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探索多种治理融合新机制 形成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农村城镇化发展创新治理的东阳“花园方案”

2022-12-30 10:14:52 来源:《法制文萃报》
分享:
-标准+

浙江金华东阳,歌山画水,婺之望县,孕育了一个传奇的村庄——花园村,其虽地处乡村,却更像一座都市。

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是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培育试点

沿浙江217省道,《法制文萃报》记者近日驱车进入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3.5公里的红木文化长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金碧辉煌,迎接着五湖四海的宾朋。

40多年前,这个村庄的人口只有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没有公路、没有电,用水困难,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如今,周边18个村先后并入花园村,村域面积达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万,2021年该村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6万元。

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由“村”变“城”,花园村是如何实现蝶变的?有何治理实践?

花园联合党委书记、花园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花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邵钦祥告诉记者,就乡村善治而言,花园村最大的贡献在于为“农村都市的有效治理”提供了花园方案,即坚持跟着党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村委负责、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形成原村民与新村民、村民与居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促进现代城市管理方式与传统乡村治理经验的深度融合。

并村先并心

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动摇

走在花园大道上,记者看到“中国农村第一城”的招牌熠熠夺目,再往里走,四通八达的主干道上,红绿灯不断闪烁;大型商场、高层住宅等一应俱全;以花园集团为核心,生物医药、新材料、红木家具等产业欣欣向荣;村中央游乐场里的摩天轮在不停旋转……

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无不昭示着这里已然是一座城。

88米高的摩天轮是花园村标志性建筑

“千百年来,进城一直是农村人的梦想,花园村让每个村民梦想成真。”邵钦祥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在他的带领下,“草棚泥房穷人家”的花园村实现了蜕变。

在邵钦祥看来,村与城之间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差距无非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1986年,邵钦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依托花园集团投资,带领村民修路、造房、建市场,着手将花园村打造成一座城。

2004年10月和2017年3月,东阳市委、市政府两次决定对部分行政区进行调整,将18个村并入花园村,希望通过“先富带后富 强村帮弱村”的方式,做大花园模式,做强花园样本。

可并村并非简单叠加。花园人曾面临“成长的烦恼”:老花园村民人均年收入“遥遥领先”,担心自身利益受损;新花园人则担心沦为“二等村民”,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该如何使19个村融为一家,让村民凝心聚力?

花园村领导班子经过充分调研,提出“并村先并心”的理念,实施“一分五统”的管理办法。“一分”即村企分开,花园集团与花园村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独立;“五统”即财务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庄统一规划建设。

“推进乡村善治,关键在党的领导。”邵钦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党员,直接与近6亿农民群众打交道,这是乡村善治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花园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两次并村后,花园村党委把原先花园村和18个新并入村的党员重新整合到下设的6个支部,实行“以老带新、强弱连带”,有效杜绝了党组织内部的徇私舞弊和拉帮结派现象,实现了思想融合、班子融合、管理融合。

为了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花园村坚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教育理念,以专门成立的花园党校为阵地,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党员学习,每个月开一次党员会议,还邀请专家、教授到花园村授课,实现党建提档升级。

与此同时,花园村还全力开展干部队伍建设。目前,花园村多数领导由“能人”兼任,不拿村里一分钱;少数干部由全职“管理者”专任;一线工作人员由年轻、专业的专职人员承担服务工作。

在花园村党委的领导下,新老花园人实现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并享有31项福利:老年人有高龄补贴,大学生有奖学金且回乡创业有创业基金,村民看病自费部分村里支付一半,村内开通免费公交车,村民子女实行上学16年免费教育制,每人每月发放油米蛋肉等。

创新多元形式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治理也取得新成效:40多年来,花园村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选举不拉票、村民零上访”。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郁建兴分析,这一切主要得益于花园村大视野运筹,大手笔推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该村牢牢坚持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整合多种资源,协同多方主体,创新多元形式,实现乡村“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的嬗变。

如何开展自治?据花园联合党委副书记金光强介绍,在花园村,村干部经由民主公开选举产生,村务实行严格的公开制度,凡涉及村庄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均由党委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决定。并村后,花园村探索“村-小区”二级治理机制,将19个村改组为“小区”,在村党委统一领导下,小区分头进行日常管理,实现统一决策与分头执行的有机结合。

随着大量外来人员涌入花园村,劳动争议纠纷与日俱增,花园村为此作出硬性规定:党员干部办事必须坚持“奉献、公平、公正、公开”;若党员干部与普通村民吵架,首先受到处理的是党员干部;若村民与外来务工者发生争执,首先受到批评的是村民。

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改革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花园村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生态公约》《村民道德公约》,对尊老爱幼等优秀文化传统和建设规划等现代秩序各领域进行规定,作为先进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等荣誉评定的依据,并与31项福利的发放挂钩,以此约束村民自觉遵守。

除了乡村自治外,花园村还有一套城市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该村践行“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在村大楼便民服务中心,有17个窗口,可办理600多项事项,村民办事可以实现一般不出村。

2020年6月28日,全国首个村级市政管理委员会在花园村挂牌成立,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规划建设管理处、电气管理处、供水管理处、绿化管理处、环境卫生管理处、督查处7个部门,工作人员从全体村民中选拔担任。此举也是花园村建设“村域小城市”的创新举措之一,管理依托村民自治是村与镇之间的明显区别。

两年来,每天早上8点,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楼惠训都会准时坐在办公室,处理村里环境卫生相关的事务。“市政管理委员会是花园村城市化建设的‘大管家’。”楼惠训说,管委会的设立有利于各部门联动,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其运作模式,补齐了村民自治中的短板,实现了管理整体化、规范化、现代化。

加强法治建设,是花园村开展乡村治理的另一个特色。在全国普法办公布的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单中,花园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成功入选。

