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互联网法治频道>>要闻>>
办案加速度!杭州互联网法院有了智能证据分析利器
发布时间:2019-12-18 09:46 星期三
来源:杭州日报

电子证据自动归类,图片、文字是否侵权一键识别,视频若被“移花接木”一一揪出……杭州互联网法院近日上线了智能证据分析系统,把以往需要法官们费时费力人工干的活,全部交给了电脑。

智能证据分析系统一键拯救法官

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自2017年8月18日成立至今成绩斐然:案件的平均庭审时间不超过27分钟;人工智能最快可在3秒钟内生成判决书;年人均办案量达到传统基层法院的3倍左右。 

尽管办案和审理都电子化了,但很多工作还是靠人工一步步完成,包括整理电子证据类别,计算金融纠纷案件中借款人该支付的利息,图片、文字作品、视频的侵权比对,繁琐、低效,却容不得半点差错,尤其是文字和视频是否侵权判定,需要一个一个字符、一帧一帧的画面去比对,占去了法官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将法官们从大量繁琐、低效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和杭州安存网络的研发团队一起,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现有的电子证据平台基础上,重点攻克智能证据分析功能,让法官们一键点击,就能实时获得结果。

安存网络的CTO戴智说:“虽然互联网法院的案件审理效率比传统法院高很多,但大量功夫在庭外,而且现在互联网应用深入各行业,相应的电子证据数量呈几何倍增长,更有很多无先例可循的案子需要法官们深入研究,我们希望用技术的手段,帮法官们把时间精力省出来,让办案审案再提速。“

智能证据分析系统让“小聪明”无所遁形

以图片比对为例,为了避免被发现,有些盗图者会用修图软件给原图“换妆”,通过ps给原图换个色调或加点料。但这些“小聪明”在智能证据分析系统面前无所遁形。上传原图和疑似侵权图片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图片作者、拍摄时间、修改时间、地点、相机型号、像素、分辨率等参数,并进行全面比对,综合色彩相似度、构图相似度、元素相似度、主体相似度等多个维度评估作品相似度,得出是否疑似侵权的结论。


又比如在网络金融案件审理过程中,金融借款计算是困扰法官的一大难题。案件涉及到金融产品纷繁复杂,利息计算方式和贷还款方式各不相同,实际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复利等多个数字计算,即使是作为原告的金融机构也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智能证据分析系统根据案件交易明细和金融产品合同规定,系统可一键智能计算金融案件中的本金、利息、违约金及其它费用金额,核算精准,计算过程有迹可循。同时,系统还会提示是否超过法定允许利息范围,为法官审案提供了强有力的判定依据。

作为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从诞生之日就屡创全国之先。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全国首个电子证据平台,在证据和审判之间建立专门的数据通道,让电子证据全程自动线上跑,自动匹配各案件,系统自动立案,大大减轻了法官们的工作量。目前该平台的存证总量已经高达6.3亿条。

责任编辑:李晓慧