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1年度政法舆情分系统特征(节选)

2022-04-27 13:44:09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作者: -标准+

编者按:法治网舆情中心选取典型案例样本,按照年度舆情数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列,对2021年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政法委各系统网络舆情整体态势及显著特征进行分析,解读各系统特征及在舆情应对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各地政法机关下一步应对舆情提供参考借鉴。

一、公安

疫情防控工作活动进入常态化

恶性案件、明星违法舆情多发高热

2021年,公安系统舆情整体呈现类型集中、热度居高、议题纵深多元发酵等特征,个别案事件中还疑似伴随着境外势力的炒作身影。面对相关网络舆情,公安机关积极妥善处置,整体社会反响良好。但是,对于少数引发争议且饱受批评的舆情事件,公安机关需继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强化舆情引导,以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更强的处置力,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形势。

1.涉明星舆情从道德领域转向法律领域 考验公安机关处置水平

2021年,“偶像塌房”的数量和速度堪称历年之最,从严重不当行为到偷漏巨额税款受到行业抵制,从嫖娼违法被行拘到涉嫌强奸犯罪被批捕,涉明星舆情呈现出道德风险向法律风险乃至意识形态风险演化的趋势。公安机关不仅执法规范性面临严苛审视,舆情处置方式也容易触发舆情。如李某迪嫖娼被北京朝阳警方通报后,关于警方公开行政违法案件当事人信息是否侵犯个人隐私等观点引起激烈讨论。

更重要的是,涉明星舆情个体事件往往夹杂着资本、饭圈等多方利益群体博弈,其背后隐含的一些社会稳定隐患需引起重视。典型如,吴某凡涉嫌强奸犯罪被警方刑拘后,当晚社交媒体中即出现“救援群”“劫法场”等“无脑”言论,还有粉丝聚集于看守所门口“打听案情”。在“饭圈”不良文化侵蚀舆论生态的当下,公安机关如何将涉法事件中的娱乐属性与法律问题拆分,将舆论讨论导入法治轨道,值得深思。

2.执法不规范问题多发备受指摘 规范执法理念仍需加强

执法不规范问题历来是涉警舆情重灾区。2021年,粗暴执法、过度执法等不规范执法事件成为本年度执法争议类舆情中最受瞩目的一类。如广东佛山一高速路口被曝违章频发成“亿元路口”,网民反映认为该路段设计不合理、标志标线设置不完善;西安出租车司机猝死车内,交警被质疑未及时发现情况,仍贴违法停车告知单进行罚款;而内蒙古交警随意处罚货车司机、山西介休辅警承诺“罚一次保两月”等高热舆情事件,引发舆论质疑执法尺度与边界。面对接连曝光的类案,公安部强调,要进一步规范交警执法处罚,严禁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要规范合理设置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公众不满才得以部分纾解。

在这类舆情中,相关舆情还表现出向纵深发酵的态势,如罚款收入去向等成为追问焦点,舆情风险总体处于高位。对此,执法部门还应吸取舆情事件中的教训,以人为本继续优化执法观念,在制度层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和舆情引导机制等,逐步扭转不规范执法带来给公众的负面印象,重塑执法公信。

……

二、法院

司法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舆论效果受好评

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在司法体制改革、服务保障民生、护佑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备受好评。以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的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实现良好开局,各级法院案件受理范围、审判工作重点更加明晰;全国法院新收、审执结案件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审判质效实现双提升;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全国法院共设立2000余个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发布涉环境保护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30余件,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透过一起起个案,各级法院将法治力量贯穿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群众在法治建设实践中的参与感日渐增强,法治中国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取得成绩之余,法院系统的整体舆情特征同样值得关注。法治网舆情中心通过分析57起典型案例样本发现,判罚争议类舆情仍有较大比重,约占全部观察样本的25.9%,因个人引发的舆情占比8.0%,个别事件如安徽滁州中院两次司法拍卖因涉恶意竞价被中止等,对法院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1.全国首案传递国家立法司法新理念反响不一

2021年,多起备受瞩目的“全国第一案”成为这一年司法审判工作生动注脚。从劳务代偿首案顾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公益诉讼案,到个人破产首案获深圳法院批准,从人脸识别首案郭某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服务合同案实现二审终结,到刑法修改案(十一)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第一案“@辣笔小球”案,相关法院立足司法职责、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司法个案积极传递国家立法理念与精神,赢得网民认可。不过,相比以上案件的积极反馈,部分案件背后也出现争议甚至反对声音。其中热度最高的就是民法典的“离婚冷静期”制度。福建地方法院发出当地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被网民质疑“干预公民离婚自由”,随后出现的湖南女子5年4次起诉离婚未果、湖北黄石女子4年7诉案等案件,进一步加深了网民“离婚难”的第一印象,舆论质疑从个案升级至立法设计层面;国内首例“恐同性恋”教材纠纷案终审完结,部分网民认为法院判决是“反同”,喊出“你可以不支持,但起码尊重”等口号,引发舆情失焦。全国首案是法律规制从立法层面转向司法层面的标志,法院机关如何适用法律必然备受关注。各级法院还需明晰首案背后的风向标意义,一方面要吃透各项法律规则适用场景,严格依法依规办案,保证判决结果经得起推敲检验,一方面还需于细水长流中普及法律理念和精神,最大程度破除公众的误解、担忧及抵触心理。

2.热点案件中以案释法普法达到新高度

人民法院及其生效裁判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和服从的基础,定分止争是司法的重要功能。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各级法院在面对一些引发舆论聚焦的社会热点案事件时,注重从个案层面释法普法,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给予鼓励,对违反悖离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制裁约束,以公正裁判引领树立了良好社会风尚。2021年2月,在全国首例家庭劳务补偿第一案宣判后,北京房山法院审理法官主动通过央媒对民法典该条款作出解读,有效平复质疑;湖北老人横穿球赛场地被撞伤一案,武汉中院以“自甘冒险”为由二审判决撞人者不担责,彰显司法对社会行为的示范与引领;在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暖曦(刘鑫)生命权纠纷一案中,青岛城阳区法院在岁末年初之际作出一审宣判,并在判决书中褒扬江歌、谴责刘鑫引起共情,受到网民一致称赞。各地法院在司法裁判中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并在精妙的释法说理中将司法理念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充分融合,形成司法裁判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阅读报告全文

请订阅《政法舆情》电子会员服务

来源:《政法舆情》2022年第7期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刘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