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2年第2季度网络涉法谣言辟谣效果分析

2022-09-01 09:53:51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作者: -标准+

4月


4月网络涉法谣言辟谣榜单共梳理、汇总10起热点事件,围绕谣言持续时间、传播渠道、产生地域、类型以及辟谣平台等维度综合分析,筛选两起关注度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研判,以期为网络辟谣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4月以来,随着全国各地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各类涉疫谣言层出不穷。总体来看,本月各地涉疫谣言同质化严重,主要围绕防疫政策、防疫人员及物资等话题,如多地均出现“封城”谣言。但值得注意的是,期间出现不少造谣者为博取关注、刺激舆论情绪,刻意捏造挑动特权猜想、地域矛盾的现象,社会影响恶劣。如网传山东鄄城对疫情期间私自外出居民剃头,官方澄清网传视频为“恶搞”;网民在微信中编造“婴儿做核酸被志愿者捅死”引发热议,警方调查发现实情为一婴儿因不慎被棉被遮盖口鼻窒息等。本月突发案事件多发,舆情发酵过程中伴随谣言滋生,搅乱舆论场秩序。如安徽灵璧县渔沟中学一学生被殴打致死,舆论场上流传有多人殴打一人、打人者为校长外甥、死者父亲系退伍军人等视频,推动舆情热度迅速攀升。当地警方及宣传部门两次发声正面回应,证实相关视频系恶意嫁接或编造。


就谣言传播渠道而言,短视频平台及微信社交群组仍是谣言传播主要载体。造谣者多通过抖音、小红书或在微信群内发布剪辑、拼接后的视频,辅以描述、解读性文字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东航失事原因锁定副驾驶”谣言最初出现于境外,随后在国内微博等平台传播。有关部门应对此类谣言时还需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及时作出回应澄清,打破境外势力借时事热点捏造谣言抹黑攻击我国的不良意图。


辟谣速度方面,10起谣言有8起在24小时内被澄清,表明各地政府部门对于谣言的响应速度与重视程序均处于高水平。男子编造金华某女性从事特殊执业传染87人谣言被行拘以及唐山一女子捏造“婴儿做核酸被志愿者捅死”谣言被传唤两起事件,均系警方实体工作闭环后对外发布,尽管辟谣时间略显滞后,但社会效果良好。从辟谣效果来看,本月有八成谣言事件在官方出面澄清后迅速平息,尤其是涉疫谣言,舆论反响较好,可见随着各地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政法机关能够腾出更多力量依法精准打击涉疫谣言,净化网络空间。



典型案例分析



1. 网传广西南宁“女子在网红店前被当街强奸” 媒体及时廓清谣言


4月16日,据极目新闻、《南宁晚报》等媒体报道,15日晚,网民爆料称广西南宁某网红烧烤店门前发生一起闹市强奸事件,相关视频在当地微信社交群组及抖音等平台广泛流传,舆论关注度较高。涉事店铺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实为客人酒后发生争执,店方报警处理,民警到场后,一方客人拒不配合并意图袭警,警方使用防卫喷雾后将其控制。16日,南宁市公安局长岗派出所工作人员称,网传强奸一事不属实。对此,多数网民认为捏造此类谣言影响恶劣,呼吁追究造谣者责任。


网传内容中,“闹事强奸”这一情节极具吸睛效果,加之有民警“出镜”,更增添谣言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从辟谣效果来看,舆论普遍谴责造谣者“带节奏”行为,对报道内容表示信服。但就舆情应对角度而言,澄清内容由媒体披露,信息发布层级及权威性不足。加之警方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仅表示网传内容不实,而未详细阐述事件全貌及后续处置工作,易引发舆论追问。总体来看,尽管通过媒体等社会力量澄清谣言是有效辟谣手段之一,但公安机关需对谣言社会影响及发酵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对于可能引发社会争议或不利于自身形象的谣言,仍需主动还原事实真相,推动实体处置与舆情应对的双闭环。


2. 网传山东鄄城对疫情期间私自外出居民剃头 官方回应被质疑处罚力度不足


4月5日,网民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短视频,视频称山东鄄城凤凰镇戴有红袖箍的志愿者抓住一名疫情期间私自外出的居民后,使用推子为其剃头。相关视频经曝出后迅速引发热议,网民纷纷谴责基层防疫人员滥用权力、任性妄为,呼吁有关部门调查严惩。对此,凤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4月6日接受大众网采访时表示,网传视频为4人摆拍的“恶搞视频”。凤凰镇派出所所长刘传举表示,已对视频制作者进行批评教育,当地政府对于违规发放红袖箍的两名村干部予以通报批评。舆论场上,多数网民指责视频制作者扰乱公共秩序;但也有观点对官方说法表示疑问,如人民网评论称,当地部门对视频摄制者只是批评教育,让人心存疑窦,该视频究竟是不是恶搞视频。


