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跪地求水”事件舆情研究

2023-05-31 13:47:51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享:
-标准+

编者按

近日,一则男子“跪地求水”的视频在网络热传,当事人孙国友自称承包宁夏灵武马家滩镇的万亩荒地植树治沙多年,却遭遇供水难问题。该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部分媒体和知名博主发声支持孙国友,呼吁当地尽快解决供水问题。随着网络爆料增多和媒体报道深入,舆论发现孙国友所述并非完全真相,“跪地求水”事件疑似反转。当地政府协调涉事煤矿和当事人进行协商,但目前尚无结果,网络舆情也转入低潮。本文以此次事件为例,分析引发网络热议原因,总结事件舆情启示,供相关部门参考。

舆情事件

1.“跪地求水”视频冲击公众视觉

3月28日晚间,一则“跪地求水”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名男子灰头土脸、衣衫褴褛,拼命跪地磕头呼喊:“我植树治沙多年,煤矿把水源断掉了,万亩林场没有水喝。”该视频很快触发舆情。当日,据“@极目新闻”报道,视频中男子叫孙国友,事件发生在3月27日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一处林场。报道称,自2003年7月起,孙国友在马家滩镇承包了万亩荒沙地,从事治沙植树。2008年以来,随着当地双马煤矿项目开展,其林场水源遭到破坏。2011年,双马煤矿筹建处和孙国友就林场供水一事达成协议,但煤矿多次借故不供水。此次由于煤矿未兑现今年3月27日为林场供水的承诺,孙国友情绪崩溃,无奈之下只得将此事发至网络。同日,孙国友的女儿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称,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没办法通过诉讼方式获得公道,唯一的诉求就是还他们水源。公开资料显示,孙国友承包荒沙地治沙植树20年的治沙经历还曾获央视及地方媒体报道。3月29日,马家滩镇政府表示,市镇有关领导正在林场协调处理此事。当日稍晚,宁夏煤业双马一矿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回应称,相关问题正在核查,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 舆论场热议推动舆情热度触顶

3月29日,部分中央主流媒体发声表态:“@中国新闻网”称“‘缺水’的舆论场需要真相甘霖”;央广网推出文章《万亩治沙林被煤矿“断水”?供水和调查必须马上到位》,指出当地必须尽快用客观公正的调查还原真相,给林场主一个交代,给万亩林场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交代。舆论场还曝光一份判决书,显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院曾作出判决,明确该煤矿占用林地,要求赔偿孙国友727.54万元。另据九派新闻报道,当地水务公司负责人称,矿场污水处理达标,但是水的盐分过高浇不了树。煤矿一方称,污水处理设备容量比较小,每天只能处理两千立方,且资金成本太大,不想加大投入。灵武市政府相关人员向媒体表示,正在针对此事协调处理。当日,“#万亩树木被煤矿断水面临枯死#”“#水务公司回应万亩林场主跪地求供水#”等相关微博话题冲上热搜榜前列,舆情热度达到峰值。部分网民表示,经历了沙尘暴,才能真正明白造林治沙的好处和难处,“不能让好人流汗流泪又流血”。微博大V“@胡锡进”也呼吁,希望不用下跪崩溃引起巨大舆情也能正常解决。

3. 舆论深挖事件原委舆情出现转向

3月29日后,舆论场多方力量入场,事件讨论视角增多。大皖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进行实地探访后发现,孙国友所称其承包的万亩土地上成片的树林面积较小,有专家表示“荒漠种乔木难成活”。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孙国友只交了前三年的承包费,之后再就一分没交。“@濒危物种基金”等环保机构质疑,种树的地方是毛乌素沙漠,二十年的速生杨还需要浇水才能活,这不是治沙,而是把“抽水机”安在沙漠。3月30日,微博大V“@胜利主义章北海”转发一段视频,视频中当地村民当面质问孙国友:“你来植树这么多年树活了几棵?把我们草原毁成啥样了?这么多年承包费给了谁?”该视频转评超1.8万次。媒体、大V等集中发声,让此前“一边倒”地支持孙国友的舆论风向有所偏转,“万亩林场的背后是孙国友关联6家公司的亿万身家”“是治沙英雄还是圈地商人”等质疑之声浮现。3月31日,孙国友通过观察者网回应舆论,称“可请专家实地调查”,“不能用现在的(承包)价格去评判当时的情况”,该回应获部分网民支持。

4. 官方积极应对处置舆情回落

3月30日晚,银川灵武市政府发通报称,对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双马一矿与孙国友供水纠纷所涉新种和拟种苗木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政府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防止出现污染环境等次生问题。4月2日,宁夏煤业双马一矿发布与孙国友协商进展情况,称该矿多次主动联系孙国友协商供水事宜未能达成一致,并披露了孙国友提出的尽快提供生活和绿化用水、双马矿的工程项目优先由他承揽、双马矿占用他的土地要进行赔偿等三点诉求。涉事煤矿企业表示将继续联系孙国友,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协商解决用水事宜。舆论场上出现了明显质疑孙国友目的动机的声音,如质问“凭什么工程项目优先承揽”。《新京报》评论文章也表示,“别让情绪化站队模糊了是非曲直”。

