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各地中小学焕新“课间一刻钟”活力

2025-03-09 00:05:2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郑明鸿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地出台中小学课间时长延长政策,其中,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教育局此前发文要求,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小学课间时长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据了解,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和海校街道等城区的小学在春季学期试行课间延长5分钟,上学和放学时间保持不变;毕节市教育局也在2月11日作出统一安排,要求毕节市中小学从春季学期开始实施“课间一刻钟”,目前正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早在去年9月,贵州省教育厅发文提出,各地中小学要探索实施每天上、下午各开展1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参与锻炼乐起来,大力推行体育家庭作业,确保学生每天参加2小时体育锻炼。其中,毕节市织金县率先开始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课间一刻钟”;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延长至40分钟,延长课间时长已成趋势。

“教室到厕所、操场往往有一段距离,10分钟太短,可能上个厕所或刚走到操场,就快没了。不少孩子反映,要是能多几分钟休息、玩儿就好了。”织金县教育局局长付国晖说,这是促使他们决定实施“课间一刻钟”的主要原因。青岩小学副校长刘虹表示,学校目前也在尝试开发一些轻松的小游戏和运动项目,“从目前来看,实施课间15分钟是个大趋势,我们先做些准备”。

跳竹竿舞、打羽毛球、丢沙包、转呼啦圈、滚铁环、打乒乓球、跳绳……放眼望去,孩子们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在校园里回荡。“我们的课间活动有14个项目,孩子们早上到学校后,可以在表格上填报当天想玩的项目,下课后就自己排队去相应的区域。”校长周瑞雪说,确定开设哪些项目前,学校在各班做了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玩什么,喜欢的学生多,且没有安全隐患,就正常开展。同时,学校会不定期更新活动项目,让学生能始终保持新鲜感。

然而,部分老城区学校存在园区空间有限难题,如何在有限活动区域内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结合校区学生2700余人,活动面积仅5200多平方米的实际情况,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总教导主任杜倩超表示,学校一方面尽力挖潜,将校内所有空地都改造成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则分批次、轮流让学生有序到操场上活动。“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运动能力,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如丢沙包、跳房子等,并安排老师来指导他们完成。”杜倩超说,为了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游戏,学校每月会以年级为单位轮换游戏和活动区域。

学校除了划定活动区域,安排老师值守和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将值守发现的隐患问题等向学校进行汇报、整改外,还通过“老师带老师”方式,组织体育老师给其他科任老师讲解各个项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避免学生课间活动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

课间时长的优化调整,是把时间原原本本地交给孩子,交给操场,让孩子拥抱阳光,收获汗水。展望未来,贵州教育将继续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断优化和丰富课间活动,为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编辑:张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