,解决了过去投入‘九龙治水’、资金零星分散、建设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烈山镇镇长王家祥看来,只有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注重后续管养,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专业运营,提升景区质量

四季榴园景区坐落在烈山镇榴园村内,是“皖北川藏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景区内保存有一个完整的明清石榴园,园内有数百棵石榴树,其中古树平均树龄达150年,树龄最长的达600余年,至今仍结果,极具观赏和保护价值。“榴园村石榴园及乡土建筑”现已成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古树,做好四季榴园景区的管理和招商等工作,我们招商引进了陕西沐春文化旅游公司,对景区进行管理运营。”赵雅倩说,该公司全权负责景区的运营管理、形象宣传、市场营销、经营策划和各项目标的完成。

针对景点数量不足的问题,烈山镇构建党委牵头、政府推动、公司化运作“三个互动”体系,以“皖北川藏线”为串联载体,科学设计布局景区。“通过招商的形式,对景区项目进行投资、招商,减轻了政府项目投资的负担。通过招商,我们丰富了景区春夏秋冬四季业态,目前已联合开发各类娱乐项目10余个。”淮北市禾佳景区公司总经理宋平说。

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时下正是“皖北川藏线”的旅游淡季,但去往山顶的盘山公路上,一辆辆外地牌照的轿车正缓缓前行。在“皖北川藏线”南段的观景平台上,大批游客驻足观景,并购买由当地农民酿造的石榴果汁、石榴酒和石榴盆景等特产。

“景点打造起来后,游客多了,村民种植的石榴、酿造的石榴汁和石榴酒、榴园地锅鸡等土特产就不愁销路了。”七年前,宋六龙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城市找工作,而是回到了家乡榴园社区发展石榴产业。如今宋六龙不仅是烈山镇榴园社区居委会委员,还与家人一起经营着数十亩的石榴园,“现在村里人种石榴、干农副业的收入一年十几万元,有的家里能挣到几十万元,不比外出打工差。”

走进位于山脚下的“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馆内非遗、文创、农特产品等3个展销区正展示着数十种与石榴有关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

219fca9a4f4eee72760806949461e4bf_LOCAL1692668239576Z3GEWN8ITD.jpg

“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内展品丰富 记者 李希蒙

“游客游玩结束,来到这里,可以直接购买与石榴相关的产品,带回家品尝或留念。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商直播,向外界推介我们的土特产,增加本地旅游收入的同时,还拓展了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馆长周磊说,这几年,他们深度挖掘了乡村本土文化,注册了“石榴红了”商标,初步形成了“石榴+”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所在地是烈山镇政府投资打造的石榴大市场,为了盘活该市场,带动周边无动力乐园等第三方投资文旅项目,该镇采取与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公司联营方式共同进行运营管理。

“每年年底,我们公司进行初始收益核算后,对经营性收入的20%进行抽成,并按照‘415’即40%用于保障公司运转、10%作为困难救助等公益项目、50%用于各村股东分红的比例来分配收益,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宋平称,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文旅项目建设等可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岗位100余个。

据了解,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烈山镇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景区管理公司旅游到账收入93.27万元,带动石榴产品售卖等营业收入突破280余万元。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目前淮北市烈山区11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28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烈山区通过“跨村联营、托管运营”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双提升”,打开了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3年8月22日 人民网 记者 李阔 李希蒙)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