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拓展数字农业的深度与广度

2023-08-02 16:38:09 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
-标准+

目前,全国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98%,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综合水平为33%,其中农业生产环节信息化水平则仅为18.6%。据统计,近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2.17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得益于此,数字农业试点运营实践成效显著,有效促进了各地域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农副产品高效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时效性与市场竞争力。

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8.6%,远低于工业的24.3%、服务业的45.3%。数字农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关键技术研发滞后、传感器自主水平低、便捷智能装备缺乏等诸多问题,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二、三产业,大面积生产应用环节尤其薄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赖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面支撑。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必将成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型农民骨干、新型经营主体、涉农龙头企业、行业管理部门,都将在数字农业的不断渗透与融合过程中形成相互共生共享共进的关系。因此,新时期乡村数字农业还需向深度与广度拓展,注重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着力提升乡村信息服务的精准性。保障农业数据全面及时上传至关重要。应当由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损管、检修与增补,确保连贯全面的数据积累;由各地市农业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不断完善作物生长建模;及时通过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把最先进、最适宜的农业生产技术快速传播。同时,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农业大数据试点示范县和数字农业经济示范区,前瞻性探索5G和区块链在农业农村经济生态中的应用场景。为此,应当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将农业传感器、智能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之中。

着力强化乡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农业,前置环节是利用实时传感形成在线数据流、积累历史数据记录、构建动植物生长模型。要精准化指导种养生产,最大限度发挥动植物生长潜力,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实施精准无人作业,提高智能农机覆盖率;力求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精准公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数据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通过数字农业的采集分析应用循环,把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数据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乡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实现路径。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预警和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核心功能。大数据应用要体现有预测预警的功能,同时优化投入要素结构,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分地域建设农业农村数据中心,着力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数字资源体系。建立并完善共享机制,做到既服务乡村龙头企业又便捷服务农民群众,既服务农业生产辅导又服务农产品经营。

着力推进条块结合的数据库建设。要以单品种全产业链为主线建设条状数据集,同时收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为层面的块数据;完善采集、分析、应用等数字农业三个闭环环节,形成收集数据、分析判别、形成模型、实践应用等数字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要建立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共享数据的机制,打破数据壁垒、互通有无,提高农村与农业数字资源利用效率。

着力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培育农村推进数字技术产业链是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一线从事数字农业事业的涉农企业要担负更大的社会责任,通过社会化服务业务拓展,系统开发农民生产易用、企业经营常用、市场分析好用的小型便捷设备,加快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23年8月2日《福建日报》刘朋虎 张伟利)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