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热点案件舆论引导策略解析

2022-04-07 15:12:22 来源: 作者: -标准+

编者按:1月10日9时,备受瞩目的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现用名刘暖曦,以下均使用原名)生命权纠纷案一审结果公开宣判,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作为一起充满争议的热点案件,一审法院以公平公正的判决收获舆论高度认可,为纷扰多年的舆情画上短暂句号。法治网舆情中心梳理事件始末,总结其中舆论引导工作经验,供相关部门参考。


■ 舆情事件


1. 一审判决引爆舆论场 判决结果获网民充分认可

 

201611月,中国日本留学生江歌被好友刘鑫前男友陈世峰持刀杀害。江歌母亲江秋莲认为刘鑫在江歌遇害案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201910月,以生命权侵权为由向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刘鑫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207万余元。此前该案因审判长身体不适暂时取消宣判。

1109时许,该案一审公开宣判,城阳区人民法院判决刘鑫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924分,城阳区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同步发布一审结果。舆情瞬间被引爆,微博话题“#刘鑫 江歌#”冲上热搜榜第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第一时间报道此事,“江歌母亲诉刘鑫案终于判了”等关键信息被重点突出。社交媒体中,审判长宣读判决、江秋莲接受媒体采访等现场视频引起刷屏,“#判决书指出江歌无私助人应予褒扬#”“#江歌妈妈对一审结果表态#”等微话题交替登上热搜,网民称赞一审判决公正又不失温度,称“正义虽迟但到,江歌可以安息了”。舆情热度在当日10时左右冲至峰值。

 

2. 舆论复盘江歌刘鑫案 新旧信息交织推高舆论热议

 

随着判决结果出炉,有自媒体将江歌案始末、江秋莲与刘鑫过往恩怨纠葛,以及法院一审中双方的庭审争议焦点等信息整理翻出。在新旧信息的交织下,网民痛斥刘鑫忘恩负义、同情江歌和江秋莲的遭遇,舆论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1101239分,江秋莲通过个人微博发布长文,感谢其代理律师黄乐平和他的团队为案件胜诉付出的努力,律师的专业与敬业也赢得网民称赞。10日稍晚,该案一审判决文书全文在网络公开,多名律师对法院判决中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为什么精神抚慰金高达20万元等问题进行分析。当日,舆论场与该案相关的微博信息总量近34万条,媒体报道4.8万余篇。

同时,部分主流媒体聚焦江秋莲的诉讼经历,引发更多网民同情。如界面新闻“正午视觉”推出报道《跟拍四年,我了解的镜头外的江秋莲》,以摄影记者的视角复盘了江秋莲的遭遇;《民主与法制时报》推出报道《专访江秋莲:作为“江歌妈妈”,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央视新闻《法治在线》栏目制作特别节目《江母,1894天的思念与期盼》,全面梳理该案的来龙去脉。《新京报》《大河报》等地方媒体刊发评论文章,认为该案“不只是一场简单的生命权纠纷,情理法融入裁判文书值得提倡的司法追求”。微博中,“#判决书称刘鑫行为有违常理人情#”“#江歌母亲不接受刘鑫道歉#”“#刘鑫为何被法院认为有明显过错#”等话题阅读量过亿,陆续登上热搜第一。


3. 江秋莲受访回应关切 衍生信息刺激舆情反复


111日,江秋莲在北京就此案召开座谈会。江秋莲对媒体表示,自己虽对赔偿数额不满意,但尊重判决结果,感谢法院判决结果对江歌善行的认定,将在拿到赔偿款后全部捐给失学女童;谈到未来打算时,她表示将会一边做直播带货,一边等待陈世峰出狱回国后继续追究其法律责任。另据公开报道,江秋莲此前还发起多起针对自己和女儿江歌的刑事自诉案件,其中部分案件已宣判,网民谭某、张某宁等分别被当地法院以侮辱诽谤、寻衅滋事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至1年不等。

此后,舆情场热度开始下降,但刘鑫仍被挂在微博热搜上受到网民谴责,“刘鑫曾向江母发刺激性信息”“事发前刘鑫阻止江歌报警”等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同时,与江歌案有关的衍生信息不断出现,舆情热度出现反复。113日,澎湃新闻报道称,江秋莲于12日来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询问其提起的5起民事诉讼案件进展。江秋莲代理律师曾鸣介绍,有三起均已完成开庭审理。114日,澎湃新闻推出2021年对江秋莲代理律师黄乐平、李婧的专访报道,披露跨国诉讼案件遇到的困难、本案诉讼流程等信息,舆论场随之出现杂音,部分网民质疑江秋莲利用案件炒作。

119日,江秋莲在个人微博发布视频称接受案件一审判决结果,决定不上诉。刘鑫一方暂未表态,刘鑫是否上诉引发网民猜测。截至12012时,全网与此事相关的新闻报道超9.5万篇,微信文章10648篇,微博59.4万余条。


■ 舆论观察


1. 解读法院判决彰显的重大意义问题

 

