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舆观察】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专门立法亟待提上日程

2024-05-24 14:45:4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标准+

近年来,网络虚拟财产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逐渐扩大、应用日益普及,如微信账号、游戏账号、多样化虚拟货币等,由此引发的纠纷争议也不断出现。业界指出,民法典对虚拟财产保护作出规定,但这一原则性规定在解决具体争议时无法作为直接依据。应加快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专门立法,填补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

舆论指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不足,监管尚未完善。

一方面,现有规范保护不足。《科技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注意到,2021年正式施行的民法典第127条明确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多位专家指出,尽管民法典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但这一规定属于概括式、宣示性的立法模式,在解决具体争议时,还无法作为直接依据。《北京商报》文章还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没有对网民虚拟财产相关权益作出规定,网民对指代其虚拟财产的数据权利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九项消费者权利中的任何一项。另一方面,法律监管有待完善。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认为,当前网络虚拟财产市场缺乏有力度的监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虚拟财产的立法和监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时报》文章也称,当前我国针对虚拟财产的监管还不够完善,存在价值认定困难等问题。

对此,业界建议加快专门立法,推动虚拟财产保护走上法治轨道。

一是加快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专门立法。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尽快将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法列入立法规划,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与范围,清晰界定网络虚拟财产领域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促进产业安全稳定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出台“先行先试”的法规政策,率先制定具有本地特点的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韬也建议,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专门立法,进一步明确虚拟财产的保护范围,确定权利所有人、权利范围、权利的行使及侵权保护等内容。

二是尽量统一虚拟财产司法保护模式。《学习时报》文章称,由于法律未对虚拟财产进行明确定性,司法实践中面临适用法律关系和规则不一致、虚拟财产估价困难等问题。在专门立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司法机关要总结吸收相关典型案例的裁判规则,为类案的处理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发布司法解释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涉及虚拟财产纠纷处理的法律程序与救济途径,明确不同类型虚拟财产案件所适用的规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明确证据规则适用原则,从而起到“填补规则”的作用。

参考链接:

网络虚拟财产监管难在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259073643024817&wfr=spider&for=pc

虚拟财产保护规则需进一步细化

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5/03/nw.D110000xxsb_20230503_3-A3.htm

虚拟财产,如何得到有形保护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3-02/18/c_1129375372.htm

专家建议制定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法填补法律监管真空地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433481811256775&wfr=spider&for=pc

虚拟财产权利不“虚”,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831897838494065&wfr=spider&for=pc

网络虚拟财产处于法律监管真空地带,委员建议提速立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220850430218047&wfr=spider&for=pc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策划统筹:付萌 

分析师:耿梦然

新媒体编辑:李静


编辑:靳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