此前湖南、河北、河南等地曾曝出有基层工作者因居民不配合防疫对其采取捆绑、游街等偏激手段的事例,引发舆论对疫情期间基层权力滥用的反感和警惕。因此,相关当事人摆拍视频,故意刺激公众情绪,在主观恶性和社会影响方面都比较恶劣,应当依法予以严惩。然而,面对愤怒的网民和带节奏的炒作力量,当地政府部门及公安机关虽迅速响应、主动处置,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舆情,但处置力度未能对接舆论期待,导致追问持续。涉疫谣言关乎防疫大局和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对那些蹭防疫流量、无底线消费疫情的造谣炒作行为,应依法依规、从重从快处置,有效提升违法成本,起到社会震慑效果。


5月


5月网络涉法谣言辟谣榜单共梳理、汇总12起热点谣言事件,围绕谣言持续时间、传播渠道、产生地域、所涉类型以及辟谣平台等维度综合分析,筛选两起关注度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研判,以期为网络辟谣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从谣言内容来看,5月涉疫谣言仍占多数,但热度及影响力有所降低,表明网民对谣言的甄别能力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涉疫谣言因情节离奇且具有较强的情绪煽动力,曝出后快速发酵,如网传“北京一孕妇在医院门口分娩”等谣言。当地有关部门辟谣及时,有效消除误会。本月,部分网民针对恶性案件、旧案积案造谣,通过渲染案情、捏造案件调查进展获得关注,如编造“杭州下沙连环杀人”“浙财女生遇害”“‘南大碎尸案’告破”等谣言。所属地公安机关主动澄清谣言,但部分舆论对旧案关注热度仍有增无减,舆情多呈现“长尾效应”。本月境外媒体恶意造谣、抹黑我国现象较为凸显,如敌媒编造“停办护照”“绿卡剪角”传言攻击我国出入境管理措施等。对此,有关部门严正发声,有力回击不实报道。


就谣言传播渠道方面,本月谣言分布较为分散,涉及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短视频平台、境外媒体等领域。其中,微博平台谣言发酵烈度相对较高,“哈尔滨洗车摊一男子被他人泼洒汽油烧死”“平顶山小女孩被同学打成‘熊猫眼’”等谣言事件均出现相应微博话题,阅读量超亿次;微信场域中,谣言多与疫情相关,系网民虚构涉疫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群组转发,如造谣“北京、长春封城静默”“上海黄浦区西成里被强制入户消杀”等。较之前几月,本月视频平台作为谣言发酵和传播渠道引人注意,典型案例即“B站虚拟博主谎称‘因被拐卖消失半年’”事件,涉事者利用网民对女性权益保护议题的关切,通过虚拟主播身份“口述”的方式编造谣言,经过其粉丝和围观网民的双重传播,谣言的传播能力与危害性得到增强。


辟谣情况方面,12起谣言的辟谣工作均获得较高的舆论认可度,其中9起谣言在48小时内被澄清;3起谣言辟谣时长超过3天,“B站虚拟主播自称被拐卖半年”视频发布11天后,平台方才对涉事账号采取处理措施,响应速度与处理力度均有待提升;哈尔滨男子烧伤身亡事件曝出后,当地警方先后两次出面回应“黑恶势力当街烧人”传言,但首次发声由于语焉不详刺激舆情发酵,随着二次回应则详细阐述舆论关切,有效平息舆论质疑。可见,处置部门若过于追求回应速度草率发声,可能刺激更多追问,反而导致自身深陷舆论旋涡。此外,“南大碎尸案”告破传言出现后十余天南京警方才通过媒体予以澄清,辟谣速度略显滞后。


典型案例分析


1. 外媒造谣抹黑我国防疫、外交工作 相关部门迅速澄清阻断谣言传播


5月以来,多家境外媒体针对我国防疫政策、外交工作等进行造谣。5月11日,有外媒炒作称,中国网民爆料其近日出国前往加拿大留学时遭到中国“边检”阻拦,并以“现在严格限制出境”为由将其护照“剪角”。对此,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信5月13日发文称,境外媒体出现“停办护照”“绿卡剪角”的假消息;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官方微博“@北京边检”同日亦发布声明称,相关传言为不实信息。

