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歌曲《罗刹海市》网络传播现象研究

2023-09-05 16:29:29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享:
-标准+

编者按

近期,音乐人刀郎发布新歌《罗刹海市》。这首歌歌词取材于《聊斋志异》同名小说,其中国化曲风和讽刺意味十足的意境与此前刀郎通俗朴实的个人风格形成强烈对比,迅速引发网民共鸣,在国内外舆论场形成网络热潮。同时,在此过程中伴随出现的网络暴力、群体狂欢等非理性行为,给网络空间稳定造成冲击。法治网舆情中心旨在通过梳理这一舆论现象及其背后的传播机制,并提示其中衍生的法律风险或隐患。

舆情事件

7月19日,知名音乐人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正式发行,其中一首歌曲《罗刹海市》,因其歌词直接化用《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一篇,具有极强的讽刺和象征意义,在网络上迅速引发热议。不少网民对该歌曲的歌词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对照着《聊斋志异》原文作出不同版本的解读。尤其歌词中“未曾开言先转腚”“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等多句被网民认为意有所指,有人关联该歌手早期的从业经历,认为该内容是在影射其在娱乐圈内被否定和打压的经历,进而将此歌视为对乐坛的一次“讽刺”或“复仇”。虽然有声音认为该说法属于“过度解读”,但仍有大量网民出于正义在多名乐坛同行的社交媒体下留言评论,导致音乐人自媒体评论区“沦陷”,其中还出现不少诽谤性言论,具有明显的网络暴力特征。

(《罗刹海市》部分歌词)

对此,有媒体发文警醒,如红网认为“《罗刹海市》不应成为网暴‘护身符’”,提示网民将讨论限于艺术评论范畴,勿曲解创作者原意。极目新闻也表示将歌曲解读为抨击某些个人,是对作品意义的窄化。有舆论从现实角度对歌词作出引申,认为歌词表达了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和鞭挞。台湾媒体《联合报》表示,《罗刹海市》歌词“映射了当前的台湾”,四处是乱象、假象。还有网民将歌词内容套用在对美国西方国际关系的解读上,解读思路丰富多样。

除了关注歌词的“弦外之音”,一些讨论进一步剖析《罗刹海市》走红的原因,如环球网和红星新闻都认为这首歌受欢迎的关键是“对于虚伪、荒诞、价值颠倒的批评和嘲讽”,代表了网民共同的情绪。还有部分法律专业人士聚焦舆情中的涉法风险,如针对《罗刹海市》中舆论广泛用以调侃和嘲讽的争议性歌词是否构成了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有律师认为这主要取决于该歌曲是否对他人构成实质性伤害,还有律师表示借歌词进行言论攻击的网民很可能会因此承担侵权责任。

在此起彼伏的讨论浪潮中,《罗刹海市》的网络热度不断走高,抖音《罗刹海市》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100亿次,微博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5亿人次。该歌曲在国际层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不仅获得法广、德国之声、《联合早报》《星州日报》等多家外媒的报道,其在YouTube上也有多条二创视频突破百万播放量。而对于此次风波,歌手本人始终未出面发声,仅有其经纪方在7月29日表态称不会对此作出公开回应。

截至8月17日12时,以“罗刹海市”为关键词的全舆论场信息总量为797万余条,其中媒体报道及客户端文章近166万余篇,微博条数49万余条,微信公众号文章53722篇,相关视频超575万个,成为近期难得一见的现象级文化事件和传播事件。

传播特征

《罗刹海市》歌曲的爆火,主要体现在跨平台传播、内容再创作、多专业解读三个方面。

1. 从音乐到社交:跨平台纵深传播

《罗刹海市》走红的第一步可以说是借力网民的自发传播实现体量上的积累,全方位占据大众视野。首先是横向的跨平台扩散。《罗刹海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单一平台,而是遍布微博、抖音、知乎等多个社交媒体,“罗刹海市”更是作为关键词登上了各个平台的热搜榜单,不仅呈现出全平台发力的趋势,也实现了核心议题的共通和串联。其次是纵向的议题延伸。在不同平台,网民都能找到对应的切入视角,并作出相应延伸。如微博网民关注事件进展和各方评价,抖音网民开展“二创”“玩梗”,知乎用户深入剖析歌曲创作背景,纵向扩展了作品内核。歌曲在传播广度和讨论深度上不断被拓宽,尽可能多地覆盖到互联网人群,为歌曲成为全平台爆款奠定传播基础。

2. 从内涵到外延:大量二创内容浮现

《罗刹海市》除了歌曲本身颇受欢迎外,以该作品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的内容也在各个平台收获了大量关注。二创内容主要是对歌曲内涵和外延的深挖和创新。内涵方面,就是对歌词隐喻的多版本解读,小到私人恩怨,大到国际关系,不同身份、不同视角的网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观点碰撞、立场表达,参与热情因此高涨。外延方面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如各种翻唱视频,影视作品剪辑、名人对嘴演唱、自制mv动画等,一些质量高的二创内容还充当了《罗刹海市》传播的重要节点,不断开辟新的创作方向,延续着歌曲热度。同时,抖音还发起了以《罗刹海市》中若干句歌词为主题的“罗刹海市清洁大赛”视频拍摄挑战,造势传播,吸引更多网民下场参与。此外,在二创过程中,歌词被进一步提炼,诸如“又鸟”“马户”等讽刺意味更强的字词经网民恶搞后成“网络热梗”,在模因机制的带动下转化为新的“爆点”。

