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数读】大学生花高价上补习班,值得吗?

2025-10-10 14:40:28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标准+

引言

回想起自己的求学之路,你是否发现,“补习班”贯穿始终?小学时,“开拓眼界、陶冶情操”是家长的普遍期许,于是琴棋书画兴趣班填满了每个周末;中学铃声一响,犹如发枪指令,大家铆足了劲儿向升学终点狂奔,各种文理科补习班成为了生活日常;高考结束,本以为能喘口气,却又被补习机构一句话——“英语四六级是底线,追求高绩点,争取保研、力争好工作才是目标”,拉回到熟悉的补习轨道……

继“小升初补习班”“初高中衔接班”之后,“高中大学衔接班”悄然兴起,“好的分数是成功的保障,大学生更需要补习”的论调甚嚣尘上。面对内卷之下的“大学生补习”热潮,疑问也随之出现:此类补习班真的物有所值吗?

“高大衔接班”背后的“生意经”

高考落幕,学生们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捂热,新一轮的“战斗”就已经打响。

北京市海淀区国际财经中心的某补习机构内,一群准大学生们眉头紧锁,埋头苦学着英语四六级、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课程。为了在大学阶段抢占先机,不少学生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一时间,便一头扎进了“高大衔接班”。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高考报名人数显著攀升,从940万增至2025年的1335万。在这些数字背后,有的教育机构已经嗅到商机,将目光投向大学生群体,喊起了“想成功就必须快人一步”的口号,目的是制造焦虑,从而撬动潜在的市场需求。

“大学期间分数很重要,想要今后有好的发展,必须早做打算”。该机构的一位负责咨询接待的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想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还是考研、保研,学生们都需要提前规划,努力把各项成绩往高“拔”。

“有些考入985、211大学的学生已经开始‘卷’了,他们从高考之后就在提前学习英语四六级和部分大学课程”。为了让前来咨询的学生报名“高大衔接班”,该工作人员补充道:“大学基本是没人管的状态,学生们容易懒散。但是时间不等人,大学生涯转瞬即逝,不仅要‘卷’成绩,还要考虑毕业后的出路。不管是直接就业,还是攻读研究生,一定要努力提高英语四六级以及专业课成绩,所以参加补习班是十分有必要的。”

除升学、就业压力外,《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也指出,8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感到焦虑,这一情绪从孩子升学到大学阶段同样存在,补习机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更不能停止补习”的说法也就似乎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数据来源:《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 注:图中图标为AI生成)

针对补习机构制造焦虑、鼓吹大学“唯分数论”的做法,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赵益晟认为,此做法对大学生可能造成多方面伤害。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学生为“刷”绩点压缩睡眠、放弃爱好,一旦分数不理想便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若大学生只专注应试,容易成为“高分低能”——专业课分数高却不会做实验,英语四六级考出高分却不敢开口交流的情况确有存在;从价值观塑造的角度看,有人为提高分数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甚至“走偏门”,容易催生功利心态,这偏离了大学“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目标,长期来看还会削弱学生的抗压与创新能力。

补习模式花样繁多价格不菲

对于补习机构而言,“高大衔接班”只是一个起点,能让学生们持续掏钱补习才是其真正目的。

从定制VIP课程、一对一专项教学,到小班大班教学,多样的授课模式可供选择;课后专属定制作业、专业老师线上线下答疑解惑,贴心服务应有尽有。同样与之对应的,是高昂的补习费用。

以英语四六级为例,该补习机构的收费颇具代表性。拿其推出的“定制VIP课程”与“普通VIP课程”来说,单价分别为1300元/小时、900元/小时,且最低购买标准是10小时,每节课时常为2小时。为吸引学生购买更多课时,该机构还制定了优惠政策,例如购买50小时的“定制VIP课程”,总价为52500元(1050元/小时),而购买80小时,总价为76000元,单价可优惠至950元/小时。

对于没接触过英语四六级,或者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负责接待咨询的工作人员建议其购买几十个小时甚至更多,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工作人员则表示可以选择班课。但是据一些已经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反馈,依靠自身学习和系统训练,完全可以达到通过考试的水平。

除了四六级,专业课同样可以“量身定制”。“现如今保研或者考研人数众多,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专业课成绩是十分重要的”,该工作人员介绍,机构的专业课师资均为在校研究生,由于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学生只需告诉机构院校及专业,机构便会联系相应的研究生“辅导老师”,为其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一站式”专业课辅导。

(数据来源:教育部)

在课时分配及使用上,规则也很宽松。学生购买的课时不仅局限于四六级单一项目,还可供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或其他学科交叉使用。

总而言之,不管是英语四六级、必修课,还是大学专业课,只要学生肯掏钱,补习机构都能提供相应的服务。

当被问及若学生未能通过考试可否退费时,该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如果学生在接受辅导的基础上未能通过考试,机构可以赠送大班课或直播线上课。

补课费用价值不菲,消费者要维护好自身权益。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建议,消费者要查看合同约定,仔细审查与补习机构签订的合同,看其中是否有关于培训效果、退费条件等明确条款。若机构未履行合同约定,消费者可依据合同条款要求机构承担违约责任,如退还部分或全部培训费用。

理性看待大学补习班

针对“大学生补习班”这一话题,舆论展开讨论。一方认为,补习机构是“焦虑制造者”,其放大学生焦虑情绪,本质是为了敛财,同时高昂的补习费用也加重了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大学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看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则表示,“大学补习班”也并非不可取,是否选择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判断。

(数据来源:选取知乎话题“培训机构推出‘高大衔接班’,为大一新生补习大学知识,暑假补课真能‘赢在大学起跑线’吗?”下的172个回答,做分词及归一化处理,进行分词后将热度最高的词语规定为100)

“这类培训班需辩证看待”,赵益晟认为,无论是“高大衔接班”还是大学生补习班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其合理之处在于,能帮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前适应大学课程,避免入学后产生落差;优质四六级补习班可提供系统解题方法,研究生“导师”还能分享专业课重点、社团选择等实用经验。但大学补习班所引发的问题也很突出,不少补习机构借焦虑营销定高价,课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此外,部分研究生“导师”仅靠学历上岗,缺乏指导能力,虽然校方通常不禁止合理兼职,但会设红线,如高校手册规定“不得影响学业”,违规者可能被约谈警告。对此,赵益晟建议学生先明确自身需求,别盲目跟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报班更关键。

为保证学生在学业上不掉队,各大高校也在努力。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扬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为大一新生提供免费的大学数学衔接课程。今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大学数学和大学英语衔接课程,要求所有今年入学、教学计划中含有相应课程的新生,必须在8月18日至正式入学前完成指定内容的学习。

大学绝不是“唯分数论”,全面发展是关键。赵益晟说:“大学生除追求分数外,更要注重全面发展。学业上,学生应摆脱应试教育思维,要将理论融入实践,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用所学专业理论分析现实、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及专业实习、参与支教或社团管理,在做事中培养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上,通过辩论赛、课堂发言提升沟通能力,练就“会说话、会表达”的本领;培养绘画、运动等爱好,保持规律作息,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最终成长为有专业、有能力、有人格的人。”

舆情分析师 刘思源 袁书扬(实习) 韩嘉骏(实习)

编辑:靳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