4月5日,“@中国新闻周刊”推出深度报道,就“跪地求水”事件进行复盘,文章称,在“跪地求水”视频在网上传播前,孙国友已经和双马煤矿“缠斗”了十多年,其承包万亩沙地20年仅栽种600多亩等。舆论风向至此反转,评论区中多数网民留言批评孙国友。5月23日,一汪姓律师在网上发布视频称,跪地求水的孙国友涉嫌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其本人已就相关证据及材料向公安机关进行实名举报。据潮新闻报道,5月24日,宁夏灵武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回应称,已接收到汪律师的相关举报材料,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与核实。

舆情解析

本舆情事件从曝光、发酵到触顶、回落,整个过程一波三折,舆论场各方争议不断,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四点因素密切相关。

1. 公众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公众在浏览信息时,容易代入已有的价值判断,因此舆论场中常常出现因偏爱给某个人、群体、地域、事件等贴标签并用惯性思维来看待的现象,这些被“标签化”的人或事会先于事件真相产生作用,导致公众的意见并非基于事件的真相,而是基于个人情感的评估。本事件中,视频中当事人“跪地求水”的悲惨形象使公众产生强烈的同情心,而当事人哭诉自己植树治沙多年却无水的悲惨遭遇,让公众凭借第一印象将其认定为“治沙英雄”,增加了自身的感情偏向。可以看到,“遭遇不幸的公益人士”“二十年来因为治沙倾家荡产”“孙国友以前开的是宝马现在坐三轮”等是最初舆论对当事人的印象,而以此为基础的标签式舆论,快速触动了网民的恻隐之心与朴素的公益情怀,使得网民形成“一边倒”的同情情绪,舆情就此触发。

2. 单方信源、预立“人设”带动风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少新闻事件当事人通过自身渠道将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成为网络舆情源头。但当事人发布的信息往往会夸大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刻意隐瞒不利于自己的部分,这就令事件的真实性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尤其近年来,部分涉事主体利用舆论先入为主的心理,在对事件爆料之初就预立“人设”,以达到吸引舆论关注的目的,实现个人利益诉求。舆论场还出现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炒作团队,通过某些事件进行舆论炒作造势的情况。本事件中,来自当事人一方的单方视频信源冲击力巨大,迅速引爆全网舆论。但从后面的媒体实地报道看,孙国友的植树治沙说法存在表演和夸大成分,甚至有舆论质疑,其利用情绪煽动,把商业纠纷上升到价值观层面下,把自己包装成了受迫害者和“完美无瑕的苦行僧”,误导了舆论风向。

3. 官方声音缺位导致杂音盛行

在网络信息杂乱、事态紧急之际,公众更需要权威部门发声还原真相,而非被只言片语的零散信息和一面之词误导,导致偏激言论和各种传言四处流窜。从此次事件来看,下跪求水视频出现之后,最早是当地水务公司和宁夏煤业双马一矿进行回应,当地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发声,在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热点舆情的两日后,涉事的银川灵武市政府才进行了官方通报,与汹涌发酵的舆情相比回应速度略慢。另外,通报只是说明了对事件所涉苗木的处置结果,而对于舆论场的质疑和事件的前后原因都没有做说明,因此这份通报更像是游离在外的第三方视角,未对舆论场争议起到定纷止争作用。

4. 各方声音推动舆论焦点层层深入

本事件曝光后,舆论场各方力量快速入场展开讨论。舆情初期,个别媒体较早发表了一些倾向性的评论,刺激舆情热度。此后,等多家媒体实地探访,披露孙国友与涉事煤矿的纠葛,为公众全面了解事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同时,专业治沙机构以及公益人士、微博大V等也针对孙国友的治沙方式提出质疑,引来孙国友“回呛”,在双方你来我往间,舆论场观点也发生分化。随后,面对舆论场呼声,当地政府发声回应,涉事矿方也详细说明事件原委,主动释放出政府推动解决问题的积极信号。舆论场各方虽然观察视角不同,但多方主体都充分发声、全方位释放信息,使得整个事件全貌如剥洋葱般地逐步呈现,为事件最终纳入法治框架处置起到了推动作用。

舆情建议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令网络舆论态势更加复杂,热点舆情事件频频反转,不但给舆论生态造成不良影响,也消耗着整个社会的信用和公众信任能力。正如此次“跪地求水”风波中,各方声音轮番登场,网民观点分化对立,舆论场对还原事实、厘清权责的期待就落在当地政府部门的肩上,对此当地官方应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及时发声占领舆论场,防止出现热点事件中权威“缺位”导致不实信息四散和谣言泛滥的情况。

目前,当地市政府已经发声表明了推动事件协商解决的态度,整体态势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后续舆情走向受到舆论关注。由于本事件社会影响巨大,所涉及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议题较为复杂,且双方的利益纠葛持续十多年,还原和化解难度较大,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尽快介入调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首先,此事件自发酵以来疑点重重,比如孙国友与煤矿之间的林地使用纠纷、供水协议情况,由此衍生的植树治沙成果与现状等,是舆论聚焦的关键问题,需要当地政府作出详实有据的权威回应。其次,针对当前的舆论反转态势,当地政府如果要进行再次回应,还需要提前评估舆论走向,摸清舆论关切焦点,拟定舆论引导预案,同时有针对性地建立网络澄清渠道,必要时采用网评队伍来引领舆情的走向,以达到及时疏导情绪、平息危机的效果。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


编辑:金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