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东北八家商业银行冰城“论剑” 共谋新时代东北振兴金融之策

2023-03-16 17:16:5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
-标准+

553efd6dbf26d01a6e3cf88f1609200e_98516bd9-816a-46ac-aa1d-5948f0e3c268.jpg

与会嘉宾在“金融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担负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并对东北振兴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谋篇布局、指明方向。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龙江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当前,黑龙江省正在按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开启新时代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加快建设“六个龙江”、大力推进“八个振兴”。哈尔滨正在加快打造“七大都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的宏伟事业,需要金融坚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3月10日,由哈尔滨银行联合盛京银行、大连银行、锦州银行、吉林银行、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龙江银行、辽沈银行共同举办,哈尔滨银行承办的“金融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本次论坛全面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金融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为主题,与会人员聚焦服务东北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经济、金融领域热点话题冰城“论剑”,献计献策,共谋新时代东北振兴金融之策。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邓新权:

回归本土本源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打造“七大都市”,始终将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回归本土本源,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哈尔滨银行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导向,将自身发展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之中,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和理解,确保方向不偏、靶心不变,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倾力服务全省产业、区域、企业、民生等各领域振兴发展。

做好供应链金融大文章。哈尔滨银行聚力服务“三篇大文章”“五头五尾”全链条发展,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等新引擎,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多产品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促进现代工业新体系构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

做好科创金融大文章。哈尔滨银行建立了丰富的契合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传统产业数字升级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加强与重点院校、科技管理机构合作,融入科创企业发展生态圈,助力黑龙江省现代科创金融体系建设。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哈尔滨银行服务黑龙江省打造世界级的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服务哈尔滨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区碳谷智慧产业园等绿色产业园建设。

做好园区金融大文章。哈尔滨银行积极为数字经济产业园、生物经济产业园等园区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计划,服务哈尔滨“北科创、南制造、西临空、东物流、中服务”产业布局。成立深哈产业园支行,加大与广东、深圳等发达地区的金融同业合作,通过“省外主体融资、省内项目落地”的方式吸引国内企业入驻。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哈尔滨银行响应稳企稳岗、助企纾困政策号召,制定稳企稳岗十项措施,向中小企业提供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减免租金等服务。通过创新惠农金融产品服务、提升惠农客群服务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注入内生动力;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科技惠农金融服务体系,成为黑龙江省内服务现代农业建设及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主力军。

大连银行行长王旭:

为东北振兴铺好绿色金融“底色”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部署不断深入和细化,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作为以服务地方为主旨的城商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商行如何进一步做好绿色金融服务?要健全公司治理,这是做好绿色金融的本质要求。建立符合绿色金融发展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健全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决策机制以及相应的执行、监督机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执行能力保障,保障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能够有效支撑城商行绿色低碳金融发展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这是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动力。一方面要提升产品服务深度及广度,在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对公、零售及金融市场等不同条线在绿色低碳产品服务领域中的协同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型产品研发,创新与“碳足迹”挂钩的绿色贷款和绿色理财产品,在激励高碳企业努力减碳的基础上,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绿色投资产品。同时,加强风险管理,这是绿色金融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制定专门的绿色信贷管理办法,建立绿色企业评价体系,在客户准入、授信政策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管理,引导信贷资金向绿色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倾斜。并将金融科技手段植入绿色金融业务全流程,提升处置绿色金融业务风险的能力,降低金融风险积累。

此外,共建绿色金融生态圈,这是绿色金融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商行要加强业务绿色标准的落地,实现与国内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对接,可以将发展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等交易市场进一步融合。同时,作为一个整体,东北城商行应当抱团发展,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绿色产业联合调研、绿色项目银团贷款等方式,探索运用区块链、智能风控等技术,共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专业能力。

吉林银行副行长邢中成:

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

吉林银行围绕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地方银行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全力助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将资金重点投放在汽车及其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科创企业这四个领域,以及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