据新华网5月24日报道,5月23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演讲,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但中国代表团未起立鼓掌并离场。对此,中国代表团声明,泽连斯基演讲时代表正在与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会谈。网民则调侃外媒造谣手段低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上述事例并非境外媒体首次利用国际事务造谣抹黑我国,此前美国频繁借乌克兰问题抹黑打压我国,在东航航空飞行器事故发生后境外势力也不断造谣攻击。就辟谣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分工明晰,辟谣工作快速及时,舆论对境外不良信息具有较强甄别能力。但从谣言影响力来看,上述信息不仅搅浑境内舆论风向,更在一定程度上歪曲我国国际形象,因此,如何在国际舆论场有效辟谣将成为国际传播面临的一大难题。有关部门不仅要坚守国内舆论阵地,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更需要强化纵深布局,积极抢占国际话语权。


2. 网民散布“悬案告破”谣言引发关注 两地警方处置略显滞后


5月30日,据荔枝新闻报道,5月14日,一网民于微博发帖称,“南大碎尸案”犯罪嫌疑人,安徽省马鞍山市一私人诊所负责人、主任医师江某已被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逮捕,该疑案历时26年告破。对此,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此事,并称该案目前仍在调查中。另据红星新闻5月31日报道,5月21日,该网民还曾发帖称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名66岁男子于近日被哈尔滨市公安局呼兰分局逮捕,此人疑为“呼兰弑警案”真凶。哈尔滨呼兰区警方回应称,网传信息皆为谣言,目前本案仍在侦办中,不方便透露具体案情。警方还表示,涉事造谣者此前还曾发布“南大碎尸案”虚假信息,目前相关微博账号已被禁言,涉事网帖已删除。舆论普遍指责该网民“造谣成性”,呼吁依法予以严惩;另有部分网民追问两起案件侦办进展,少数网民质疑警方办案不力。

综观舆情发酵态势及舆论反馈,两起“旧谣新传”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有限,但随着“悬案”重现公众视野,警方办案进展及案件细节再度引发舆论追问。在此背景下,两地公安机关在十余日后才通过媒体发声澄清,响应速度及辟谣力度均略显不足,导致网民讨论不断。这提示各地政法机关,需对此类针对司法案件的造谣现象予以重视,及时发声攻破谣言,对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效应。


6月


6月网络涉法谣言辟谣榜单共梳理、汇总10起热点事件,围绕谣言持续时间、传播渠道、产生地域、类型以及辟谣平台等维度综合分析,筛选两起关注度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研判,以期为网络辟谣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从谣言内容来看,6月谣言发酵烈度及社会影响力普遍处于高位,涉及突发事件和考试的谣言接连曝出形成叠加效应,引发舆论对安全、公平等议题的关注。本月,河北“唐山烧烤店打人案”震动舆论场,女性安全议题持续高热。此后一段时间内,女性遭殴打、强奸等突发事件的谣言频现,如“唐山女研究生被强奸”“江西上饶多名男子街头围殴一女子”等。这些谣言刻意渲染女性人身安全受威胁的社会环境,虚构极端案件挑拨性别对立,放大社会痛点问题,以达到吸引眼球、收割流量的目的,性质极其恶劣。此外,涉警谣言也搭车出现,如“丹东袭警案中警察身份为假”“河南警察殴打致老人死亡”等谣言,抹黑公安民警执法形象。目前部分地区警方已在辟谣后对造谣者采取刑拘等处罚手段,舆论反响良好。


全国高考和多地中考于6月举行,相关谣言随之多发。具体来看,涉考谣言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造谣考试作弊,如网传“高考数学泄题”、安徽“黄山考生高考时拍视频作弊”;二是造谣阅卷不公,如网传辽宁高考地理疑现审阅失误;三是造谣考试难度,如网传“今年福建高考数学平均分为37.8分”;四是造谣考生分数,如“江苏考生英语0分总分533分”。就谣言性质而言,多数涉考谣言系炒热点、蹭热度,影响力有限,但仍有少数谣言引发舆论对于社会公平、教育体系的讨论,具有潜在发酵风险。


