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盘州民警何贵宏:从家长里短到心结化解 用真心暖透群众心

2025-09-23 16:30:1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袁钦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盘州市亦资街道,一个穿着警服的身影已出现在社区的巷口。他与买菜的阿姨打招呼,和晨练的大爷聊几句,顺便问问那家吵闹的邻居是否已经和好,他就是被群众亲切唤作“能讲心事的何警官”——贵州省盘州市公安局亦资派出所副所长何贵宏。29年寒来暑往,他始终扎根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他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有啥难事,找何警官!”成了亦资街道不少居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去年高考期间,正在执勤的何贵宏偶然得知居民何某因家庭矛盾情绪崩溃,萌生极端念头。他立刻拨通电话轻声安抚:“别急,我马上到。”不到二十分钟,何贵宏已坐在何某家中。他没有急着讲大道理,而是递上一杯热水,静静听她哭诉。那一晚,何贵宏不仅避免了一个家庭的破碎,更让何某重拾活下去的勇气。

在何贵宏看来,许多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他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将调解工作视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老百姓来找我们,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绝不能辜负。”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29年如一日的行动准则。他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个角落,成为社区居民最信赖的“自家人”。

很多人说,何贵宏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透矛盾背后的症结。2023年8月,一桩因感情纠纷引发的伤人案件判决后,双方家庭仍因财产问题剑拔弩张,甚至扬言“要让对方好看”。何贵宏没有简单处置,反而一次次上门,从法、理、情三方面耐心沟通。最终,双方坐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事后当事人感慨:“是何警官让我们明白,比起争那一点财产,更重要的是好好生活。”

高超的调解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源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用心总结。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何贵宏练就了一套独特的“调解秘籍”。他善于从当事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捕捉关键信息,快速判断矛盾根源和现场态势。无论对方情绪多么激动、言辞多么激烈,他总是耐心倾听,让其充分宣泄,从而准确把握诉求核心和情感痛点。他精通法律政策,熟谙人情世故,善于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优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社区警务工作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琐碎重复。“白加黑”“五加二”对何贵宏来说是家常便饭。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工作和群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了他坚实的后盾。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点点滴滴的付出。

29年从警生涯,何贵宏多次荣获“优秀社区民警”“个人三等功”等荣誉,但他最珍视的,是辖区居民那句“看到何警官在,我们心里就踏实”的真诚评价。走在亦资街道,你依然能经常看到何贵宏。他也许正俯身听着老人的唠叨,也许在叮咛孩子们注意安全。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痕迹,却不曾改变他温暖的目光和坚定的脚步。他就像一棵树,扎根在这里,守护在这里,也成为百姓心中——那颗最稳的“定盘星”。

工作中的何贵宏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