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每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政策公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不同群体如何看待育儿补贴?该政策释放了什么信号?下一步该如何落实?请跟随小编一起去探究。
育儿补贴来了
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也就是说,无论家中是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领育儿补贴。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方案一经发出,便迅速聚拢各方目光。“#发放育儿补贴#”“#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发布#”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均突破1.2亿。“您家孩子是否符合申领要求”“您家孩子‘挣’到3600元了吗”更成为了宝妈宝爸们日常寒暄的新内容。

(数据来源:微博)
对相关舆论进行分析发现,有网民认为,国家出台育儿补贴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有娃家庭减轻养育负担。有网民从实际生活出发,表示3600元可以帮助其解决日常养娃部分开销,例如孩子上幼儿园的部分费用、奶粉钱等。未婚未育或者已婚未育的群体也表示,国家出台的政策和福利定会对生育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对于年轻人来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启一段幸福的婚姻、享受国家的福利政策保障,正是他们所期许的。

(数据来源:选取哔哩哔哩中,与育儿补贴有关的两则视频下的1575条一级评论,做分词及归一化处理,进行分词后将热度最高的词语规定为100,并举例)
关于育儿补贴,听听他们怎么说
未婚未育群体:听说过育儿补贴,对未来抱有期待
对于未婚未育群体而言,育儿补贴是一种未来利好。
当北京市某高校大四学生小张被问及是否了解育儿补贴政策时,他表示:“我听说过育儿补贴,这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结合自身即将毕业的处境,他接着说:“我马上就要踏入社会了,计划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再寻找心仪的另一半。”对于育儿补贴的价值,小张表示认可:“育儿补贴绝对是一件好事,如果今后我的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那么育儿补贴对我来说就不是虚无缥缈的话题。”
不仅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一些未婚未育的上班族也认可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是一项利好措施。对他们而言,努力在工作中更进一步,再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届时顺势享受育儿补贴,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已婚未育群体:乐观看待育儿补贴,政策获积极响应
已婚未育群体根据自己的生育节奏和现实考量,对育儿补贴持乐观态度。
作为一名已婚人士,家住河北省承德市的孙先生对是否要孩子持观望态度,他坦言:“我目前没有要孩子的打算。不过,育儿补贴释放了正向积极的信号,要是后续有相应的优惠普惠政策或者措施,我的想法可能会有所改观。”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廖女士,则已经将生育计划提上了日程。“3600元的补贴可以领三年,算下来一共是10800元,其实也不少了。”她说:“都说养孩子难,但是我们小两口并不这么认为,我觉着从孩子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现在国家又推出了育儿补贴,这种‘投资于人’的理念值得点赞。”
已婚已育群体:育儿补贴是利好,养娃其实有乐趣
相比之下,已婚已育群体对育儿补贴的感受更为直接。
“我家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我准备领取育儿补贴。有人说育儿补贴没用,我的看法却有所不同。”针对网络上“育儿补贴对有娃家庭起不到实际作用”的说法,杭州市的武先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育儿补贴,起码可以覆盖辅食、奶粉、纸尿裤等婴幼儿日常用品的部分开销。要是没有3600元的补贴,这些钱不还得从自己的腰包掏吗?”

(数据来源:淘宝 注:所选产品均为8月13日前销量最高;婴幼儿产品标识均由AI生成)
“都说养娃难养娃累,我也并不赞同。总有人把孩子比作‘吞金兽’,其实没有这么夸张。养孩子并不贵,也不难,其中的乐趣相信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同时,他也畅想道:“育儿补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对于我们家来说也是切切实实的帮助,期待后续还能有更多更普惠的政策。”
育儿补贴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专家呼吁进一步优化加强
“从不同层面来看,2025年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在谈及育儿补贴政策时表示,从法律层面上看,这一政策进一步落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关于建立生育支持措施的要求,体现了法律对生育保障的细化与延伸。法律保障不再仅仅停留在生育权利本身,而是深入到家庭生育养育成本的分担层面,通过财政补贴这一合法合规的方式,赋予了育儿家庭更多的经济支持权利,是对生育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与补充,彰显了国家在法律框架内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心与行动。从社会层面而言,育儿补贴政策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人口结构问题。它向社会传递出鼓励生育、重视家庭养育责任的强烈信号,有助于重塑社会生育观念,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以往社会中存在生育成本高导致民众生育意愿低的问题,该政策的出台是对这一现实困境的直接回应,让民众看到社会对家庭生育的支持,增强民众对生育的信心,从而促进社会人口结构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随着育儿补贴政策的落地实施,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对此,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旻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指出,随着政策的启动实施,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群众能够及时、便利地享有政策福利。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制度完善、配套支持、执行监督等综合举措,确保政策平稳落地。加强困难群体倾斜政策,此外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可以把经济补贴制度向前延伸到孕产期,向后扩展到托育、幼儿园保育、住房补贴等等,也可将经济补贴和其他的民生政策服务相衔接。未来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体系,推动补贴政策发挥更大的效果。
舆情分析师 刘思源 袁书扬(实习) 韩嘉骏(实习)
编辑:靳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