谣言传播渠道方面,本月谣言分布较集中,主要在微博、微信、抖音三大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传播的谣言广度、速度、舆论热度均高于其他平台。一些案例出现跨平台传播现象,如网传北京三里屯保安不认24小时核酸只认48小时一事,系网民发布其微信社交群组的聊天记录,因内容离奇、吸睛,随后相关截图扩散至微博等多个平台。应对此类谣言需要辟谣部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及时阻断谣言发酵势头。


就辟谣效果而言,本月选取的10起谣言中,有9起经相关部门辟谣迅速平息,舆论认可度较高。河北“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发生后,网传被打女子去世,尽管当地妇联、医院等部门先后发声辟谣,但由于涉事女性一直未露面发声,加之“烧烤店被拆”“央视采访车被砸”等边缘性谣言接连出现,导致舆论疑虑未除,官方辟谣效果不佳。5起谣言澄清时间超过72小时,其中江西赣南师大澄清女子称在校内被领导下药性侵,网传上海浦东发生强奸杀人案等突发事件因情节复杂,辟谣周期较长,表明相关部门调查、回应速度有待提升。


典型案例分析


1. 网传四川泸州学生被围殴致重伤 官方辟谣翔实有据获赞


6月9日起,网络流传四川泸州凤鸣镇某学生被4名成年人围殴致重伤,相关信息附有事发现场照片、视频。该信息源于当地微信社交群组,迅速向微博、自媒体号等平台传播扩散,衍生多个版本,包括被打学生曾遭遇二次殴打,伤情严重已死亡;打人者系黑恶势力、地头蛇,其儿子是泸州交警,派出所包庇不处理等。6月11日,泸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官微发布情况通报,还原事件原委,并就网传的五大谣言进行澄清。据警方调查证实,该事件系交通事故纠纷引发口角争执,处警人员到达后即将双方带至派出所调查,打人者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拘留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不存在“黑恶势力”“包庇”等情况。通报还提到,公安机关已对6名编造、传播、散布谣言者进行处罚。舆论场上,多数网民点赞警方处置高效迅速,呼吁严惩造谣者。


总体而言,泸州警方应对该起谣言得当有序,有力平息舆论疑虑,体现出极高的舆情素养,值得各地有关部门参考借鉴。首先,该起谣言诞生之初并无较高舆论关注,谣言恶劣程度、发酵速度亦无明显风险,但泸州警方敏锐跟踪谣言发酵轨迹,在48小时内完成核查并以官方通报的形式公开回应,舆情意识和响应速度均表现“在线”。其次,官方通报内容翔实,一一列举网络流传的谣言并进行释疑,还援引医院诊疗报告、监控视频等事实证据增加可信度,毫不回避舆论对于当事人“背景情况”的关切,做到有理有据、开诚布公。最后,通报对殴打他人的唐某以及6名造谣者的处罚结果,促成舆情应对与实体工作“双闭环”,起到社会震慑效应,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 网传高考出现“泄题” 教育部门迅速处置回应扫清疑云


6月7日,甘肃一考生于百度贴吧等平台发帖,称其在高考数学全国乙卷考试期间于QQ群发布试卷照片,询问解题方法。此事并非个例,另有网民发现广东某考生在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开考前,即通过社交媒体账号“泽嘉”询问试题答案。多起爆料叠加迅速引爆舆论场,相关话题在微博等平台发酵扩散。多数网民猜测高考出现泄题,追问事件原委;另有部分网民猜测涉事考生“背景深厚”,讨论焦点随后转移到教育公平等层面。

6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公安机关查明,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事,系恶意编辑“占坑帖”。真相至此浮现,除甘肃考生考中作弊之外,其他泄题说法均为谣言。舆论场上,网民普遍对官方回应表示信服,但也有部分网民追问考生如何带入手机并发送信息;另有少数网民质疑监考人员玩忽职守,追问处罚措施。

此次,教育部考试院高层级表态,对于高考期间舆论反响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舆情反应迅速,及时作出情况通报澄清谣言。但通报中未就作弊考生设备来源、监考人员处罚结果等舆论关切作出回应,导致舆论场上仍有追问。总体来看,中高考期间相关谣言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各地反应迅速,辟谣通报发布快、质量高、舆论反响好,表明相关部门具有较强的网络舆情意识和引导把控能力。



END


来源:《政法舆情》2022年第15、18、24期


作者:法治网舆情中心舆情分析师 于梦妍


编辑:彭晓月 李思彤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刘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