3. 从“圈内”到“圈外”:多专业参与解读

《罗刹海市》“爆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破圈”的过程。首先,在专业领域层面,《罗刹海市》歌词内容晦涩难懂,涉及文言文、中药、哲学、历史等内容,将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网民牢牢锁定,引发各类人群的关注评读。其次,歌曲还突破了国家圈层,民族风格突出的曲调和中文特有的高语境表达相结合,推动其在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华人圈受到广泛欢迎,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帮助其在国际受众范围内引发共鸣。最后,《罗刹海市》还突破了文化圈层,由于歌词留白很多,很多听众会对歌词隐喻做出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解读,形成“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这也使得该歌曲在YouTube这一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一定市场,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民的奇妙共情。而歌曲在国际层面的正向反馈又反哺其在国内的传播,舆情热度经久不退。

舆情解析

1. 明星效应带动舆情扩散

《罗刹海市》之所以可以引发全网关注,与明星群体的参与息息相关。此次事件中,明星效应在舆情传播扩散的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助推了舆情热度抬升。首先,该歌曲的原创者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此次创作与其过往风格差异较大,突破了观众既有的形象认知,这种反差会直接勾起网民的好奇心,吸引其入场围观。之后在解读歌词的过程中,作者与其他艺人的恩怨再度被提及,隐晦的贬损和“复仇”的快感激起了网民的“吃瓜”兴趣,抖音用户甚至自发以“战况”和“捷报”的方式密切关注和播报相关艺人收到的恶评数量,这种“冲榜仪式”让围观者的参与热情再度高涨。此外,还有多名圈内艺人也对《罗刹海市》发表了看法,或力挺、或批判的立场也影响了自身粉丝对于歌曲的态度。演艺圈内的话题讨论热度持续外溢,推动舆情最终突破圈层,完成第一重传播。

2. 隐喻表达留下解码空间

文艺作品的生命力除了来自作品本身,更是源于二次创作、二次传播所释放的长尾效应,这在《罗刹海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公众眼中,《罗刹海市》最值得玩味和考究的就是歌词部分。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等内容含量丰富的作品来讲,歌曲所能容纳的文本空间较小,但《罗刹海市》歌词的“符号化”属性明显,这也使得该高度浓缩的符号叙事在经过解构后,产生了丰富的意义内涵,刀郎在歌曲发布后并未对内容进行正面解释,这种留白就是将阐释的主动权交付受众,促使网民可以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对歌词表征进行个体化解读。而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这种个人理解大多会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表达,不同的观点交流对撞也构成了歌曲内容再发酵的过程。舆论场活力被充分激发,进而为歌曲添加更丰富的意义注解,促成二创反哺作品的良性循环。

3. 现实投射引发群体共鸣

《罗刹海市》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单一的文艺作品变成受到大量网民追捧的传播现象,主要是得益于底层情感共鸣的力量。网民大规模地对这首歌的歌词进行解读、索引、臆测,并逐步衍生出与现实人情社会挂钩的各种故事,戳中了大众的情绪点。每个围观者都可以在歌词中找到自己的个体境遇,使得歌词中所讲述的故事不只是局限于特定群体的小范围倾诉,而是跨越了文化圈区,代表了主流话语遮蔽的“草根”群体的心声,即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民意”。《罗刹海市》对现实社会中一些共性“痛点”的大胆揭露和激励批判,成为它撬动舆论狂欢的“价值点”。作为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公众认可《罗刹海市》是在帮助自己发声,体会到“被理解”“被看到”的感觉,这种共情也带动舆论情绪随之宣泄,构成了去中心、去权威、去等级化的媒体狂欢场域,让普通网民成为这次舆论浪潮的主角。

4. 自媒体无良炒作搅乱舆论场

在此次《罗刹海市》的传播过程中,各平台的自媒体表现得尤为活跃,他们一方面从不同的视角对歌曲进行解读,发表看法和感悟,扩充歌曲讨论空间,另一方面也为迎合网民的狂欢情绪,获得更多的流量炮制虚假信息吸引眼球,将舆论热度不断推至新的高点。如有自媒体声称“《罗刹海市》全球播放量突破80亿次,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虽然吉尼斯官方出面辟谣,但是自媒体公布的播放量数据依旧一路上涨。此外,网上还盛传一则视频显示德国一女议员喜欢该歌曲,后经证实内容为假。自媒体肆意“口嗨”,刺激部分网民的民族情绪和盲目的文化优越感高涨,使其更深地卷入这场网络狂欢之中。而“刀郎被娱乐圈封杀”“刀郎发文回应”等谣言更是加剧了舆论对立,诱使舆论情绪滑向非理性边缘。

舆情点评

《罗刹海市》的传播过程是一场十分典型的互联网狂欢,公众在造梗玩梗、嬉笑怒骂的同时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但“狂欢”行为也并非完全是正向输出,其中也出现一些涉及侵权,以及过度臆测解读的“跑偏”现象。首先,不少网民将该作品解读为个人恩怨,进而对艺人展开“舆论围殴”,网络暴力倾向隐隐露头,可能衍生诽谤、侵权等违法风险。同时这个过程中还伴有谣言滋生扩散,对舆论场的秩序造成明显扰乱,也给舆论场带来不健康导向。其次,《罗刹海市》歌词对于隐喻技巧的使用令人称道,也是让这首歌曲广受追捧的创作灵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隐晦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成为社会情绪的绝佳伪装,在主流意识之外,网民通过此类低清晰度文本回避审核流程,实现超出正常讨论尺度的臆测和附会,在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的舆论风潮下,不排除会滋生动摇社会稳定或政治稳定的偏激性言论。有关部门需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警惕,读懂火爆网络现象背后的底层传播逻辑,并就此展开适时引导,避免在网络狂欢的遮蔽下产生群体非理性行为,造成网络失序。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


编辑:金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