吉林银行成立于2007年,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吉林银行进入到第二次创业发展阶段,确立了“回归本源、深耕本地、服务实体、防控风险”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吉林银行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打造吉林第一零售银行、综合公司金融、特色资管银行和现代数字银行的经营战略。

在服务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上,吉林银行主要从过去的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变。发挥法人机构灵活性强、审批效率高的优势,主要利用银团贷款、债券承分销、专项债包装发行等融资服务方式,满足吉林省内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过去几年,吉林银行在银团贷款方面发展较快,特别是2022年落地银团贷款总额达到114亿元。作为牵头行或联合牵头行,为传媒、生物医药、汽车配套、医院、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铁路、文旅等项目提供银团服务,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在债券承销方面,吉林银行2022年各类债券成交金额97亿元,位列全国非上市城商行第二位。在专项债方面,吉林银行位列省内第一梯队,为吉林省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专项债的顾问服务,全年累计包装发行专项债125笔,金额186亿元,在项目谋划、包装、发行、资金使用等各环节为政府提供顾问服务。

龙江银行党委书记石玉龙:

全力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今年是黑龙江省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龙江银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紧扣产业链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良田”,服务龙江跑出振兴发展加速度。

龙江银行作为黑龙江省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创新“抵押登记+数字监控+保险增信+核心企业回购”贷款模式,打造“传统业务+创新产品”服务组合,与“五头五尾”产业链条上的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在以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传统业务支持龙煤、建龙、鸿展集团为代表的能源、制造、农业等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基础上,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创新开展贸易融资业务,通过电子保理、龙云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等业务,带动了一大批产业链中小、普惠企业发展。

龙江银行将紧紧围绕全省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积极研发适应政策要求、产业发展方向、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发展供应链金融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上精准发力,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针对“五头五尾”企业在生产、加工、收储、贸易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推广“龙保理”“龙云链”、分离式保函等贸易融资产品,深化“国内信用证+福费廷”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加强与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企业对接,搭建供应链金融业务智能信贷产品平台,加快现金管理、电子发票系统建设步伐,深度融入场景生态,从客户视角出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交易全过程提供定制化服务,综合运用金融科技精准画像,为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企业打造定制化金融服务,使金融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助企强链的“最大增量”。

盛京银行行长沈国勇: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消费日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大众消费和理财需求的迅猛增长,使得零售业务正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板块,各家银行积极推进零售业务转型,以顺应新时代的客户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与银行零售业务双向融合。

在新的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做好零售银行业务?

近几年,盛京银行加速推进零售银行战略转型,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立足全渠道、全产品、全场景、数字化、一体化的零售银行发展模式,实现了零售客户数量和发展质量的双提升。

由盛京银行全力打造的“价值,伴您美好”的零售品牌,“三全两化”的零售银行发展策略,均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针对老年、新市民、军人等客群,该行推出了“盛薪通”系列、“新盛”系列等重点产品。今年还将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客群,链接整个家庭,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全新推出权益平台,围绕客户特征和需求,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高频生态和资源生态有机结合;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深耕客户体验,实现通过金融服务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千万补贴促消费,亿元让利惠民生。在消费升级方面,盛京银行更是主动担当靠前发力,扩需求、促消费。此前,盛京银行举办了“促消费、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发布会,发布消费补贴普惠民生、融资降息惠企利民和减费让利提振信心三项举措,预计首期补贴消费2000万元,投放消费贷款和普惠贷款300亿元,主动惠民让利5亿元。

下一步,盛京银行还将重点围绕消费体验升级、消费场景升级、消费能力升级和消费环境提升四方面,全面支持消费升级。

锦州银行董事长魏学坤:

破解融资痛点 激发中小微和民营企业活力

城商行要把服务中小微企业作为主责主业,积极发挥具有经营体制灵活、决策链条短效率高、与本地市场客户联系紧密的优势。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锦州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破解中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的难点痛点,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激发中小微和民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新活力。

