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从热点事件中透视网络传播心理的“媚丑”现象

2023-08-18 14:03:29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享:
-标准+

近年来,互联网中逐渐出现一种“审丑”现象,它指网民对网络事件与网络红人中,公众对示丑、露丑行为的追求、追捧与审视,如“郭老师”“药水哥”等“网络红人”带来的娱乐狂欢现象。但是,相对于一般的“网络审丑”现象,近期出现的打赏刘某曦赔偿款和国企领导与异性牵手被拍,“免职裙”热卖,这两起事件又有不同。公众从以往网络上“口水仗式”的精神支持,到如今现实中真金白银的打赏支持,“审丑”倾向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审丑”异化为“媚丑”现象,可以说是网络“审丑”已经逐渐跨越线上网络文化范畴,并开始冲击到线下的现实社会。这种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如下:

01 刘某曦网络募捐事件

2023年1月3日,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某曦(原名刘鑫)生命纠纷权案二审宣判,维持一审法院对刘某曦赔偿江秋莲各项损失70余万元的判决。令人没想到的是,随后刘某曦在微博平台发文,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偿还,对相关赔偿款发起网络募捐。1月4日,新浪微博关闭刘某曦账号的打赏功能并限制提现。虽然多数网民表示该举动践踏道德底线,媒体尖锐指责刘某曦是“不愿谢幕的跳梁小丑”,公然以“募捐”方式来挑战法律、收割流量、上演丑剧,但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刘某曦居然收到了722位网民给付的2.56万元的打赏金,部分网民出现如此网络“审丑”品味令人错愕。

02 董某某“免职裙”热卖事件

2023年6月7日,一则成都太古里一对男女亲密牵手逛街的街拍视频火遍网络,有人指出男方是中国石油某下属公司的总经理胡某某,女方董某某是他的下属,且两人不是夫妻关系,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榜。随后,董某某在社交平台各种炫富的行为也被人肉出来,而其在街拍视频中穿着的粉色连衣裙被称为“免职裙”,成为电商平台“爆款”。同时,在各大直播App和电商平台上,多名女主播身穿同款裙子带货,甚至出现“一裙难求”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网民抛弃三观“模仿”和“扮丑”,折射出事件背后存在价值导向问题。

成因解析

上述两起事件都是典型的网络“媚丑”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流量为王”环境下的审美“失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短视频App的出现,流量至上的理念之下,令网络“媚丑”现象急速增加。从pc端到移动媒体,快手、抖音、微博以及其他短视频软件,活跃着形形色色的“网红达人”,很多是以哗众取宠、性暗示等恶臭低俗的行为进行网络引流,以违反常态的扮丑和极尽辣眼的画风博取眼球。网络无底线的“扮丑”“卖丑”行为四处泛滥,成了追逐流量和网民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却也高度透支了社会价值观审美。社会大众在面对直观的“丑态”时,起初会批判、反思,但随着各类恶俗视频的泛滥,大众逐渐失去了了解真相的耐心,变得麻木,最终倾向于漠视。可以看到,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网民因受恶俗浸染,渐渐失去了辨别美丑和甄别善恶的感知力。网络社交心理导向发生扭曲,使得自身的审美价值和信息的存在形态都发生了深刻转化。如果说,网络“审丑”网民对于恶俗网络传播内容还有美丑的基本分辨,那么网络“媚丑”则是社会审美“失灵”的信号。

2. 对抗主流文化体系的另类情感宣泄

当下,中国审美文化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个方面构成。网络中以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代表的主流价值观为长期主导,但传统规范上的整齐划一、协调匀称的审美口号令人疲倦。尤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形而上的主流价值观审美很容易被解构和质疑,令人仰望的“超验理想”和人文价值关怀遭遇放逐,形式更放松、更无厘头的大众娱乐文化流行。而“丑文化”释放着现代人感性生存的欲望和较低层次的娱乐化需求,正好契合了网络大众这一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各类媒体、网络红人、幕后推手借机联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纵情调侃、肆意宣泄,甚至将“献丑”作为一种对抗权威的有力武器。随着网络“媚丑”行为的病毒式蔓延,部分网民反倒将其作为非精英主义文化和民间话语权力的胜利。在泛娱乐化的网络世界里,不断发生发布者以“丑”为“美”、追随者以“媚丑”为荣的怪诞现象。

3. 个性追求庸俗化引起的病态反智

不难发现,网络“媚丑”的群体以青少年为主,显然充斥着“审丑”文化的不良舆论环境对其产生了直接影响。当今大众传媒技术发达,电影电视、网络中的暴力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中的色情文化等,从各方面渗透青少年生活,尤其在部分不良西方价值观的引领之下,一些青少年将堕落当成个性,一味推崇网络中的暴力、色情、庸俗元素。同时,社会内卷的加剧和传统的规训约束,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个性化成为青少年肯定自我、展示自我、标榜自我的追求。然而,由于社会阅历的不足,青少年难以独立进行分析思考,他们的感性高于理性、乐于接受感官刺激,将各种新奇、搞怪、作死、弄虚作假的网络丑态标榜为“个性”,对于学习、工作、生活采取玩乐戏谑的态度。虽然主观的情感性冲动占据首位,客观理智让位于偏见,却往往能得到他们的喝彩与附和。这种畸形心态投射至舆论场上,使得他们网上失范行为、网络道德缺失问题被放大,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病态反智”观念。

4. 网络信息缺少规制引导的恶性循环

资本逐利的本性造成了很多网络异化现象,一些商业化导向的自媒体平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靠制造噱头和话题吸引流量,用扭曲真实、煽动仇恨等消解主流价值观的手段,令公众过度沉湎于表层文化信息和通俗娱乐。但“审丑式”的信息刺激容易产生“上瘾”,只有不断刷新道德和认知底线,才能再度引起网络的狂欢化戏谑而博得流量,所以这些媒介平台和网络博主只能加大“丑”的力度、增加“丑”的密度,不断打破下线以获得“审丑”生理刺激。同时,在现在平台算法下,“媚丑”信息因引流效果好更容易被推荐给受众,产生信息茧房效应。长时间浸润在“审丑”行为裹挟中,网民审美情趣和价值导向也将会发生偏转,这也和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但普遍缺乏规范性监管和引导相关。

现象思考 

网络“媚丑”行为腐蚀和消解主流文化的价值,无疑会对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重大冲击。网络“媚丑”是空洞化的“审丑”文化泛滥的恶果,是某种程度上网络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消亡,政府管理者需要重视这一网络心态倾向,着力解决网络社会的集体性审美问题,强化舆论纠偏能力,主动引领议题,主导舆论场走向。要进一步强化大众传媒人文教化和监督环境的责任,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功能,增强公众对网络庞杂信息的辨别力和抵抗力,防范和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风气滋生蔓延。同时,对于资本逐利为导向的自媒体平台,也需尽快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审核、舆情信息监管和责任追查机制,通过多方共同助力加强网络监督,净化网络环境。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

编辑:金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