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打破信息“孤岛” 织密平安“天网”

六盘水六枝公安局杨成旭工作室激活智慧警务新效能

2025-09-22 16:35:4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张强丰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公安局,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虽不常现身侦查一线,却总能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依托数据研判,他们屡破大案、速破小案、攻坚积案,成为全局警务实战的“智慧引擎”。这就是以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优秀奖获得者、情报研判带头人杨成旭命名的工作室——杨成旭工作室。

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该工作室紧紧围绕“资源整合、合成作战、数据赋能”三大核心,不断突破传统侦查模式的瓶颈,通过多种手段融合提升打防效能,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一体联动”的跨越式发展。

整合资源 构建合成作战新体系

杨成旭工作室成立之初,便明确目标:不仅要成为情报研判的“尖兵队”,更要成为资源整合的“枢纽站”。在六枝特区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迅速牵头组建合成作战中心与侦查中心,整合情报、刑侦、禁毒、反诈等多警种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构建起“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合成作战体系。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杨成旭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实际运行中,工作室逐步形成“情报导侦、数据穿透、集群打击”的闭环工作模式,为一线办案单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策略指引。

2023年6月,在办理王某等人电信诈骗案时,工作室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绘制犯罪网络图谱,推动该案发起全国集群战役。专案组辗转全国十余个省市,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上百名。

此外,工作室还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作,建立“大额取现早发现、早清楚、早劝阻”机制。通过数据共享和实时预警,累计核查异常取现45次,涉及资金133万余元,拦截涉诈资金50余万元,从源头上遏制犯罪,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数据赋能 提升实战打击新效能

作为情报研判领域的带头人,杨成旭深知数据赋能的重要性。他带领团队持续探索“传统+科技”手段融合的新路径,逐步构建起“资金—通讯—轨迹”三位一体的研判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多维度数据的关联分析,能够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和犯罪网络,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撑。

在侦办刘某组织偷越国边境案件时,工作室充分利用这一模型,对涉案人员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碰撞分析,成功厘清了一个横跨多省的犯罪网络架构。该案也因此被国家移民管理局列为督办案件。

针对侵财类小型案件,工作室创新建立“数据支撑、串并侦查、整体打击”的工作机制,彻底扭转了过去小案分散处置、打击效果不明显的局面。2024年8月,六枝特区多个乡镇接连发生玉米被盗案。这些案件单起案值虽不大,但发案区域分散、受害农户较多,不仅直接造成群众辛勤劳作的粮食损失,更严重影响农民安全感,扰乱了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由于犯罪嫌疑人流窜作案,手法隐蔽,派出所一度面临侦查难、取证难、打击难的困境。

杨成旭在梳理警情时敏锐察觉异常,认为此类案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绝不能因案值较小而忽视——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是群众实实在在的损失与期盼。他立即组织团队开展串并分析,通过调取监控、分析手法、追踪轨迹,最终判定多起盗窃案均为同一犯罪嫌疑人所为,累计案值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随即迅速实施抓捕,成功破案,赢得百姓广泛赞誉。

快侦探查 展现执法为民新担当

工作室成立以来,不仅注重现行案件的快速侦破,更着力于历史积案的攻坚清理。通过建立“快侦、快办、快捕、快诉”工作机制,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侦查技巧深度融合,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研判,大幅提升办案效率与质量。

在快速侦破方面,工作室充分发挥数据优势,建立案件快速响应机制。今年2月,新华镇村民在参加婚宴时手机被盗。接报后,工作室立即启动快速侦破机制,通过现场视频调取、大数据分析、轨迹追踪等技术手段,仅用4小时就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及藏匿地点,赶在手机被销赃前成功追回。此类快速反应已成为工作室的工作常态。截至目前,由工作室协助侦破的现行案件,平均破案时间已缩短至24小时以内,效率较以往提升60%以上。

在积案攻坚方面,工作室展现出非凡的毅力与智慧。今年5月,工作室组织精干力量对一起12年前的积案发起攻坚。面对时过境迁、证据缺失等困难,民警重新梳理案件线索,运用最新侦查技术和方法,对案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排查比对数据数万条,最终成功锁定受害者身份,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在没有硝烟的数据战场中,杨成旭工作室全体成员以数据分析为武器,以情报研判做导侦,持续深化智慧警务建设,不断创新战法、提升能力,进一步完善合成作战机制,强化数据赋能实效,默默守护一方平安。正如杨成旭所说:“案件破了,群众笑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工作室照片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