花园村善治文化广场

记者在该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看到,其构成元素主要包括省“千万工程”展示馆、花园党群服务中心、花园矛盾调解中心等,并在法治大楼、善治文化广场、剧院、红木家具市场、露天舞池、吉祥湖等融入法治元素,通过“法治一条街”将这些元素串联起来,建成系列组合的普法宣传阵地,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据花园村治安管理相关负责人黄跃平介绍,花园村联合南马法庭、东阳市司法局等部门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外来人口工作领导小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等,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队伍,依法维护社会治安、执行巡逻任务、调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

此外,为规范管理,花园村每年投入上百万元,成立由2名法律硕士、4名法律专业本科生、10名常驻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事务部,负责村内各类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3天内无法解决的棘手事项,移交至法律事务部研究,如研究发现存在违法犯罪则移交公检法部门,依法处理。

“我们将以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单为契机,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用法治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邵钦祥说。

开展乡村治理,离不开文化的力量。花园村通过培育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花园精神”,强健乡风文明“软实力”,对优秀干部、优秀村民、新乡贤等给予表彰奖励,传递道德正能量,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花园村联防队

“精神富有、文化兴盛,才是乡村振兴之魂。花园村拥有党群服务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民俗馆、花园报、艺术团,编撰《花园村志》《花园村民读本》,传唱《花园之歌》,形成提振人心的‘花园文化’,春风化雨般浸润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聘担任中国农村博物馆馆长的著名“三农”学者段应碧说道。

创新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乡村新样板

“扫一扫‘花园码’,不但可以实时了解村里的动态信息,而且还能随时出租闲置房屋、销售农产品,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村务办理、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事务。”花园村民陈玲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花园码”。

陈玲所说的“花园码”,是花园村专属的二维码,村民可以在码上办事,管理者可以在码上办公,游客可以在码上消费。“户主、外来务工人员、游客等不同群体扫‘花园码’获取的信息各不相同。例如,户主可以修改房屋信息,外来务工人员可以了解租房信息,游客则能了解附近吃喝玩乐的信息。”陈玲介绍道。

“智慧花园”综合指挥中心

记者了解到,花园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人、房、物、事、情、组织”等信息形成“花园码”,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提升花园村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水平。此举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到户难的问题,全村不仅可以通过“花园码”进行线上管理,还能做到数据关联到户,服务下沉到户。

实际上,“花园码”是花园村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数字化改革目前在浙江省全面推开,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花园村在一马当先走在前列。2020年7月,花园村与华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中国移动建设全感知、全链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花园”项目,成为华为在全国乡村智慧园区布局的首个客户,致力打造全国智慧乡村示范样板。

如今,花园村“智慧花园”项目已完成了“智慧党建、阳光村务、共治共享、花园码、随手拍、微心愿、村友圈、福利卡、生活服务”等应用开发与测试,“浙里花园”App成功上架各大应用商店,部分功能还入驻了“浙里办”平台,极大方便了花园村民和员工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购物等需求。

“智慧花园”综合指挥中心位于花园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走进后看到,一面宽11.55米、高3.42米、面积达39.5平方米的曲面大屏幕前,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工作着。据花园村数据中心主任蒋伟峰介绍,该中心是花园村的“乡村大脑”,采用先进的三维GIS数字孪生技术,集治安防控、应急指挥、精细化管理、乡村大数据、事件派发处置、综合态势监测等多种应用于一体。

“通过‘智慧花园’项目,花园村化零为整,将公安、医保、交通等10多个部门数据纳入平台,并整合、挖掘用户现有数据资源,设有智慧安防、智慧卫生、资产可视化、应急调度、智慧交通等服务平台。”蒋伟峰说,花园村的主要道路、居住区、商业区,一旦出现道路堵塞、违法停车、树木倾斜、垃圾桶满溢等情况,信息就会第一时间传回‘智慧花园’综合指挥中心,并由指挥中心落实专人负责整改。

网格员正在扫花园码

记者登录“浙里花园”App看到,其不仅有实时公交功能,还有智慧党建、便民办事、阳光村务、生活服务等多项便民措施。

花园村民张海林经常通过“浙里花园”App查看实时公交,准确得知下一班公交车到站的时间点,“这样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也不用担心错过村里的免费公交车”。

张海林介绍,“浙里花园”App不仅让村民办事情更加便捷,还能解决村民吃喝玩乐等各方面的事情。村民都有自己的花园电子账户,村里每个月发放的油米蛋肉生活福利等都会定期打入这个账户,日常交水电煤气费或者消费买单,他们都可以用这个电子账户付款。

依托“智慧花园”,花园村化繁为简,对接村务线上办理流程,建立高效便捷、传播面广、互动性强的村务公开网络平台,使村民在教育、医疗、交通、文化、休闲、养老、福利、就业、住房、物业等场景实现智慧化应用。

“无论是交通事故、路灯故障,还是农业生产智慧化,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智慧花园’平台上得到直观呈现,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花园集团信息管理部部长诸葛琰说。

受访专家评价花园村的“智慧花园”项目,称其让村民福利电子化、移动化,促进消费内循环,激发内生动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动态化,破解人、房、业等基础数据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难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走访群众、服务群众,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纠纷隐患;共治共享事项清单,重塑管理与服务模式,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和动能,促进乡村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将让花园村更加智慧。”花园村党委副书记邵徐君介绍道,未来花园村将着力于整体项目的业务框架建设及智慧党建、阳光村务、随手拍、智慧文旅、智慧安防、智能路灯、支付平台等应用的前后端开发,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化改革进程、构建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新局面、擦亮共同富裕底色贡献一分力量。

(2022年12月29日《法制文萃报》记者 章兴成 通讯员 王江红)

编辑:张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