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山东东营: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改革彰显新气象

2023-06-29 16:14: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
-标准+

推动城乡均等,为群众提供理念更加亲民、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的文化供给,是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过去几年,着眼于实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山东省东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点革新服务理念,从人才队伍建设、惠民活动组织、新型空间建设等方面发力,盘活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文化惠民建设工作新气象。

社会组织培育久久为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东营市垦利区文艺爱好者葛春华,如今是当地一支广场舞队伍的召集人。每逢周六和周日,她和20多位姐妹固定在垦利区的一处社区广场活动,还会定期深入其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从之前的群众文艺活动的旁观者,到如今的带头人,葛春华态度的转变,源于东营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悉心培育、引导。

过去几年,为发挥文艺骨干的“鲶鱼效应”,规范群众文艺队伍的运行管理,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社会文艺组织培育工程,引导社会文艺组织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基层文化建设,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社会文艺组织是基层文化服务的骨干力量,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基于以上认知,东营市将培育扶持社会文艺组织发展作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东营市注册登记的规模社会文艺组织有300多个,村(社区)业余文艺队伍超3000支,吸纳会员5万余人,艺术门类涵盖戏曲、综艺、舞蹈等多个门类。

如何让约束性较弱的群众文艺活动,实现科学有序管理?东营市经过深入调研,在全国率先推出“星级社会文艺团体”评定模式。东营市研究制定《东营市社会文艺团体星级评定办法》,面向全市社会文艺团体开展评星定级工作。“星级社会文艺团体”是衡量社会文艺团体素质水平、服务数量与质量的等级标志,评定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实行自主申报、综合评审制度,并形成了定期复核的动态管理机制。

惠民活动开展遍布城乡

贴心的惠民活动,不需要繁杂的形式,只要舞台接地气、内容有温度,就能得到群众认可。

2022年,东营市首届社区(村)居民文化艺术节启动,在全市城乡社区(村)组织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为群众自我展示提供平台。同时,东营市还计划评选一批年度优秀社区(村)居民文化艺术节活动项目,展示社区多元文化,增进社区文化艺术交流,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东营市利津县文艺爱好者李忠伟表示,近年来老百姓收入增加了,爱好文艺的人越来越多。东营市首届社区(村)居民文化艺术节为大家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周围的朋友都非常认可。

丰富且有内涵的文化活动,是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这两年,按照创新驱动、彰显特色的原则,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盘活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聚焦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创造性开展文化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当地持续做大做强以黄河口为主题的群众文化品牌,创意开展“黄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动、“欢乐黄河口”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舞动黄河口”广场舞普及活动。同时,对多年来深受群众欢迎的“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油地文化艺术季”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以及基层品牌文化活动提档升级、完善形式。

此外,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机制,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大众合唱节、“村晚”、社区文艺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新型空间打造以需定供

菜单式服务、订单式供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特征。

2022年,作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民生实事,东营市建设城市书房12家,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门文化空间。

顺应社会新的审美趋势与体验需求,东营市在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注重用更加年轻化、时尚前卫的理念打造提升文化阵地,增加空间设计感。

过去一年来,东营市在全市选取5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空间提升,评选10个公共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和40个公共文化建设示范村(社区),对192个数字文化广场进行维护提升,扮靓城乡文化设施。

比如,当地利用罗盖村旧址打造沉浸式剧场,在城市公园和商圈建设城市会客厅,“红韵乐安”会客厅配备了开放式国学课堂和“梦回乐安”文化体验区,在生态农场建设了融传统作坊观赏区、手工制作体验区、书院文化教育区、渤海抗战史红色展厅于一体的“城里城外疏香和苑”,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下一步,将适应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打造舒适文化空间。在城市商圈、产业园区等区域,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2023年6月29日《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