一审法院以一份说理充足、论证严密的判决文书为此案给出司法定性,受到主流媒体盛赞。@人民日报”微评称:“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正是法律存在的价值。捍卫正义,守卫公道,让违法者存忌惮,让行善者有力量,则社会更有勃勃生机。”央视网称“司法为江歌善行注脚”;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称“法律必当坚定不移地为善良撑腰”;《南方日报》评论认为,这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社会舆论的一次匡正。网民充分认可法院判决,如法律博主“@艾法”认为,“面对社会热点案件,法院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判决书本身就担负着社会价值观导向的重要作用,而江歌案的这份判决书,做得非常好”;网民“@我持长瓢坐巴丘”也表示,“这是一个可以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其结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追究那人的责任本身”。

 

2. 分析判决文书涉及的专业法律问题

 

该案中一些专业的法律问题引发网民热议,法律领域的专业人士给出答案。首先,本案与2017年已在日本审结的陈世峰故意杀人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外法律文书如何作为国内案件的证据,需要经过哪些司法流程?对此,江秋莲的代理律师黄乐平通过媒体向公众对其流程作出解释。其次,法院判决中的几点突破也引起热议,一是判决说理部分引入“弘扬善良”的表述。重庆佰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叶礼辉称,通常在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中,会有关于社会影响方面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法律宣示意义;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办案法院应该确定的是损害赔偿责任,而不应该是道德标准,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泛用道德评价弊大于利。二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系“顶格处理”。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可可教授指出,2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是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中比较高的数额,应该是经过了反复的讨论请示后作出的,该判决从法律上明确了刘鑫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3. 炒作江秋莲诉刘鑫案动机等争议问题

 

总体来看,法院宣判后,绝大多数网民支持江秋莲,抨击刘鑫恩将仇报、忘恩负义。但一直以来,刘鑫在网络上拥有不少拥趸,他们指责江秋莲用诉讼的方式“自我炒作”“诈骗敛财”。112日,“江秋莲考虑做直播”话题上热搜后,这类声音更加刺耳,如有网民称江秋莲“终于暴露了真面目”。一些自媒体营销号则趁机煽动情绪、制造焦虑收割流量,如“江秋莲炒作江歌案1924天的谎言大集合”“警惕孩子身边的毒友谊”。还有网民和自媒体对准司法判决的公正性,称“法院用简短的法律文书满足了某些人的道德狂欢”等。舆论杂音的涌动一定程度模糊了部分公众的是非观念,对司法公信力产生冲击。

 

■ 舆情点评

 

审理法院在宣判后赢得舆论广泛好评,这既是法院扎实办案的体现,也是优质舆论引导工作的必然结果。法治网舆情中心总结出以下四个“注重”,以供参考。

 

1. 注重案件影响 用扎实的审理工作回击质疑

 

本案从立案到宣判历时2年有余,不论是一审法院先后组织召开两次庭前会议,还是案件开庭时主持双方代理律师就几大争议焦点进行质证论证,还是最后公开宣判,无不体现出一审法院对本案的重视。法院还将合议庭成员数额由3人升至7人,其中包括4名人民陪审员,这在基层法院的案件审理司法实践中属于比较少见的情形。这说明,一审法院已充分注意到此次案件产生的社会影响,并用更加严谨、规范的审理流程确保司法判决结果的公正,为后续的舆论引导打下坚实基础。

 

2. 注重释法说理 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司法判决之所以能站得住脚,最根本的在于判决结果经得起推敲。本案审理难点在于:一是对涉外生效法律文书的事实认定和证据采用,二是陈世峰案与本案之间在法律上的内在因果关系阐述。审理法院通过严密的说理以及对法律条款、法律原则的合理引用,对为何判决刘鑫承担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赔偿责任作出充分论证,完成了对被告法律责任的认定,最大程度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判决文书是法院引导公众的重要窗口,这一判决结果令公众心悦诚服,专业人士也高度评价称“说理部分令人击节赞叹”,足见优质的判决文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引导效果。

 

3. 注重情绪疏导 提升司法判决的共鸣感与认可度

 

历经多年沉淀,舆论场对该案件中的情理法分析已十分成熟,同情江秋莲、谴责刘鑫已基本成为共识。由于日本法律不认定刘鑫需承担责任,公众希望国内法律能给出一个说法,让刘鑫不是仅仅止于道德谴责,而是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因此,这个司法判决不仅是对江歌母亲的抚慰,更是整个社会在等待的法律态度。审理法院尊重了公众朴素的道德情感,并在判决文书使用一段褒扬江歌无私助人的善良、谴责刘鑫行为有违常理人情的特别描述作为回应,充分激发出公众的共鸣感,有效提升了判决结果的社会认可度。

 

4. 注重长线引导 逐步释放信息强化公众法律认知

 

良好有序的信息发布是舆论引导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早在案件一审开庭时,城阳区法院就通过微博作出图文直播,已具备了一定舆论基础,此次法院宣判的引导工作也准备充分。先是14日放出宣判预告消息带动舆论关注;当日宣判后,法院第一时间在官微同步发布判决文字版,引导媒体报道最大程度围绕判决结果展开,很好地把握住主动权。随着媒体对案件信息释放,审判长的现场宣判画面、判决文书中的诸多细节被广泛呈现,公众对司法的认知也层层加深,引导效果得以集中显现。



来源:《政法舆情》2022年第3期

作者:法治网舆情中心舆情分析师 王媛

编辑:彭晓月 李思彤


编辑:刘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