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袁萍 花维竺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我是法治小导游——江小润,今天将带大家探秘天空之城的奇峰云海,分享旅游法治小锦囊,让您舒心又安心……”在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景区,一位特别的AI导游正在服务游客。
“五一”期间,梵净山景区推出游“法”有礼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游客不仅能免费领取《法护黔行—梵净山景区法治服务指南手册》,还可收获丰富多样的普法文创小礼品。在景区特别设置的祝福活动墙上,游客们纷纷留下对梵净山的美好祝愿。
安顺市黄果树景区组建“金牌导游普法团”,将法律知识融入景区讲解词,在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等核心景点设置“法治打卡点”。遴选30家守法诚信商户设立“法治宣传驿站”。组织公安、司法行政、文旅、市场监管等200余名工作人员开展景区志愿普法活动,构建“讲解员导法、商户守法、志愿者普法”的立体化普法网络。
黔南州荔波县以“景城融合,法治同行”为主题,在荔波小七孔景区开展“法旅驿站”阵地建设,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等功能为一体,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配套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便民的“一站式”法律服务。
在黔东南州西江美丽·初心调解中心,游客在领取到法治服务指南上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知识。节日期间,这样结合了景区特色推荐和法治服务指引的《法护黔行—法治服务指南手册》在贵州各景区十分“抢手”。
“将法治文化与民俗活动融合,普及与生活、旅游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玩中学、学中玩”,来到肇兴侗寨的广东佛山游客张女士表示,此次肇兴侗寨之旅是一次独特的美好体验,感觉快乐而安全。肇兴侗寨结合近年来旅游纠纷典型案例,向游客详细解读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导游客安全出行,在旅途过程中如何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帮助游客树立法治意识,避免旅游服务纠纷。
在遵义市赤水大瀑布,民警、行政执法人员、普法志愿者化身法治导游,在景区入口发放《致游客的一封信》,提醒游客警惕消费陷阱。赤水市还在红色景点丙安古镇开设了“茶馆嗑子匠·普法讲堂”,75岁的老党员马国友为游客们讲述红色历史、法治故事,引得游客们掌声不断。
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溶洞景区为游客送上“法”式浪漫,发放扇子、环保袋、法治服务指南等普法大礼包,现场还设置“洞林秘境 共同守护”创意主题拍照打卡点,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影,记录下与法治同框的精彩瞬间。
在黔西南州兴义万峰林景区,工作人员向游客分发并解读《法护黔行—万峰林景区法治服务指南》,帮助游客了解旅游期间的常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避免旅游陷阱。
今年5月是“民法典宣传月”,贵州省司法厅联动有关部门,在“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景区推行“法治+文旅”系列活动,围绕民法典、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面向游客、景区经营者开展有针对性地普法宣传和法治服务指引。各地结合景区实际,制作集以案普法和维权指引功能于一体的《法护黔行—景区法治服务指南》,在游客服务中心、商铺、民宿等地投放。设置景区法治服务站,提供普法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多样化法律服务,努力为景区营造更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下一步,贵州将进一步深化“法治+文旅”融合,助力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高质量发展。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