东北区域城商行应深耕区域市场,坚持特色化发展,抓住重点产品、行业和客群,因企而变,加大对新能源、科技制造、绿色环保、生物医药、特色文旅、乡村振兴、“三农”服务、基础民生、居民消费等领域的信贷投放,调整投放结构,从“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小巨人”中深入挖掘,发挥资源配置效能。

同时,城商行还需紧扣东北振兴主旋律,紧跟产业布局,坚持数字化发展,抓住产业园、商协会、村屯、合作社的关键场景,推进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应用“平台引流+数据分析+精准营销+外部增信+线上支用”业务模式,优化银企直连、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商票保贴、担保融通、政采贷款、票据池、电子保函等一系列产品,用好供应链业务覆盖产业整体,借助地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推动银税互动、银担合作,缓解中小微客户缺少强担保的难题,实现金融服务质效升级。针对“短小频急”的需求重心,坚持敏捷化发展,加强金融科技的投入和迭代,推动业务经营转型升级,精简流程环节,充分授权,多角度、多渠道提升服务保障效率,发挥城商行服务效率优势。

此外,东北地区商业银行之间还要加强合作,通过组建银团贷款、强化对核心企业上下游的金融信息沟通等,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依托东北陆海新通道建设,建立以银行、保险、企业、电商、园区、供应链企业等组成的物流金融联盟,畅通运输通道、物流通道、贸易通道、产业通道和金融通道,促进东北全域物流金融资源大循环,实现“物流链—产业链—金融链”的深度融合。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行长陈新哲:

精耕细作东北“三农”市场

地方银行要在乡村振兴中切实发挥作用,关键是要摸清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在产品和服务上找准发力点。东北“三农”市场主要体现为“三全”,即全产业、全链条、全主体。如果能在“三全”的基础上,辅之以金融机构的全服务,相信定会在服务“三农”领域大有作为。

全产业涵盖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既有存量市场也有增量市场,体现了东北涉农产业的特色。地方银行唯有结合本地特色,紧跟产业需求,精准施策,才能把金融服务推进到东北振兴的重点领域。

全链条涵盖种植、养殖、收购、加工、存储、批发、零售等全产业链。全链条本身延伸了“三农”的内涵与外延,链接起了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地方金融机构围绕全链条服务,推出适用于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金融产品,可以有效支持东北“三农”市场发展。

全主体涵盖活跃在县域及乡村实体经济领域的各类经营主体。研究这些不同类别的客户需求,推出满足不同经营主体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是地方银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耕“三农”市场一个重要的经营取向。只要把市场细分做实做精做细,主动对接全主体客户,地方银行就能够筛选出重点服务对象,在助力东北振兴中找准自己的机构定位。

在此基础上,地方银行还应研究推行全服务,用更好的客户体验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如果说全产业、全链条、全主体偏向于市场端研究,那全服务则更偏向于金融机构的供给端政策谋划,着力点应放在多方协同的“金融+”服务上。实践中,地方银行应强化与金融同业协同,注重跟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基金公司等同业合作,形成支持乡村振兴合力;强化与政府协同,主动对接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息等资源,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强化与企业协同,积极与经营主体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形成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辽沈银行副行长李天宏: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专注于产业链上特定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来源。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是事关东北振兴的重大问题。

城商行作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需要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扬长避短,充分释放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度研判分析并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为此,城商行应推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扶持等,完善银保共担风险机制,调整信用担保比例。明确担保机构的职责范围、违约责任和代偿条件等。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全方位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准画像,积极探索实控人、核心管理或技术人员保证担保,应收账款或收益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缓释措施,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

同时,城商行需积极推动通过投行、金融市场等业务板块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开发债券品种,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更多中长期融资。深化“债权+股权”的“投贷联动”跨界模式,鼓励提供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相符合的跨周期、多元化、结构化的融资支持。

此外,城商行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融资主体,需要以精细化信贷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应在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开放、优化金融生态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与发达地区法人机构、理财、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东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综合化的融资方案。

(2023年3月16日《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丽平 图/文)

编辑:张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